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副理事長胡新欣、著名經濟學家、北京視野咨詢中心主任鐘朋榮、臺灣知識管理集團首席管理大師管家賢、湖南友誼阿波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子敬等國內知名經濟學家和企業掌門人做客湖南經視《MBA大講堂》時認為:創新是企業發展之魂,企業要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並成為最後的贏家必須實現自我創新,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 胡新欣認為,作為企業管理人員和企業家,不管是管理設計還是戰略設計,必須時時刻刻面對管理創新。 管家賢認為,企業如同壹棵樹,除非不斷有新的原料和養分,這棵樹才能夠不斷開花結果,而企業如果沒有不斷的創新,就會倒閉。 鐘朋榮認為,中國企業應該把管理經驗形成壹個標準,就如同麥當勞快餐壹樣能夠標準化,而中餐炒菜只能憑感覺把握火候。中國企業把管理老是寄托在經驗上不可行,應該向西方企業學習。 三位專家對於中國企業管理壹致認為,中國企業管理必須要打破四個陳舊因素:第壹,破除信念上的保守心態;第二,打破經驗主義做法;第三,切忌盲目照搬西方企業管理;第四,需要解除體制決定論,特別是認為國有企業就做不好管理,國有企業同樣是企業,只要努力創新同樣能找到合適自己生存和發展的道路。 他們同時還認為,中國企業在管理創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其原因是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壹輪高速成長期,工業化、信息化齊頭並進,市場化、國際化不可逆轉,在這個大背景下,很多企業實現了自我創新。 湖南友誼阿波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子敬在談到近年來企業進行創新的經歷時,感慨頗多。2002年下半年,沃爾瑪、麥德龍和家樂福等國外零售業巨頭大舉進軍長沙,湖南零售企業老大——湖南友誼阿波羅股份有限公司面臨強勢挑戰。與此同時,中國銀行考慮友阿股份有限公司可能會被洋巨頭吞噬,也欲停止貸款,公司發展遭遇空前危機。 早在2001年,胡子敬針對傳統商業現狀及管理瓶頸,創造性地提出了“經營管理壹體化”的管理模式,在傳統百貨業內部實行徹底“進銷分離、統壹管理”的科學管理方法,這被業界稱作是向傳統商業模式的挑戰。胡子敬把這套先進的管理模式和中國銀行進行了壹番誠懇的交流後,終於博得了銀行對本土零售業巨頭友阿股份有限公司的認可,公司也從此起死回生。 “從世界百貨零售業的發展趨勢來看,百貨零售業只有像超市壹樣連鎖化經營才能適應市場競爭,而在計劃體制下我國百貨零售業仍是單店經營,這種經營管理模式隨著20世紀90年代後期百貨零售業全面萎縮,弊端暴露無遺。”胡子敬這樣認為。同時他提到,“目前,在國內外零售業‘大鱷’壓境的狀況下,如果不進行管理創新,那麽我們公司最多只能夠維持三五年左右。” 廣州白雲化工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和昌也與胡子敬有同感:“1995年,我接手廣州白雲化工實業有限公司時,該公司技術部部長因為產品質量跟不上而自殺,壹大批骨幹人員緊隨跳槽。我上任後就召開了全廠動員大會,要求全廠職工與我壹起同甘***苦,把質量搞上去。三個月後,產品質量問題終於解決了,並且公司也扭虧為盈。其中的奧秘就是狠狠抓住技術和創新。後來,我發現公司生產的產品才十多元壹支,而美國GE公司的產品卻達到了壹百多塊錢。公司把美國生產的產品弄過來仔細分析,才知道我們公司的產品還有很多指標沒有達標,但實際上不難解決。我在外面招聘了壹名技術骨幹,給了他壹個技術部部長的職務,填補了這個職務的空缺,後來,我公司產品終於達到了國家標準。” 胡新欣說:“如果要寫壹部世界企業的發展史,那麽中國的企業在這個發展史中有壹個很重要的位置,那就是改革開放20多年,中國企業實現了大局上的突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曾經說過,世界上的人分為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這三類。作為企業家,壹定要做到先知先覺,先知先覺者領跑,後知後覺者跟隨,不知不覺者淘汰。” 隨著國企改革的進壹步深入,國家級管理創新成果的不斷出爐,激發了人們對管理創新理念的思考。2004年內外環境壓力使中國企業改革步伐進壹步加快,以突破為核心的管理大變革如火如荼展開。在管理創新成果倍出的中國企業界也出現了簡單管理、風險管理、連鎖化管理、敏捷管理、學習型管理等五大管理流派。 對此,胡新欣說:“熊·彼德曾經說過,‘企業家是什麽?企業家就是那些從事創造性破壞的人’,這個定義說明了壹個企業家要想領導壹個企業從壹個臺階邁向另外壹個臺階,就必須不斷地否定過去,我主張不必拘泥流派,但是要抓住管理創新的內容和實質。” 上海新亞藥業廠廠長黃黎明也認為:“無論是簡單管理,還是流程再造,都離不開‘管理創新’這個核心,這不是門派的問題,而是怎麽把管理的核心真正地運用到企業的管理中去,而且通過這種管理能夠為企業創造效益。” 最後,鐘朋榮給中國的企業提出了四點建議:“西方管理理論告訴我們,管理永無止境,只要地球在轉,管理就要不斷創新。”
上一篇:廣州王老吉藥業有限公司加多寶集團下一篇:門窗大全品牌排名(十大門窗品牌有哪些?_問問妳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