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求本科畢業論文思路——關於行為金融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的研究

求本科畢業論文思路——關於行為金融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的研究

摘要:從金融體系的功能的角度探討金融與經濟增長的關系,能夠穩定地體現金融體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金融體系具有緩解和規避風險、配置資源、監督經營者和改善企業治理結構、調動社會資源和便利交易等五項功能。這些功能的發揮極大地降低了信息獲取成本和交易成本,促進資本聚集和技術創新,因此,金融體系對經濟增長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金融功能;經濟增長;信息成本;交易成本;資本聚積;技術創新

金融與經濟增長有著什麽樣的關系,屢有激烈爭論。早期的新古典主義理論並不認為金融對於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相反,金融中介機構被認為僅有被動的作用,只是簡單地將家庭儲蓄提供給投資者。瓊·羅賓遜(Joan Robinson)稱:“企業開道,金融跟進。”根據這種觀點,經濟發展創造了對特定類型的金融安排的需求,金融體系自動地對這樣的需求做出反映。不止如此,金融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甚至沒有進入壹些經濟學家的視野,例如,1989年尼古拉·施特恩(Nicolas Stern)在對發展經濟學的回顧中沒有討論金融體系問題,甚至在列舉所遺漏的問題的壹節中也沒有將金融列舉進來。但是,也有壹些經濟學家很早就認識到了金融對於經濟增長的重要性。1873年,沃爾特·貝戈豪特(Walter Bagehot)提出金融為巨大工程籌集資金提供了便利,在引發英國工業革命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1912年,約瑟夫·熊比特(Joseph A.Schumpeter)提出運營良好的銀行可以通過發現最有可能成功實施創新產品和創新工藝的企業並為其提供資金而激勵技術創新。而歌德斯密斯和麥肯南分別在1969年和1973年的研究成果對於突破傳統觀點的藩籬和促進有關認識的轉變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他們強調金融服務在將投資導人最富效率的用途上具有重要作用,從而能夠促進增長和收入的增加。此後金融對經濟增長作用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大量出現,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正面的和積極作用的觀點開始占據了上風。

本文擬在吸收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金融體系的功能的角度,聯系信息獲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對資本聚集和技術創新的影響,考察和論證金融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客觀地說,分析金融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但從功能來分析金融體系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能夠突出經濟增長與金融體系的功能質量的聯系。如果從金融服務質量、金融工具、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類型的角度進行衡量,由於這些因素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時代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不利於凸現金融體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而金融體系所具有的基本功能是相對穩定的,便於將金融體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穩定地體現出來。此外,從金融體系的功能進行考察,也沒有忽視以下因素的作用,相反,這種方法強調金融工具、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昆合體即金融體系與金融服務提供之間關系的重要性,而不是僅僅關註某壹金融工具或具體的金融機構。

壹、緩解和規避風險

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出現與信息獲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具有密切關系。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也許就不需要有金融體系浪費資源尋找項目、監督債務人、設計風險防範安排和提供交易便利等。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成本,才需要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出現,以便減少這些成本所產生的問題。不同類型的信息和交易成本及其結合推動不同的金融合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出現。在減輕信息和交易成本方面,金融體系所具有的主要基本功能是在壹個不確定的環境中能夠為資源跨越時空進行配置提供便利。若細加分析,這壹功能包含5項具體功能:為風險的交易、規避、多元化和集中提供便利;配置資源;監督經營者和完善企業治理結構;調動儲蓄;便利貨物和服務的交易,此5種功能通過資本聚集和技術創新兩大渠道作用於經濟增長。本文首先考察在存在信息和交易成本的情況下,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出現為什麽能夠為風險的交易、規避和集中提供便利,從而緩解風險,特別是流動性風險和特定風險。

(壹)緩解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是將資產按照約定價格轉換成購買力的便利程度和效率。流動性風險起因於將資產轉化為交換媒介的不確定性。而信息的不對稱性和交易成本的存在有可能妨礙流動性和加劇流動性風險,從而為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出現提供動因。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出現能夠增強流動性,以資本市場為例,其流動性極強,金融工具能夠低成本地進行交易,且在時

間和清算方面不存在太大的不確定性。

流動性與經濟增長之所以存在聯系是因為壹些高回報項日需要長期的資本投入,但財富所有人通常並不願意長期放棄對財產的支配。在這種情況下,對高回報項目的投資就會出現不足。有了流動性的資本市場存在,人們可以放心地以股票、債券等形式持有資產,在需要變現時可以方便和迅速地出售。資本市場通過這種方式將流動性的金融工具轉換成了對生產過程的非流動的長期資本投資。

有人認為資本市場的進步及其所導致的流動性風險的減輕是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主要原因,因為工業革命最初幾十年所生產的產品遠在此之前已經發明出來,許多發明創造需要大量和長期的資本投入,沒有金融市場的配合而僅有技術創新並不能引發持續性增長。在18世紀的英國引發增長的關鍵性的新要素是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因為工業革命需要大量的長期資本投資,沒有這種流動性的轉換,工業革命可能就不會發生。“所以,工業革命不得不等待金融革命”。

為了反映金融市場的作用,有些經濟學家就信息障礙和流動性風險對資本聚集的影響建立了模型,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在道格拉斯·岱亞蒙得 (Douslas Diamond)和菲力蒲·迪樸維格(Philip Dybvig)的富有創造性的模型裏,壹些財富所有者作出了兩種投資選擇,壹種是非流動的但收益高的項目,壹種是流動的但收益低的項目,爾後便有了驚人消息。得到此消息的人想在非流動項目產出收益之前就想收回投資,轉而投資於流動性強、低收益項目的動機。但收回投資並轉投於收益低的項目在金融市場不發達的條件下會遇到交易困難,並遭受損失。能否避免損失要取決於其他投資者是否也獲悉了此消息。該模型認為,要證實另壹些人是否也收到了這壹消息所要付出的成本是很高的。在這種情形下,發行和交易證券的資本市場便應運而生。在萊文(Levine1991)的模型中,收到消息的人可以將包含對非流動性生產技術利潤的股票權利賣給其他人,也不需要證實其他人是否收到了該消息,只需要在證券交易所裏進行交易即可。所以,在存在流動性的股票市場的情況下,股票持有人可以很容易地將股票賣掉,同時企業可以永久性地取得最初的股東所投資的資本。通過便利交易,股票市場減少了流動性風險。隨著股票市場交易成本下降,更多的投資會投放在非流動的高收益項目。

除證券市場外,金融機構也可以增強流動性和降低流動性風險。銀行可以向存款人提供流動性存款,將流動性強、回報低的投資與流動性差、回報高的投資結合起來,並通過提供即期存款與非流動性投資的恰當組合,銀行在向存款人提供對付流動性風險保障的同時,根據對意外事件等因素的預期和經驗,對資本的投向進行均衡分配,為向高回報項目進行長期投資提供便利。這樣銀行通過減少或消除流動性風險,增加了對高回報、流動性差的資產進行投資,從而加速經濟增長。

(二)緩解特定風險

金融體系除能夠緩解流動性風險外,還能夠緩解與具體項目、企業、行業、地區和國家等相關的風險。銀行、***同基金和證券市場等能夠對風險的交易、集中和多元化提供有用的工具,如期貨、期權等。金融體系提供風險多元化的這種能力可以通過改變資源配置和儲蓄率來影響長期的經濟增長。道理很明顯,盡管財富所有人通常不喜歡風險,但高回報項目的風險仍趨高於低回報項目,因此,能夠實現多元化資產組合的金融市場能夠將壹部分資產轉移到具有高回報預期的項目上。風險越能得到分享和化解,資本的配置就會越有效率。

風險多元化除與資本聚集有密切聯系外,對技術的變革也具有重要影響。人們在不斷地改進技術以填補市場的空白。成功的技術創新除對創新者帶來利潤外,可以加速促進經濟發展。然而,進行技術創新是有風險的。擁有多個創新項目的多元化的組合資產可以減少風險和促進對創新活動的投資,而創新活動投資的增加能夠促進增長。因此,金融市場能夠通過多元化減輕市場壓力,加速技術變革和經濟增長。

二、獲得投資信息和配置資源

由單個財富所有人對企業及其經營者、市場狀況等進行評估通常是困難的,且成本很高。這些人沒有足夠的時間、技能和渠道去廣泛收集和加工企業及其經營者的信息,沒有可靠信息,當然不願進行投資,結果巨額的信息成本阻礙了資本流向最有價值的用途上去。

信息獲取成本為金融中介機構的出現提供了動因。試設想,獲取某生產技術項目的信息成本是固定的,如果沒有金融中介,每個投資者都要支付相應的成本。順應這種信息成本結構,與其由每壹個人取得評估技能並進行評估,倒不如由金融中介壹次性地為公眾進行評估,公眾只需對金融機構提供的這種服務分攤少量的成本,這樣公眾借助金融中介就可以節約對投資信息獲取和加工的成本,也使社會有更多的資源用於生產。不僅如此,金融機構提供的高質量的信息服務,能夠將投資導向更有價值的項目上去。許多企業在尋求資本,而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更擅長選擇最有希望的企業及其經營者,因而會導致資本的更有效的配置,從而實現更快的經濟增長。貝戈豪特(Levine1997)在100多年前針對英國金融機構在資源配置中所發揮的作用,曾經指出:“(英國金融)組織因為善於作出選擇,因而作用很大。……在英國資本總是肯定地和立即地流向最需要它的地方和資本能夠賺取最多的地方,就像是水總能流向需要它的平面。”

金融組織除能夠發現最好生產技術項目外,還能夠通過發現最有可能成功實施新生產工藝的企業來提高技術創新的比率。熊比特曾指出:“所以,銀行家並不主要是中間人。他似乎是在以社會的名義授權人們(去創新)。”

證券市場同樣能夠影響有關企業信息的獲得和傳播。在證券市場上,證券價格的變動挾帶和反映著有關信息,證券市場通過公開價格傳播有關信息,市場的參與者可以通過觀察證券價格來解讀其中的信息。正因為證券市場能夠通過價格迅速反映有關信息,人們也就沒有必要和動力將資源投入到幾乎可以立即公開得到的信息上。這種帶有公***利益性質的信息獲得使社會不必投入資源用於獲取信息,從而使更多的資源能夠用於對生產的投資。不止於此,信息披露改善的本身也可以極大地改善資源的配置,使資源能夠真正流向最好的生產技術項目上去。由於信息披露具有公***利益的性質,關系到公眾對證券市場的信心和資源的優化配置,因此,操縱市場價格、內幕交易等行為應當受到制止和嚴懲。

  • 上一篇:請問工作匯報的ppt怎麽做?
  • 下一篇:如何註冊區塊鏈公司,需要哪些材料?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