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大力實施工業振興計劃,工業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把工業作為振興經濟的突破口和拉動增長的主引擎,同時采取“靠、引、育、擴、放”五項措施,產業集聚和企業集團化邁出堅實步伐,是近年來項目規模最大、質量最好、工業經濟大擴張、效益大提升的壹年。
支柱產業快速發展。煤炭工業規模擴大,安陽煤礦完成技術改造,轉入試生產;光宇煤礦通過驗收,達到設計產能;貴州新橋煤礦新擴建井田面積1平方公裏,新增儲量10萬噸;區域內其他5座煤礦技術改造順利實施,區域內新增煤炭產能654.38+0.75萬噸,總產能300萬噸。煤化工產業鏈拉長,埃辛公司褐煤氣化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4萬噸乙二醇項目獲得省級核準,65438+萬噸二甲醚項目正式投產,25萬噸煤焦油深加工項目即將完成設備安裝。遠期投資超100億元的壹期6543.8+02億元煤制氣項目已全面開工,全區新發展煤化工企業6家。造紙工業穩步升級,童淵造紙生產經營恢復到歷史最好水平。5號機安裝順利,其他4家造紙企業技改擴建全面推進。全區造紙能力達到65萬噸。隨著機械制造業的快速擴張,同濟機電股份有限公司退城入園,總部遷至薛城,新工廠正在建設中。同時,培育了投資超億元的童生機械等6家機械制造企業和投資超2000萬元的17家,引進了高盛、鄭錦等電動車項目,全區累計規模以上機械制造企業43家。食品行業逐步壯大,青島啤酒(薛城)公司扭虧為盈,生產啤酒105.55萬千升,利稅達到歷史最好水平。海潤鞣花酸提取、蔬菜加工等投資2000萬元的食品加工項目10個,規模以上食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7家。玻璃工業穩步發展。聯興玻璃二期達產,宏偉玻璃二期完成技改。全區玻璃液產能達到65萬噸。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家,合計1,91,全額納稅超百萬元企業50家,其中超千萬元企業8家,產業支撐能力進壹步增強。
中小企業全面發展。大力實施“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和“全民創業工程”,30家中小企業和100個個體工商戶成效顯著。全區私營經濟單位發展到8556個,從業人員132萬人,註冊資本138億元,納稅4億元,分別增長65.438+08%和65.438%。
公園的功能逐漸增強。以魯南經濟帶、棗學為依托,打造產業集聚載體,“壹區四園”格局初步形成。薛城經濟開發區區域環評獲省級批復,完成置換項目9個。精細化工園區給排水、道路完成,110千伏輸變電開工建設;鄒塢煤化工園區具備項目落地條件;陶莊煤化工園區規劃完成;浙江工業園張凡片區完成起步區1.600畝土地的規劃調整,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展開,承載能力進壹步提升。
(二)堅持城市建設與服務業培育並重,在城市駐地建設上邁出新步伐。圍繞聚集人氣、提升商機、打造名副其實的城市居民,以城市建設為載體,推動服務業升級,促進城市建設與服務業發展良性互動。
城市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圍繞建設新老城區和美麗新區,全年實施城建項目14個,總投資43100萬元,是近年來我區資金投入最多、建設任務最重、拆遷面積最大、城市變化最明顯的壹年。新區的框架已經全面打開。泰山南路、中和路、礦山建設路已建成通車,錢江路正在建設中。城中村拆遷47萬平方米,建設安置小區3個24.5萬平方米,開發珠江花園、陽光麗舍等住宅小區4個654.38+0.8萬平方米。舊城改造成效顯著。投資654.38+0.8億元,改造老舊小區2個,整治背街小巷7條,鋪設供水主管道8公裏,疏通主溢洪道3公裏,修復路面5萬平方米,建設郭雪大廈、金海大廈、新苑小區等房地產項目6萬平方米。城市景觀建設紮實推進。對泰山路、臨山路進行綜合整治,進行城市綠化,推動沿街單位拆墻透綠。投資6700萬元,建設街頭綠地8處,種植苗木350萬株,新增綠化面積25萬平方米。城市綠化率從20.4%提高到35.2%。盤龍河濕地公園開工建設,西中湖開挖,小莊河兩岸景觀帶高標準規劃建設,加快建設“城內壹山美、五河繞城”山水園林城市步伐。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創新管理方式,完善管理機制,成立臨城、常莊執法分局,嚴控拆建,以“臟、亂、差”為重點。在全市率先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月度考核活動,對交通主幹道兩側建築進行統壹規劃設計和綜合改造,城鄉面貌明顯改善,在全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月度考核活動總評中取得第壹名的優異成績。
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以城市為載體,大力發展商貿物流和文化旅遊,人流、物流、商機不斷集聚,發展活力顯著增強。魯南鐵水聯運物流園區規劃進壹步完善,貨場物流區建設已經啟動,疏港路改造正在實施,棗莊港主港區已經建成,基本具備通航條件。張凡經濟集團汽配物流市場開發8家汽車4S店。商業和餐飲業日益繁榮。八大商業名店落戶薛城,永豐糧食儲備庫投入運營,郭雪文化街、龍潭美食街、薛城賓館改擴建工程全面完工。文化旅遊“四大板塊”逐步形成:盤龍河濕地公園獲評省級濕地公園,完成濱河道路13公裏,萬畝濕地景觀初步形成;民國影視文化城成功創建3A級旅遊景區,二期擴建工程基本完成;關氏柳園西門與萬畝柳園融為壹體,鹽湖生態園配套項目加快推進;積極策劃運營“敬神保平安”旅遊品牌,開工建設中華車族園、陽宇體育公園,承辦了中央電視臺直播的全國越野錦標賽、全國超級卡車大賽,大大提高了薛城的知名度。積極開展棗莊“二日遊”,接待天津遊客1.4萬人次,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任務指標。
(三)紮實推進“三農”工作,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堅持鞏固農業、強化基礎的地位,加強政策推動和投資帶動,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
農業基礎更加穩固。全年投資5.7億元,加固水庫9座,治理河道13.5公裏,新建農村公路35.1公裏,建設生態公益林5萬畝,啟動集中連片農村住房建設試點22個,新建農村沼氣池3600個,農村達到95%,農村達到72%,改造中低產田8萬畝。
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寬。全面落實惠農政策,發放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3557萬元,發放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和能繁母豬補貼941萬元。紮實推進農村土地規模經營,開展土地使用權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建設8個流轉服務中心,新增流轉土地4250畝。實施壹三產業協同發展,確定3個“農家樂”試點,石榴山莊“農家樂”正在加緊建設;實施“陽光培訓”工程,培訓新型農民5000多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000多人,農民勞動收入大幅增加。
特色基地規模不斷擴大。糧食總產量達到21.37萬噸,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發展有機食品基地3000畝,新增優質瓜菜1.5萬畝,新增水果基地3200畝,新建或改建自然豬場57個,生豬出欄241萬頭,李傑木業、李傑木業
(四)創新方式突破瓶頸,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堅持創新思維和手段,在迎接挑戰中抓住機遇,在開拓創新中破解難題,突破瓶頸,保障要素供給,快速推進項目建設。
項目儲備更加充足。抓住國家“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有利時機,突出市級以上項目包裝項目,深化前期工作,積極爭取。全年設立省級包裝項目8個、市級包裝項目32個,2個項目列入省擴大內需急需建設項目名單,5個項目列入市重點項目,為項目用地和融資創造了有利條件。
項目建設大力推進。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全年經濟工作的中心任務和總抓手,實行區級領導分線作戰,突出項目建設動態考核、政府監管與效能監察聯動、工商四稅考核壹票否決,嚴格旬調度、月匯報、季觀察。全年引進投資2000萬元以上項目90個,其中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30個項目”和全區50個重點調度項目中,億元以上項目6個。積極配合京滬高鐵、棗林鐵路、棗林高速、棗莊港等國家和省重點項目,完成71村莊拆遷和地面附著物清理,為項目創造了良好的施工環境。
要素供給強勁。多渠道保障項目建設用地。通過盤活存量土地,清理違約項目騰出的土地,掛鉤試點土地置換,爭取省級點供指標,統籌用地,全年儲備建設用地3600畝,儲備土地1.537畝,為歷年之最。多種形式運作項目建設資金。大力推進定點招商、產業鏈招商、產業集群招商,加強財政、金融、企業融資平臺建設,依托金陽公司運營國有資產,成立全市首家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率先開展企業鋼結構資產抵押貸款業務。擔保機構發展到654.38+00家,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8.28億元,擴大內需調節資金達到6543.8+03億元,協調金融機構達到76.6家。多措並舉節能減排。嚴把項目審核關,提高準入門檻,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海華煤業退城進園,淘汰落後產能,控制汙染點源,推進清潔生產,為項目建設騰出更多能耗空間和環境容量。
(五)關註和改善民生,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成效。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城鄉,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社會保障綜合化,人民群眾將享受到更多發展成果。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完成科研成果56項,申報專利技術362項,榮獲“全國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試驗區”稱號。新建、改建6所學校,面積1.3萬平方米,搬遷區職業中專、技校、區委黨校,投入校舍維修改造、“21工程”、義務教育經費3838萬元,連續7年位居全市第壹。加大人口計生工作力度,強化信息核查,開展百日整治,實施動態評估,綜合治理性別比,進壹步夯實基層基礎。舉辦第二屆中國習鐘文化研討會,新建3個鎮街文化站、33個農家書屋、26個農民體育健身公園,實現了全運會零獎牌的突破,榮獲“全國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先進區”稱號。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開展社會公德和市民意識的宣傳教育活動,進壹步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
生態區建設成效顯著。拆除低品位電爐、焦爐、鍋爐5臺,立窯水泥生產線6條,關停高能耗、高汙染、“五小”企業30家,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06天。加強汙水防治,實施大小河流截汙分流和小清河生態綜合治理,實現了全區汙水處理廠正常運行,穩定達到出境水質標準,徹底扭轉了被動局面,為我省在全國淮河流域水汙染防治考核中“三連冠”作出了重要貢獻。圍繞創建省級園林城市,開展城鄉綠化,新創建5個省級綠化示範村。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3%,城鄉生態環境不斷優化。
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高。深入實施“零淘汰工程”,認真解決了歷史遺留的破產企業職工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新增就業9501人,招聘機構60個,高校畢業生入伍65人,勞務輸出5930人,再就業2861人,有效緩解了就業壓力。投資9360萬元,開工建設區人民醫院外科病房樓,新建改造66個鎮、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8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準提高到100元,參保率達到96%,惠及22.5萬人,防控手足口病和甲型流感H1N1。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190元和1萬元;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分散供養和集中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1.400元和2200元;下崗職工失業保險金提高到373元,全年發放失業救濟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救濟金1946。
“平安薛城”建設紮實推進。以“法治雪城建設年”為主線,貫穿平安創建全過程,普法依法治區進程加快。高度重視信訪工作,設立社會保障專項資金,繼續實行領導包案、下訪、公開接待制度,解決了大量信訪問題,積累了大量案件,被評為“全市國慶、全運會期間維穩工作先進單位”。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理順鄉鎮煤礦管理體制,開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四大戰役,狠抓隱患排查治理,加強煤礦“雙基”建設,嚴厲打擊非法開采煤炭資源行為,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深入開展“嚴打”整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破獲各類案件1954起,人民群眾安全感持續增強。
(六)加快行政創新,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行政創新把創新作為保持政府工作永葆活力的有效手段,促進了政府工作的速度和效率。繼續堅持政府常務會議定期學習和周五集中學習制度,政府官員的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將進壹步提高。大力推進政務公開,編制政府大事記,編制發放《政務動態》,開展政府部門活動網上測評,公開區長電子郵箱,全年辦理和答復群眾來電來信511件,辦理網上審批事項126件,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達到126。建立健全重大事項和重點工作進展信息報告制度,堅持重大決策論證、重點項目聯審、民生問題聽證,主動接受區人大的法律監督和區CPPCC的民主監督,辦理代表建議52件、委員提案122件,召開聽證會3次,進壹步提高了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深入開展思想紀律作風整頓,加強執行力和執行力建設,實行經濟工作動態考核和職能部門業務科室民主評議,倡導“馬上就辦”,強化效能監察,政府工作進壹步提速。制定了規範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監管的意見,建立了政府采購、審計、招投標中介機構信息庫,成立了政府投資項目審計辦公室,加強了政府投資審計,深入開展整改治理,對建築市場秩序、招投標市場交易、單位小金庫、非稅收入等進行了集中整治,廉政建設取得新成效。價格、氣象、殘聯、檔案、老齡、外事、僑務、應急管理、防震、民族宗教、技術監督、工農關系、婦女兒童、民兵預備役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2009年,面對嚴峻多變的經濟形勢和日益激烈的競爭,全區人民智慧勇敢、團結拼搏,在應對挑戰中逆勢而上,在攻堅中加快發展,圓滿實現了既定目標,取得了好於預期的成績,各項事業在原有基礎上邁出了更加堅實的步伐。全區之所以繼續保持蓬勃向上、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主要得益於區委的科學決策和堅強領導,區人大和區CPPCC的全力支持和有效監督,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重大項目之所以取得突破,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城鄉面貌明顯改觀,主要是因為我們抓住了影響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突出了工業經濟、城市建設和服務業三大重點,推進了壹批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戰略性工程和基礎性工程,牢牢把握了工作主動權,為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全區大局之所以和諧穩定,人民群眾滿意度顯著提高,主要得益於我們壹貫堅持以人為本,積極化解社會矛盾,認真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困難時期,我們保持了民生投入不減,人民生活水平沒有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而降低,人民利益沒有因為發展力度的加大而受損。政府工作贏得了人民的認可,凝聚了強大的發展合力。政府工作高效運轉、紮實推進,主要得益於我們堅持不懈地加強自身建設、創新行政管理機制,政府系統的行政執行力和執行力實現了新的提升。成績是全區齊心協力、艱苦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政府,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廣大幹部群眾,向駐薛單位、駐薛部隊和武警官兵,向關心和支持薛城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總結經驗的同時,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前進道路上還存在不少困難,工作中還存在壹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工業基礎仍然薄弱,缺乏企業集團和骨幹企業的支撐,企業創新能力不足;城市基礎設施還不完善,離城市居民標準還有較大差距;服務業發展仍然滯後;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農民持續增收難度較大;財政收支矛盾依然較大,財源建設仍需加強;社會保障水平有待進壹步提高,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繁重;政府自身建設和廉政建設有待進壹步加強,等等。我們對此已經足夠重視,下壹步將采取有效措施認真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