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冒用他人身份證註冊公司應承擔什麽責任

冒用他人身份證註冊公司應承擔什麽責任

冒用他人身份證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壹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壹旦自己的身份信息被冒用,公司若有偷稅漏稅或者是詐騙行為,對個人信用會產生不良影響,再想要註冊公司也難,有可能還會莫名被上“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

對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的公司,處以五萬元以五十萬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冒用身份證註冊公司的人,說明他在註冊公司時的簽字非本人簽字,屬於提供虛假材料註冊,是違法行為,被冒用的人可以要求撤銷登記的。如果還造成了損失,有權利要求冒用者賠償損失。

壹、將身份證借給他人註冊公司風險

(壹)民事責任風險

1、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當然法定代表人也包括在內。

2、實際控制人操縱公司時存在虛構出資、抽逃出資行為,或者在訴訟過程中有隱匿、轉移資產,或未經清算擅自處分財產等行為,掛名法定代表人需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3、掛名法定代表人無論是否知情,若為公司對外借款或其它經營行為出具擔保文件,也需承擔法律責任。

(二)行政責任風險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壹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超出登記機關核準登記的經營範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3、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4、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等。

(三)刑事責任風險

實際控制人利用企業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如騙取銀行貸款、詐騙保險金、非法集資等情況,掛名法定代表人知曉情況後即使不直接參與,或者不加阻止任實際控制人的行為,也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二、 身份信息被冒用註冊公司維權方式:

1、取得相關證據先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侵權人的行為造成被冒用人經濟損失或者危害社會公***利益的,侵權人就可能涉嫌犯罪,可以由公安機關依法進行偵查。

2、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要求工商部門撤銷行政許可,吊銷該公司的登記。

3、以工商部門給予公司登記的行政行為違法,損害被侵權人合法權益,對工商部門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工商部門撤銷公司登記行政許可。

4、以實際侵權人即投資人、註冊代理機構、被註冊的公司為被告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壹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壹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2、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3、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中華人民***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條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

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第二百八十條之壹在依照國家規定應當提供身份證明的活動中,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情節嚴重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八十條之二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組織、指使他人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國家工作人員有前兩款行為,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 上一篇:旅遊網站建設有什麽特點?
  • 下一篇:“壹份好的文案就夠了”的77個秘密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