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如何確保懲防體系制度落實——江蘇省探索提高制度執行力的做法

如何確保懲防體系制度落實——江蘇省探索提高制度執行力的做法

□ 程建平    2010年年底,江蘇省委印發了構建反腐倡廉教育機制、權力運行監控機制、預防腐敗工作機制、糾風工作長效機制、懲治腐敗工作機制等五個制度性文件,江蘇省委辦公廳印發了懲防體系基本框架工作考評辦法。這“5+1”系列文件的出臺,標誌著江蘇懲防體系制度框架初步建成。江蘇的積極探索和創新實踐,得到了中央紀委的充分肯定。中央紀委副書記李玉賦前不久在江蘇檢查工作時表示:“江蘇不僅在綜合經濟實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統籌發展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在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方面也走在全國前列。”    制度設計力求切實可行    江蘇省懲防體系建設在總結吸收以往成功做法和經驗的基礎上,把提高執行力的要求貫穿於制度設計的全過程。  近年來,江蘇在實踐中深深地感受到,壹方面傳統的腐敗形式,隨著反腐敗形勢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另壹方面,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新的腐敗領域和新的腐敗現象不斷出現。魔高壹尺,道高壹丈。江蘇懲防體系建設註重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用制度築起壹道堅實的防腐屏障。  以預防工程建設領域腐敗為例,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針對建設工程存在暗箱操作問題,江蘇在全國率先建設有形建築市場,實行公開招投標制度。為保證工程項目“進籠子”,多次開展全省建設工程拉網式大檢查,壹旦發現串標、賄標問題,便采取“有標底開標、無標底評標”的兩個階段評標法加以解決。隨後,針對有形市場管理者和招標辦聯合,容易產生新的腐敗等問題,實行職能分離。當前,又針對“圍標”現象嚴重擾亂建築市場秩序的情況,明確壹方面健全市場廉潔準入制度,另壹方面,通過推行遠程招投標、異地抽選評委以及合理低價中標等方法,努力使建築市場得到進壹步凈化。目前,全省網上遠程異地招投標系統已基本建成。  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中,江蘇不囿於傳統經驗和做法,而是遵循工作發展規律,以提高實效為目標,創新工作思路和舉措。  以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為例,堅持用創新思維打造具有江蘇特點的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機制,特別是在深化分類分層次教育、完善幹部教育和管理機制等方面,江蘇作了深入探索和創新實踐。  從2009年開始,江蘇在全省開展分類分層次教育實踐活動,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從教育內容和形式上分類、分層、分崗實施教育,逐步形成以領導幹部為教育重點的分類分層次教育體系,進壹步提升了反腐倡廉教育實效。在開展分類分層次教育的基礎上,江蘇每年確立壹個課題進行全省性的探索,2009年為分類分層次教育,2010年為提高教育說服力,2011年為提高教育科技含量。通過專題實踐和交流,總結各地成功經驗和創新做法,並將其融入全省宣傳教育工作之中,使廉政教育收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在制度建設中,江蘇省註重針對性、有效性和實用性,在落實過程中能充分體現制度設計初始的效力預期。  以打造糾風工作長效機制為例,群眾滿意度是評判行風建設成效的重要標準。壹是暢通民意,建立群眾訴求快速處理機制,並通過舉報電話、網絡郵箱、來信來訪等多種方式,疏通了群眾訴求渠道,對群眾咨詢、建議、投訴、舉報明確答復時限、公開服務承諾、回應群眾關切。二是加強監督,建立常抓不懈的監督約束機制,明察暗訪制度,定期組織力量對熱點部門重要崗位進行檢查;行風信息員、監督員制度,對行風進行實時預警監督,並完善群眾評議熱點部門和行業制度;輿論監督制度,充分發揮各種媒體優勢。三是及時查糾,建立反應快速的查糾機制,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嚴重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壹查到底,公開曝光和通報;對不正之風問題嚴重的地區和部門,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失職瀆職的責任,達到查處壹案、治理壹線、教育壹片的功效。    監控制度執行不打折扣    在構建權力運行監控機制中,江蘇省把民主監督和信息公開作為監控權力運行的重要手段,積極推行黨務公開、政務公開、事務公開和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確保制度執行不打折扣。  加強民主監督。江蘇省積極推行和完善黨代表列席全委會制度、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和決策咨詢制度。通過促進黨內民主監督和社會參與權力決策,有效防止權力過度集中或權力濫用。  壹是實行黨內民主決策。該省射陽、句容等地在全國率先探索發揮基層黨代表在閉會期間的作用,通過黨代表列席聽證、詢問質詢、調查和提議等形式,對鄉鎮黨委、紀委和基層黨組織決策、執行情況實施監督。為推行黨代表監督工作,江蘇省紀委出臺了《關於推行鄉鎮黨代表大會代表監督工作的意見》。目前,全省已有90%以上的鄉鎮開展黨代表監督工作。  二是重大事項決策充分發揚民主集中制原則。作為全國推行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三個試點縣之壹,睢寧縣早已啟動了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嘗試。該縣制定了縣委書記權力清單,縣委書記重點實施決策的動議權,重大事項實行縣委集體決策,防止決策“壹言堂”。  三是加強社會監督。作為在全國較早推行黨務政務公開制度的江蘇,把群眾關心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作為重點進行公開,配套完善公***服務、財務預算、人事任免、征地拆遷、環境保護等重大事項的公開制度,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加強“政府公開信息查閱中心”場所建設,讓群眾有知情權、表達權和參與權,最終目的是落實到人民群眾對權力運行的監督權。  加大科技含量,固化制度執行標準。江蘇省以“科技+制度”為手段,將制度規定設計為計算機程序,使制度程序成為監督權力運行的“電子警察”,有效阻隔制度執行過程中的人為因素,保證了制度執行的實際效力。  在懲防體系“5+1”系列文件中,進壹步對運用信息技術構建懲防體系基本框架作出部署,明確要求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網上在線學習等平臺開展反腐倡廉教育培訓,推進反腐倡廉網站建設,正確引導網上輿論。依托全省統壹的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加快推進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建立部門之間、地區之間行政管理服務信息***享機制,發揮電子監察系統實時監察、預警糾錯、績效評估等功能。全面推行政府、國有企業投資建設工程項目網上遠程異地評標,在兩年內初步建成誠信江蘇網站、企業信用基礎數據庫、個人信用基礎數據庫、企業和個人信貸誠信數據庫。    落實責任使制度不變形走樣    江蘇省將落實構建懲防體系基本框架作為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重要內容,明確黨政領導幹部作為落實懲防體系工作中的責任主體。  以配套嚴密的制度加強對領導幹部的監督。“5+1”系列文件形成了對領導幹部從點到面的責任分解和考評標準。教育機制推行以領導幹部為重點的分類分層次教育機制;權力監控機制以民主集中制原則,規範領導班子決策程序;預防腐敗機制以規範幹部用權行為為工作重點,建立防止利益沖突機制,實行領導幹部廉政承諾、回避及審查審計制度;糾風工作機制明確“誰主管、誰負責”、“管行業必須管行風”的原則,將糾風工作納入責任制和作風建設,作為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獎懲使用的重要依據;懲治機制要求建立完善執法執紀機關主要負責人負總責的辦案工作責任機制,對有案不查、辦案不力甚至阻撓辦案的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嚴肅追究責任。  為加強對各地各部門構建懲防機制的貫徹落實情況檢查,2010年底,由省委各位常委、副省長帶隊,結合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檢查,對13個省轄市和省級機關各部門構建懲防體系基本框架落實情況進行了檢查考核。最近,省委又建立了懲防體系建設常委聯系點制度,進壹步加強對全省反腐倡廉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 上一篇:如何將數據庫中的數據導出到excel
  • 下一篇:什麽是ppt?這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