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錄開票軟件,點擊發票填開;
2、選擇購貨方信息,包括名稱、稅務登記證號、地址電話、開戶行和賬號;
3、選擇貨物名稱和規格型號,設置單位,輸入數量和含稅單價,點擊轉換計算不含稅價;
4、核對價稅合計,確認無誤後進行打印,確保密碼位於指定區域內。
納稅人識別號的應用場景:
1、在開具發票時,納稅人識別號是必須填寫的信息,用於標識交易雙方的身份,確保交易的透明性和發票的真實性;
2、在辦理稅務登記時,納稅人識別號作為納稅主體的唯壹標識,用於記錄企業或個人的稅務信息,包括稅種、稅率、征收方式等;
3、在申報納稅時,納稅人識別號用於確認納稅義務人的身份,以確保稅款的正確申報和繳納;
4、在銀行開戶或貸款時,銀行可能會要求提供納稅人識別號,以便核實企業的財務狀況和信用記錄;
5、在進行跨境交易或外匯管理時,納稅人識別號用於證明企業的合法性,有助於簡化審批流程,加快交易速度。
綜上所述,納稅人識別號的填寫涉及登錄開票軟件、選擇購貨方信息、選擇貨物及規格、設置單位和價格,並核對價稅合計後打印,確保信息準確無誤且密碼安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
未來每個公民可能都將擁有壹個由稅務部門編制的唯壹且終身不變、用來確認其身份的數字代碼標識。
納稅人識別號,壹律由15位、18或者20位碼(字符型)組成,其中: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機構納稅人;
以國家技術監督局編制的9位碼(其中區分主碼位與校驗位之間的-符省略不打印)並在其前面加掛6位行政區劃碼***15位碼,作為其納稅人識別號。
國家稅務總局下達的納稅人代碼為15位,其中:1—2位為省、市代碼,3—6位為地區代碼,7—8位為經濟性質代碼,9—10位行業代碼,11—15位為各地自設的順序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