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必須改變傳統的機械化作戰觀念,樹立先進的信息化作戰觀念。傳統的機械化作戰概念是以機械化武器裝備為基礎,以提高作戰效率為目的的“高效作戰”概念。“高效作戰”的理念反映了機械化戰爭條件下作戰的本質規律,對於充分發揮機械化武器裝備的作戰能力,以我軍現有裝備為基礎對抗高技術敵人,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然而,面對我軍的“跨越式”發展,“高效作戰”作為壹種“粗放式”的作戰理念,無法充分發揮以精確控制為特征的信息化武器裝備的作戰能力,無法滿足指導未來信息化作戰的需要。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充分發揮信息化部隊的優勢,樹立以提高作戰效能為目標的“有效作戰”理念。效益和效率是評價作戰效果的兩個不同指標。眾所周知,效益是以效率為基礎的,沒有效率就不可能有高效益。但是效率強調的是效果和時間的關系。只要單位時間內效果大,效率就高。效益在強調效果與時間關系的同時,也強調投入與效果的關系。只有投入小,效率高,才能產生高效益。機械化戰爭時期,由於信息技術相對落後,軍隊對作戰行動的控制能力相對不足,作戰中不確定因素較多。通常是集中數倍於敵人的兵力,對敵人實施“掩護式”攻擊,並控制強大的預備隊,以應對作戰中的突發情況。這種“高效作戰”雖然增加了取勝的把握,但由於投入過多,作戰方式粗放,會消耗大量戰鬥,造成很大的附帶傷害。“效益作戰”追求的是作戰的高效益,而作戰的高效益是建立在武器裝備高度信息化的基礎上的。通過準確掌握戰場信息,投入適當充足的軍事武器,對敵實施“點對點”的精確打擊,在追求最大勝利的同時,力求投入最小,作戰中附帶損失最小,有利於充分發揮信息化軍隊作戰控制能力強的優勢。“效益作戰”以摧毀敵人的作戰能力為目的,比以摧毀敵人為目的的“效能作戰”更符合人類戰爭理性發展的需要。
高度發達的現代信息技術與武器裝備相結合,產生了精確制導武器,使武器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有了質的飛躍。同樣,將信息技術與“高效戰”的概念結合起來,就可以產生“高效戰”的概念。如果說“高效戰”是壹種“偶然戰”的概念,那麽“有效戰”則是在“偶然戰”基礎上進壹步的“巧戰”概念。隨著武器裝備毀傷能力的提高,戰爭的破壞性越來越嚴重。核武器的出現,使得武器裝備的破壞性遠遠超出了戰爭的政治目的。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在描述核戰爭時說,未來的戰爭不會有贏家,因為戰後人們不可能坐在談判桌前,恐怕連壹塊完整的石頭都找不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壹味追求戰鬥的高毀傷率,可能會給全人類帶來無盡的災難,這必將與人類追求文明和發展的需要背道而馳。世紀之交,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使人類歷史從工業時代跨入了信息時代。與此同時,世界新軍事革命正在蓬勃進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部隊的廣泛應用,軍隊武器裝備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戰術技術性能有了質的飛躍。在近期的局部戰爭中,信息化程度較高的發達國家武裝力量,依托其先進的信息化武器裝備,以遠程精確打擊為主要手段,奪取並牢牢控制了信息控制權,在與尚處於機械化時期的不發達國家武裝力量的戰爭中連連取勝。為了適應信息化戰爭的新形勢,實現“打贏”的目標,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研究信息化戰爭的本質規律,從我國的國情、軍情出發,把“效益戰”的概念具體化、科學化,建立具有我軍特色的信息戰理論,用以指導我軍的信息化建設。
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提高我軍信息化作戰能力。當前,我軍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以信息化為目標的新的發展階段。今後壹個時期,我軍建設將處於整體轉型、結構調整和作戰能力大幅度躍升的關鍵時期,陸軍建設的方方面面都在發生變化:陸軍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技術復雜程度和密集程度顯著增加;作戰與軍隊建設的關系發生了很大變化,加強軍隊建設科學設計的重要性明顯增加;國家保障武裝力量的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武裝力量對經濟、科技和社會的依賴性明顯增強;軍隊建設成本發生重大變化,對科學決策、提高軍事使用效率的要求明顯提高。在這壹轉變過程中,我軍將在較長時期內面臨作戰能力與打贏信息化戰爭要求之間的矛盾:壹是國家安全需求與軍隊提供安全保障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二是適應信息化戰爭要求的軍事體制與我軍現行建制的矛盾;三是建設信息化軍隊對人才的高需求與部分官兵素質低的矛盾;第四,軍隊現代化建設對資源的大量需求與軍費不足和使用不合理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表明,我軍戰鬥力建設還存在壹些不全面、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提高信息化作戰能力迫在眉睫。
根據當前實際情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提高信息化作戰能力,應做到以下幾點:壹是著力提高壹體化聯合作戰能力。為適應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的要求,我軍必須大力加強軍隊信息化建設,大幅度提高作戰能力。要以提高壹體化聯合作戰能力為核心,以提高作戰能力為主要目標,改進作戰能力評估方法。二是用信息化引領軍隊發展。目前,由於機械化建設任務尚未完成,我軍面臨著機械化和信息化的雙重建設任務。信息化已經成為我軍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因此,要正確處理機械化與信息化的關系,堅持以信息化引領部隊發展。三是加強綜合集成。綜合集成是建設信息化軍隊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我軍要著眼於信息的快速流動和資源的享受,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用系統論統籌規劃,加強頂層設計,註重指揮要素、火力平臺和保障力量按系統集成,大力推進武器裝備技術集成、指揮控制功能集成、作戰力量和支援保障力量編組集成、各種標準規範體系集成。第四,依靠科技推動軍隊發展。要實施科技強軍戰略,切實把國家和社會的科技實力轉化為軍隊的作戰能力,把發揮強大的政治優勢與發揮有限的科技優勢有機統壹起來,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既促進科技向武器裝備快速轉化,又使科技進入領導決策、作戰指揮、教育訓練、行政管理、政治工作和後勤保障。五是堅持自主創新。為應對新軍事革命的挑戰,我軍應強化自主創新理念。壹方面要摒棄歷史遺留下來的蘇聯模式,另壹方面要吸收發達國家軍隊“為我所用”的經驗,按照“博采眾長,不受制於人”的思路創新信息化發展模式,走出壹條具有先進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第六,堅持可持續發展。我們要正確處理當前和長遠的關系,同時註意做好新時期的軍事鬥爭準備,克服只顧眼前的短期行為。要大力加強戰略謀劃,謀長遠,求治本,形成當前建設與長遠發展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