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車輛制造技術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車輛制造技術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國際機車車輛制造業:競爭環境與對策

鐵路是壹個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和經濟命脈,深刻影響著所在國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國土安全、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區域壹體化和地緣政治的深入發展,能源危機、環境汙染、交通安全等問題凸現鐵路產業的比較優勢。全球範圍內對鐵路運輸需求的上升,促進了機車車輛制造業的發展。因此,分析國際機車車輛市場環境,研究中國機車車輛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現狀,進而提出提升中國機車車輛制造業競爭力的發展戰略和政策建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壹、國際機車車輛市場環境分析

(壹)國際機車車輛市場的需求分析

近年來,各國政府加大了對鐵路產業的財政資助和政策扶持力度,國際鐵路市場出現了可持續的復興態勢。以日本、法國、德國為代表的高速列車技術和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為代表的重載列車技術,體現出客運高速化、貨運重載化的鐵路發展趨勢。

1.國際機車車輛市場市值分析

全球鐵路市場的年產值為1033億歐元,按市場範圍劃分機車車輛市場居第二位,為280億歐元。按地理位置劃分,西歐是最大的機車車輛市場,每年可達到的總量約為95億歐元,亞太地區緊隨其後,為89億歐元,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區(NAFTA)位居第三,市值約為45億歐元。

2.國際機車車輛市場增幅預測

今後十年,全球鐵路市場年增幅為1.5%到2.0%。非洲/中東地區的年增長率預計是3.7%,東歐地區的年增長率預計是3.5%,獨聯體地區約3.3%。其中東歐的機車車輛增幅最大為8.2%,獨聯體各國為4.0%,非洲/中東地區為3.0%,亞太地區為2.5%。

3.國際機車車輛產品結構分析

2003年,世界鐵路設備市場總值約為567億歐元,機車車輛市場的交易總額為222億歐元,其中動車和動車組交易額為53億歐元,占24%,貨車交易額為46億歐元,占21%,客車交易額為20億歐元,占9%。2004年到2008年的五年間,全球動車和動車組市場需求持續提升,年增長率約為5%,從而導致傳統的客車市場實際上處於停滯不前甚至下滑的境況。在歐洲和北美市場中,預計高速列車增幅最大;同期,地鐵列車、輕軌列車市場將成為東歐、獨聯體和亞洲市場的重點,值得關註;截至2003年全世界約有480萬輛貨車,預計亞洲、獨聯體及拉美市場將成為貨車市場中增長最快的區域,而作為全球最大貨車市場的美國、加拿大貨車市場則預計將以每年2%的速率遞減。

(二)國際機車車輛制造業的經營現狀

1.國際機車車輛市場的供求關系

國際機車車輛市場的總體形勢是供大於求,據有關資料顯示,1994—2009年間國際機車市場供求關系約為1:0.47。目前,跨國公司壟斷大部分的國際機車車輛市場,並不斷拓展新的發展中國家市場。在此市場上,跨國公司之間、發展中國家機車車輛企業之間以及這兩者之間的國際競爭復雜激烈。

2.國際機車車輛市場的主要供貨商

龐巴迪(Bombardier)、阿爾斯通(Alston)、西門子(Siemens)和通用電氣(GE)、通用汽車(GM)是當今世界鐵路設備市場的五大供應商,占據了全球市場約75%的銷售份額。

(1)加拿大龐巴迪

收購Adtranz公司後,龐巴迪運輸(集團)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鐵路與軌道設備生產商,其市場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目前努力向亞洲、非洲擴展,2004年全球市場占有率約為23%,年銷售額約為70億歐元。

龐巴迪在中國建立了三個合資企業:

青島四方—龐巴迪—鮑爾鐵路運輸設備有限公司(BSP),主要從事高檔客車、普通客車車體、電動車組、豪華雙層客車、高速客車及城市軌道車輛的設計制造。目前運行中的直達快速列車80%的車廂由BSP提供,BSP還為青藏鐵路提供了361輛可適應高原環境的列車。

長春長客—龐巴迪軌道車輛有限公司(CBRC),主要從事鐵路客車、地鐵車輛和城市軌道車輛的設計和生產。現已獲得廣州地鐵1號線156輛地鐵車輛,深圳地鐵壹期132輛地鐵車輛以及上海地鐵1號線60節地鐵車輛的追加合同。

江蘇常牽龐巴迪牽引系統有限公司(BCP),主要從事鐵路車輛牽引設備的制造、銷售和維修。

(2)法國阿爾斯通

作為高速列車和擺式列車全球市場占有率第壹、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第二的阿爾斯通交通運輸系統部,以歐洲市場為中心,向北美、亞非擴展,2004年其全球市場占有率約為18%,年銷售額約為51億歐元。

阿爾斯通已在中國成立了11家合資企業(在香港設有2家分公司),並簽訂了多項合作協議。比如,為香港地鐵公司和九廣鐵路公司提供1100輛地鐵車廂;2004年與長客股份合作,獲鐵道部60列200km/h動車組合同;與大同電力機車合作,獲鐵道部180臺電力機車合同;在上海,阿爾斯通交通設備有限公司(SATCO)生產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阿爾斯通交通電氣有限公司(SATEE)生產推進設備,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CASCO)生產信號設備;在青島鐵路設備公司生產DISPEN減振器等。

(3)德國西門子

通過並購鐵路裝備制造企業,西門子運輸系統集團公司成立於1989年,主要產品包括高速列車、機車、動車組、擺式列車、客車和地鐵輕軌車輛,2004年其全球市場占有率約為14%,年銷售額約為43億歐元,居世界第三位。

西門子與株洲電力機車廠、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於1999年合資成立株洲西門子牽引設備有限公司,已獲得上海地鐵4號線(明珠線二期)168輛、廣州市軌道交通三號線120輛地鐵車輛的合同訂單;2004年12月起,與株洲電力機車廠合作,擬為中國鐵路提供180臺DJ4電力機車,合同額約8.8億美元;2005年11月,與唐山機車車輛廠簽署了60列300km/h的高速列車采購和技術轉讓協議。

(4)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通用汽車公司

美國是貨運機車技術水平最高、產量最大的國家,通用電氣公司運輸系統部(EMD)和通用汽車公司電氣動力部已成為世界重載內燃機車的主要制造商。目前其市場由歐美向亞洲拓展,2004年全球市場占有率各為10%左右。

2004年,中國鐵路購買通用電氣公司運輸系統部422臺C38-Ache型交流傳動內燃機車,用於青藏鐵路;2005年,戚墅堰機車車輛廠與通用電氣合作,獲鐵道部300臺4470KW交流傳動內燃機車合同。

(5)印度鐵路技術經濟服務公司(RITES)、韓國車輛公司(ROTEM)

印度鐵路技術經濟服務公司隸屬於印度鐵道部,其產品技術緊追世界先進水平,先後與美國GM公司、原德國ABB公司、LHB公司結成戰略聯盟,已研制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交流傳動電力機車和內燃機車,高檔客車和100km/h的新型貨車,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產品已出口到孟加拉國、斯裏蘭卡、越南、塞內加爾等亞非國家。

韓國車輛公司由韓國原有的大宇重工、現代精密機械、漢津重工三大主要機車車輛公司於1999年7月合資組成,是韓國最大、最具實力的工業企業之壹,技術水平居中上等。產品以國內市場為主,也有部分出口到加納、越南、泰國、緬甸、美國和中國臺灣省等。

中國機車車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不僅要面對龐巴迪(Bombardier)、阿爾斯通(Alston)、西門子(Siemens)等世界知名大公司的競爭,同時也要迎接印度、韓國等產品技術水平相當國家的機車車輛企業的挑戰。

(三)國際機車車輛制造業的發展趨勢

國際機車車輛制造業的發展趨勢集中體現為以行業集中化為特征的兼並重組、戰略聯盟和以布局全球化為特征的研發、投資、生產、采購、銷售及售後服務等的產業壹體化。

1.重組兼並和戰略聯盟加快

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世界機車車輛市場產能過剩,企業重組、並購速度加快,產業集中度進壹步增大。為適應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世界機車車輛制造巨頭更加傾向於結成戰略聯盟來***擔成本和風險,促進技術創新,縮短產品的研發周期。如GEC和Alston的聯合屬於資源重配置的戰略聯合;GM和Siemens合作提供交流傳動機車所用的牽引電動機屬於技術優勢互補的聯合;Alston和Siemens***同投標臺灣高速鐵路項目則屬於***同利益促使下的戰術聯合。

2.產業鏈配置的日益全球化

世界機車車輛制造巨頭利用全球資源和戰略布局,優化配置投資、開發、生產、采購和銷售等產業鏈環節,以適應不同市場偏好,具體表現為供應商數量增加,供應鏈管理加強,屬地化經營深化和適應性技術轉移,同時促進了東道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增強。

3.技術“歸核化”趨勢顯著

機車車輛產業鏈的全球性配置改變了國際機車車輛市場的競爭格局,導致了新的專業化分工、協作模式的出現。由於技術較量占有重要位置,世界機車車輛制造巨頭“歸核化”趨勢顯著,集中於具有競爭優勢的領域,重視構建和強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外包、分包和“技術轉讓”、“生產許可證”等合作方式,將車體等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和零部件生產轉由低成本企業承擔,體現出更大程度的專業化和靈活性。例如西門子更加專註於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機車,通用電氣更加專註於重載內燃機車。

4.配件銷售和售後服務比重增加

機車車輛工業高新技術產品研發成本較高,而競爭加劇導致整車單價逐漸降低,因此,配件收入和售後服務對機車車輛制造商日益重要。如西門子公司在重要配件電機及電氣制造中遙遙領先。在機車車輛修理、改造等領域,售後服務已成為整車供貨合同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預見,服務業務的增長將使市場分布發生改變,服務收入所占比例將不斷增加。

二、中國機車車輛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現狀

機車車輛制造業國際競爭力是指機車車輛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有和整合資源的相對優勢及能力,包括整合勞動力、資金和自然資源等傳統要素的能力;掌握信息、知識以及技術創新的能力;駕馭外部環境的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等。環境、制度、能力、資源是機車車輛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主要構成要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鐵路實現了歷史性的大發展,機車車輛制造業的生產規模、產品水平和品種數量基本適應了鐵路運輸市場需求,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時速200公裏以下鐵路機車車輛產品系列,動車組技術引進取得階段性成果,並初步形成了“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開發體系,在發展中國家和部分發達國家市場上具有壹定的國際競爭力。

(壹)外部環境

從國際環境來看,機車車輛制造業國際壹體化進程日趨明顯,全球技術擴散的格局已初步形成。轉移成本降低,貿易自由化和市場全球化為中國機車車輛制造業展示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從國內環境來看,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0年全國營業裏程達到10萬公裏,主要繁忙幹線實現客貨分線,復線率和電氣化率均達到50%,運輸能力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主要技術裝備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大規模的路網建設為機車車輛制造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由於機車車輛業關聯度較高,受產業鏈上相關行業影響作用較大,而中國鐵路產業已經具備強大的鐵路基礎設施建設能力、較強的系統集成和適應性優勢,可以適應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鐵路市場的需要,完全具備參與全球鐵路競爭的能力與實力。因此,加快建立國內鐵路建築、機車車輛制造、運營管理等行業的戰略聯盟,有效整合、合理配置鐵路產業資源,值得探索。

(二)產業政策

國家“十壹五”規劃綱要把軌道交通裝備確定為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十個重點之壹,要求“掌握時速200公裏以上高速列車、新型地鐵車輛等裝備的核心技術,並實現產業化”。“十壹五”期間,中國鐵路固定資產總投資將達到1.5萬億元,其中機車車輛購置和技術改造投資將從2006年的440億元達到2500億元。根據鐵路跨越式發展戰略,將以客運高速、快速和貨運快捷、重載為重點,從整體上提高中國鐵路機車車輛水平。目前,中國政府在政策、體制、資金、稅收等方面也對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2005年10月,十六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實施互利***贏的開放戰略,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開展對外直接投資和跨國經營。

(三)內部環境

中國機車車輛制造業行業集中度較高。2000年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與鐵道部“脫鉤”,後改組為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為南、北車集團)兩家寡頭企業,初步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完成了內部的整合,總體實力相差不大。2005年末南車集團資產總額28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215億元;北車集團資產總額269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95億元。

從雙方的核心資產來看,株洲電力機車公司是南車集團旗下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長江車輛有限公司也是南車集團的核心資產;齊齊哈爾鐵路車輛集團是北車集團的核心資產。從雙方的市場結構來看,南車集團在電力、內燃機車新造和內燃機車、客車修理等方面市場占有率較高;北車集團在客車新造和電力機車修理方面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時速300公裏的列車,南車集團下屬的四方機車和北車集團下屬的唐山機車車輛廠都有制造;貨運機車方面,北車略占上風,北車集團下屬的大連機車車輛廠和大同機車廠分別獲得了500臺貨運機車協議,南車集團的株洲電力機車公司也獲得了部分合同。從雙方資產運作能力來看,南車集團旗下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兩家A股公司(南方匯通和時代新材)和壹家H股公司(株洲時代電力);北車集團的資本運作稍遜,還沒有上市公司。

南、北車集團基本形成了相對均衡的競爭態勢,提高了機車車輛行業的整體水平,兩大集團制定了國內市場有序競爭、國際市場攜手合作的戰略原則,積極開拓國際市場,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四)產品結構

南、北車集團所屬公司包括機車車輛新造、配件生產和修理企業及研究所,國內布局較為合理。較高的產業結構配套要求構成國內的市場準入壁壘,同業跨國公司短期內也無法直接建立完整的產業結構,只能依托中國企業逐步進入。中國已經形成不同功率各個等級的幹線高速動車組、客貨運大功率機車和調車機車、工礦機車的系列化,客運車輛形成了高速客車、專線快速客車、準高速空調客車、雙層客車、高質客車、豪華高檔客車等適應不同層次需要的客車系列,貨車產品也已發展到重載化、專用化、散裝化和提速增效的新階段。中國機車車輛制造業已經具備了全方位向外輸出的完整產品結構。

(五)技術水平

按照“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打造中國品牌”的要求,在鐵道部的扶持下,南、北車集團低成本成功引進了法國阿爾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加拿大龐巴迪、德國西門子四家時速200公裏及300公裏以上動車組技術;以及阿爾斯通、西門子和美國GE、EMD等公司的大功率電力、內燃機車技術。中國機車車輛制造業歷經仿制、技術引進結合自主研發、合資合作等形式,正處於壹個技術升級換代的時期,關鍵生產工藝和裝備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縮小了與發達國家鐵路機車車輛裝備差距,逐步建立起自有技術研發和生產體系,和諧號動車組與和諧型大功率機車已經投入運營。但在高速技術、重載運輸等方面與國民經濟發展對鐵路運輸能力的要求以及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均有較大差距。

中國機車車輛技術標準體系尚不完備、國際采標率較低,知識產權管理體系還不健全。中國機車車輛業整體技術創新能力不高,引進後突破性再創新方面還存在不足;信息化輔助設計開發應用不夠普及,缺乏先進、配套的實驗手段;尚未真正形成高效的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緊密型技術創新體系。

(六)人力資源

資源和能力形成競爭力,而人力資源是資源和能力的***生體,因此優秀人才尤其是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和人力資源成為了決定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截至2005年底,兩大集團***有職工205732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人員55461人,約占1/4;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5999人,也約占1/4;具有高級職稱專業人員6641人。從人才結構來看,人力資源結構單壹,普通人員相對過剩,專業技術人才總量少、比例低,缺乏國際化經營人才;從人力資源利用效率來看,激勵優秀人才、鼓勵創新創業的機制還不完善。人才儲備不足已成為制約中國機車車輛制造業發展的重要瓶頸之壹。

(七)國際化經營能力

與國際同行業相比,盡管中國機車車輛制造業產品系列化開發缺乏統壹規劃,產品結構趨同、品種較為單壹,產品模塊化設計、生產起步較晚。但產品質量總體水平已普遍提高、產品升級換代步伐明顯加快,與國外同質產品相比具有性價比優勢,與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市場需求較為吻合。迄今,部分機車車輛整車產品和關鍵配件已經打入亞、非、歐、美、澳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出口比重逐年增加,銷售領域逐年擴寬。

在整車出口方面,中國機車車輛制造企業已經取得了伊朗地鐵、鐵路客車,伊拉克內燃機車,巴基斯坦機車及機車散件,哈薩克斯坦電力機車,馬來西亞交流傳動內燃機車等大宗項目合同;繼向坦贊鐵路出口機車和向南非出口機車後,與蘇丹簽訂機車采購合同,取得了非洲市場開發的新突破;向阿根廷出口機車和客車,使中國機車車輛首次成功進入由歐美廠商長期壟斷的阿根廷市場;向納米比亞、委內瑞拉出口動車組,標誌著中國動車組首次進入非洲、南美市場;出口澳大利亞的雙層不銹鋼客車項目,是迄今為止中國機車車輛行業最大的出口項目,也是向發達國家市場的成功探索;為新西蘭提供鐵路軌枕貨車使中國鐵路車輛整車第壹次打入新西蘭市場;與越南簽訂“革新號”機車制造技術轉讓合同,開創了中國機車車輛工業整車技術輸出的先河。

在零配件領域,曲軸缸套等產品已先後進入北美和歐洲市場;已獲得為俄羅斯鐵道部門生產搖枕、側架的資格;超過世界排名第壹的美國國民鍛造公司,成為印度市場最大的機車曲軸供應商。

同時,通過與巴西鐵路同行簽署合資建立貨車組裝廠的協議,首次把企業辦到了國外;與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建立了中國機車車輛業第壹個海外聯合研發中心——ZELRI—MSU電力電子系統研發中心。

三、提升機車車輛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對策與建議

全球經濟壹體化、國際鐵路復興、中國良好的對外關系和鐵路產業的發展成果,已為中國機車車輛制造業的國際化進程創造出新的機遇。中國機車車輛企業憑借可靠的產品質量、合理的性價比、較好的售後服務等優勢得到了國外用戶的認可,已有壹定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但中國機車車輛工業“走出去”仍以產品出口為主,海外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很小,國際化經營模式等級較低。因此,實現中國機車車輛制造業的發展創新,打造出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鐵路企業和行業標準,對於提升其國際競爭力進而加強中國鐵路產業的整體競爭實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壹)明確目標市場

應以全球市場為導向,抓住鐵路復興契機,加強對已有、可能和潛在市場的研究預測。通過采取不同的市場策略,將細分市場的比較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競爭優勢,化潛在需求為現實需求,實現從機車車輛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轉變。

北美、西歐、大洋洲以及日本等國為代表的鐵路發達國家和地區,基本為世界幾大機車車輛制造商所壟斷,市場正趨於飽和,且技術壁壘較高,但對普通機車車輛產品和配件存在需要。應從關鍵零部件生產起步、以普通客貨車作為整車出口的切入點,樹立品牌形象。以俄、印、韓和壹些東歐國家為代表的技術自我配套的國家,其機車車輛工業體系比較完善,產品基本滿足本國需要,但缺乏高新技術產品。隨著中國鐵路客運專線和高速鐵路取得重大進展,將會成為潛在的新興海外市場,當前應加強對該區域市場的追蹤調研。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拉美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尚未形成獨立的機車車輛工業體系,市場前景廣闊。應充分利用中國與其良好的地緣、政治及經濟關系,充分發揮性價比和適應性優勢,加強售後服務,將此區域的整車市場作為“走出去”的重點。

(二)轉變經營模式

與世界機車車輛巨頭相比,中國機車車輛企業的企業規模、關鍵技術、資本運作等差距較大,國際化經營業務模式比較單壹,仍以產品出口為主。

應加快資產業務重組和行業資源整合,加大供應鏈延伸和管理力度,加強與關聯產業、支撐機構的前後向聯合,充分發揮產業集群效應,實現範圍經濟;建立健全國際營銷網絡,著力增強自營營銷能力,重點培養國際復合型人才;利用多雙邊機制,商簽政府間協議,推動鐵路大項目合作。

應加快建立與國際國內知名制造商、開發商、承包商和勘察、設計、咨詢公司的緊密合作,將業務範圍向產業鏈高端和項目源頭轉移,有效融入世界機車車輛制造體系,提高全球產業分工份額。抓住用好鐵路裝備制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機遇期,不斷研究、探索境外設廠等業務模式,擴大中國標準的影響力。與中國鐵路建設等相關行業的戰略聯盟,有效發揮鐵路產業整體的系統集成和適應性優勢,打造中國鐵路區位品牌,是提升中國機車車輛制造業國際競爭力、增強中國鐵路產業競爭實力的現實抉擇。

(三)自主技術創新

機車車輛工業是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軌道交通運載裝備的重要載體。產業總體技術能力不高、自主創新能力欠缺已成為制約中國機車車輛工業發展的瓶頸。

中國機車車輛企業應發揮創新主體的職能,積極開展前瞻性和適應性技術研發,加快建立海外研發中心,重點研究開發高速軌道交通控制和調速系統、車輛制造、線路建設和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通過技術引進與原始創新相結合、集成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的戰略,對關鍵零部件和關鍵技術實現突破,發揮後發優勢。對目標市場的市場環境和客戶要求重點調研,提高定向開發制造產品的整體技術創新水平。將適應性技術和產品性價比作為參與國際競爭的關鍵,形成可遵循的、完整的技術標準體系,創造中國鐵路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促進民族機車車輛制造業的發展。

政府應以積極的產業、金融政策為保障,繼續協調科技、財政、金融、稅收、保險等相關部門,在技術研究開發、產品結構優化、國際市場開拓、信息化建設等多個方面進壹步加大對機車車輛企業“走出去”的支持力度。

參考文獻

歐洲鐵路工業聯合會(UNIFE):《全球鐵路市場研究——現狀與2015年展望》,2007年。

《2006中國北車年鑒》,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年。

《2006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年鑒》,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年。

國家統計局:《中國鐵道年鑒》(2002—2006年),中國年鑒社。

《鐵路“十壹五”規劃》,/tllwjs/tlwgh.html。

科學技術部專題研究組:《我國產業自主創新能力調研報告》,科學出版社2006年。

科學技術部專題研究組:《主要創新型國家科技創新發展的歷程及經驗》,2006年全國科技大會資料。

蔡毓國:世界鐵路設備市場年增長百分之四,《國外內燃機車》,2005年第1期。

陳春陽、李學偉:中國機車車輛業技術創新模式研究,《中國軟科學》,2006年第12期。

鄭昌泓、劉凱:提升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產業競爭力的策略,《綜合運輸》,2007年第2期。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 上一篇:步步熊知識產權
  • 下一篇:09年中考政治 關於航天精神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