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往事》講述了紐約曼哈頓下東區三個主要人物的故事,時間跨度近50年,分為三個相距甚遠的時間段。雖然故事中有許多戲劇性和暴力事件,但主題是關於這些角色的性質以及他們如何相互影響。
面條是壹個歹徒,也是故事的重點。當他被激怒時,他可能會很暴力,甚至殺人,但他也有敏感的壹面。雖然他想變得富有,但他的第壹價值觀是友誼和忠誠。
Max也是黑幫老大,也是面條的主要合作夥伴。他也重視友情,但他的野心壓倒壹切,比面條更有心計,更狡猾。
黛博拉是面條的年輕漂亮的鄰居。她夢想成為壹名舞蹈家和演員。她是面條追求的對象。她也喜歡他,但討厭他的所作所為。
故事分為九段,以非線性、交織的方式展開。顯示的三個獨立時間段,約1921年、1933年、1968年,是穿插在壹起的,不是按時間順序顯示的。壹些倒敘場景的脈絡,只有當觀眾把隨時間呈現的信息細節拼湊起來,才能逐漸理解。接下來,我將分時間段介紹這部電影。
1934,槍戰的余波
影片壹開始,壹位名叫伊芙的年輕女子在自己的公寓裏找面條時被歹徒殺害。伊芙原本是面條的女朋友。為了找到他的下落,他們還殘忍地毆打了壹名餐館老板和面條朋友“胖莫”。此刻,面條在壹個鴉片館裏,那是唐人街的壹個皮影戲劇場。在抽鴉片的迷迷糊糊中,面條回憶起他早前打給警察的壹個電話,這個電話導致了他的搭檔被槍殺,他的名字是麥克斯、瞇眼和珀西。
面條從混亂中醒來,逃離了鴉片館。他找到了墨菲,在殺死了壹個還在潛伏的殺手後,他從墨菲拿到了火車站壹個儲物櫃的鑰匙,裏面有壹個手提箱。當面條打開手提箱時,他震驚地發現裏面裝滿了報紙。但他覺得有必要離開並保持匿名,所以他買了壹張去紐約布法羅的單程票。
1968,面條回紐約了。
1968,在同壹個火車站,人們看到了壹個老面條,所以我們可以猜測更早的那組鏡頭是面條的閃回記憶。面條去拜訪胖莫,因為他懷疑35年前胖莫偷了那個箱子裏的贓物。但他很快發現胖莫的生活比那時更糟糕,他們相互寒暄。當被問及過去35年都在忙些什麽時,面條只是說自己“睡得很早”。“我們對面條生活壹無所知。
面條說他最近收到壹封神秘的信,說他被找到了。為了弄清這意味著什麽,他回到了紐約。然後他看著墨菲餐廳後面的儲藏室,沈浸在對過去的遐想中。
1921年,青春期的面條。
電影接下來的壹個小時講述了面條15歲和16歲的生活。面條領導著壹個由他和另外三個人組成的街頭幫派:珀西,瞇眼和多米尼克,他們把時間花在從醉漢那裏偷錢上。有壹次,他們遇到了看起來比面條大幾歲的馬克斯。雖然麥克斯和面條壹開始是對手,但他們很快就成了兄弟。
面條很喜歡胖莫的姐姐黛博拉。她花時間練習跳舞。雖然在她眼裏,他只是壹個得不到她尊重的普通街頭混混。但是她也喜歡面條。他們甚至親吻在壹起。然而,馬克斯打斷了他們。當面條和麥克斯走出餐廳時,他們遇到了另壹個以黑幫老大巴哥為首的團夥,巴哥會把他們打成肉醬。然而,當血淋淋的面條試圖返回餐館時,黛博拉拒絕讓他進去。
然後,在馬克斯的積極參與下,他們這個小團體的犯罪活動越來越成功,賺了很多錢。所以他們把它們放在火車站儲物櫃的手提箱裏。
1968,墓地面
電影切換到1968,面條參觀了壹個高檔墓地,那裏有壹座精心建造的陵墓,紀念他的兄弟們。面條看到裏面墻上掛著壹把鑰匙,他猜對了。這把鑰匙可以用來打開壹個舊的火車站儲物櫃,裏面裝滿了該團夥的贓物。當他去那裏打開行李箱時,這次他發現裏面裝滿了現金和壹條神秘的信息,表明這是壹筆預付款。所以面條認為他被陷害是有目的的,但是被誰陷害,出於什麽目的?
1933,面條重新加入犯罪團夥。
電影的時間回溯到第壹幕之前的壹小段時間,大概是1933。面條在殺死惡霸後出獄,麥克斯用妓女迎接他。馬克斯現在是美國禁酒令時期的成功黑幫。他和斜眼還有珀西壹起經營地下酒吧。在那裏,面條遇到了黛博拉,那個他已經失蹤了12年的女孩。她長大了,很迷人。面條想試探壹下他的夢中情人,對方卻不肯說她在他被關起來的時候想他。
馬克斯和面條開始了鉆石搶劫。當他們成功回到壹個廢棄的碼頭,準備用鉆石換取回報時,他們自相殘殺。面條對這種欺騙感到震驚和不安,但馬克斯解釋說,這都是計劃的壹部分。面條感到失望的是,他們曾經的忠誠正被破壞信任的企業強盜心態所取代。這是影片開始影射“辛迪加”崛起的地方,辛迪加大約在這個時候開始在美國出現。辛迪加就是犯罪集團,從非法售酒蔓延到美國商界和政界,包括工會。
1968,面條記憶
1968老面條在看電視,註意到屏幕上出現的政客是吉米,前工會領袖,早在1933就認識他了。
1933,勾結辛迪加。
1933的故事還在繼續,馬克斯的團夥現在正參與保護吉米領導的壹個工會免受公司暴徒的襲擊。但是,面條正在遠離這些是非,他要向黛博拉表白。他租了壹個豪華的海濱度假村,帶黛博拉去那裏吃了壹頓豐盛的晚餐。
但是黛博拉拒絕放棄她成為明星的夢想。她告訴面條第二天要去好萊塢。面條被拒,在回家的公交車上,他殘忍地強奸了她。這種被挫敗感驅使的動物行為徹底結束了他們的關系,第二天他靜靜地看著她坐火車離開。
面條回到地下酒吧,馬克斯不滿面條最近只關心黛博拉,不理會他們的行動。然而隨著黛博拉的離開,面條又回到了幫派。
隨著美國禁酒令的合法結束,馬克斯壹直在尋找新的、野心勃勃的犯罪行動,現在他為這個團夥制定了壹個計劃,搶劫戒備森嚴的紐約聯邦儲蓄銀行。面條和馬克斯的女朋友都知道這是自殺,但他們無法勸阻馬克斯。面條決定救麥克斯壹命,他們打算把這壹切都告訴警察,這樣他們就可以被逮捕入獄,以免在槍戰中被打死。後來在壹次銳舞派對上,面條進了辦公室,想報警。但就在這時,馬克斯進來了,用槍把他打昏了。當他醒來時,他得到了他的三個兄弟都被槍殺的消息。
1968,最後壹次相遇
場景換到1968,面條還在努力尋找信的含義。他找到了他以前的夢中情人黛博拉,她現在是著名的舞臺演員。他站在她的化妝室門口,告訴她他收到了“貝利秘書長”的派對邀請。貝利是壹位富有而顯赫的政治人物,目前正在接受調查。黛博拉勸他不要參加,並告訴他,我們生活中的壹切都是我們的回憶,如果他去了,就再也不會有那些回憶了。聽到這裏,面條告訴她,他已經發現她是貝利多年的情婦。
面條還是參加了聚會,但是當他看到貝利的時候,他發現貝利其實是麥克斯!馬克斯透露,正是他策劃了對搭檔斜眼和珀西的槍殺,偽造了自己的死亡,偷了黑幫和面條的夢中情人黛博拉的錢,然後用新名字改頭換面從政。而面條卻因為這個,內疚了壹輩子。
現在貝利(麥克斯)知道自己有罪,會死。對他來說,唯壹光榮的死亡就是讓面條殺死他。但是,面條拒絕這樣做,甚至拒絕承認真相。他告訴馬克斯:
“很多年前,我有壹個朋友,壹個非常好的朋友。我告訴警察去救他。我沒想到他會被殺,但那是他想要的結局。這是壹段偉大的友誼。他死後,我對此並不滿意。”
面條從後門走到街上,那裏有壹輛垃圾車,當我回頭看時,似乎馬克斯已經出來了。但是他的視線被已經開始移動的垃圾車擋住了。卡車經過後,那個人消失了,馬克斯跳進垃圾車自殺了。
鴉片博物館1933
最後壹幕要追溯到中國皮影戲裏面條抽鴉片的時候,就在那場致命的槍戰之後。他開始抽鴉片,最後他閉上眼睛笑了。
和萊昂內爾早期的電影壹樣,他在電影場景中營造的表現主義裝飾和氛圍令人信服。可以肯定的是,德尼羅作為壹個面條,被激怒的時候會很暴力,但在人際交往中也表現出更多的猶豫和自省。他是壹個更有思想的人,試圖在暴力和混亂的世界中找到出路。
在更高的層面上,萊昂內爾考慮了社會視角。在《美國往事》中,有壹個標誌是犯罪逐漸公司化,通過辛迪加直接進入美國社會的商業領域。諷刺的是,1933的廢禁引發了這種變化,促使黑社會犯罪頭目擴大規模,組織成犯罪機器。如本片所示,這種聯合過程削弱了忠誠和兄弟情誼。很明顯,這個犯罪機器以壹種消極的方式改變了美國社會。
但是,美國《從前》的根本問題不僅僅是社會轉型,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最基本的壹點是,我們都是通過自己的經歷或聽過的故事來理解周圍的世界,構建故事。甚至我們基本的時間感都是建立在敘述的基礎上的。最重要的是,我們通過描述自己來了解自己。
黛博拉也強調了這壹點。她告訴面條,我們真正擁有的是我們的回憶(也就是我們關於自己的故事)。她警告他,如果他去拜訪貝利部長,他的自我理解(以及他的自我)將會被摧毀。
然而對於面條來說,他在監獄12年的時候,又在水牛城呆了35年。在他看來,沒有比這更大的事情是他無法面對的。雖然面條有時被證明是壹個殺手和強奸犯,但這部電影展示了他基於個人關系堅持自我的努力。他仍然崇拜黛博拉,稱贊她成為明星。同時,他也拒絕報復和殺死馬克斯。譴責他們就是否定他自己。
那麽,最後壹幕裏面的微笑是什麽意思呢?
有人可能會說,鴉片館之後發生的壹切,都是毒品導致的面條夢。他無意識地編造了這個夢,以減輕他對失去同伴的內疚。很多人都采納了這個觀點,但我不這麽認為。
我認為這是萊昂內爾導演對現狀的最後壹次諷刺。他認為生活只是唐人街的壹出皮影戲。通過這個告別的手勢,萊昂內爾提醒他的觀眾不要沈浸在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