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結構上看,壹篇讀後感至少要有三個部分的內容組成:壹是要介紹原作的篇名內容和特點;二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對原作的內容和特點進行分析和評價,也就是概括地談談對作品的總體印象;三是讀後的感想和體會。即壹是說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據評價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發,重點在“感”字上。
讀書是感的基礎讀後感的主體是“感”。要寫實感,還要在讀懂原作的基礎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評價。分析和評價是有所“感”的醞釀、集中和演化的過程,有了這個分析和評價,才有可能使“感”緊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觀點,避免脫離原作,東拉西扯,離開中心太遠。
認真思考寫讀後感就必須要邊讀邊思考,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自己的實際展開聯想,從書中的人和事聯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見的人和事,那些與書中相近、相似,那些與書中相反、相對,自己贊成書中的什麽,反對些什麽,從而把自己的感想激發出來,並把它條理化,系統化,理論化。
抓住重點讀完壹篇(部)作品,會有很多感想和體會,但不能把他們都寫出來。讀後感是寫感受最深的壹點,不是書評,不能全面地介紹和評價作品。因此,要抓住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