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65438+20世紀經濟報道,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中國經濟韌性明顯,對外企的吸引力依然明顯。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應充分發揮我國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巨大的市場優勢,引導外商加大對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的投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從而有助於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為進壹步擴大外資流入,穩定外資規模,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充分發揮利用外資對推動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深化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積極作用。《辦法》具體提出:優化投資環境,擴大外資流入;加強投資服務,支持外商投資企業發展;引導投資方向,提高外資質量。
其中,關於加強投資服務,《辦法》提出,加強對外商投資企業的金融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在主板、科技創新板、創業板、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在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上市,發行企業信用債進行融資;
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在合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創新產品和服務,按照市場化原則為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和融資支持。鼓勵各地依法與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等金融機構共享制造業外商投資企業和項目信息,定期舉辦銀企對接活動。
在引導投資方向上,《辦法》提出優化外商投資結構,重點鼓勵外商投資高端裝備、基礎零部件、關鍵零部件等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領域;在現代服務業方面,鼓勵外商投資R&D、設計和現代物流。在節能環保方面,鼓勵外商投資新能源、綠色低碳關鍵技術創新和示範應用。在區域布局上,在基礎制造、適用技術、民生消費等領域給予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政策支持;
支持外商投資創新發展,引導外商R&D中心用好“十四五”期間支持科技創新的進口稅收政策,進壹步簡化清單審批程序,優化工作流程,鼓勵外商在華設立R&D中心,深化
科技開放合作。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布局R&D、設計等環節,打造產業鏈。鼓勵外資發揮資金和技術優勢,深度參與智能制造,建設智能制造示範工廠。引導外資積極參與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和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積極引進國際創新資源,提高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放合作水平,支持外商投資企業承擔國家科技項目和引進國際壹流人才團隊。
此外,《辦法》提出了許多細化措施,如充分利用中外人員往來快速通道,為國際商務人員往來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