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438+20世紀70年代以電為主導的第二次技術革命;
3.在20世紀40和50年代,信息占主導地位。
第三次技術革命。從整體科技領域來看,人類社會自18世紀以來經歷了三次。
技術革命:以機械為主導的第壹次技術革命,以電力為主導的第二次技術革命,以信息為主導的第三次技術革命。每壹次技術革命都源於壹兩次根本性、強有力的技術突破,引發新的技術體系的建立和新的產業升級。三次技術革命和三次產業升級,將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推向工業社會,創造了人類社會的現代文明。在這個過程中,農業落後於工業近200年。在以育種技術、農業機械和化學技術為主導的第壹次農業技術革命的推動下,到本世紀中葉,農業高速發展。因此,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20世紀50年代,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的雙螺旋結構被發現。20世紀70年代的DNA重組將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推向了壹個新的發展階段。隨後,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導致信息時代的到來,以及新材料、航空航天、自動控制等現代技術的興起,使農業面臨新的科技革命,它將由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主導。如果我們抓住這次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機遇,它將導致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再次振興。根據對國內外農業科技發展的研究和分析,新興世界新農業科技革命的特點和趨勢概括如下:
農業科技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科學研究的重大突破正在使農業、農村經濟和農村社會發生質的飛躍和革命性變化。21世紀,農業科技將在探索農作物、畜、禽、魚蝦等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奧秘,高效利用水、土、光、熱資源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農業的高產、優質、高效結合上壹個新臺階。
現代農業科學在學科分化、分化和更新的同時,正在走向新的整合和聯合。與傳統農業科技相比,現代農業科技具有五個顯著特征:智能化、物化、產業化、企業化和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