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消費集中在華東地區,我國大健康產業增加比重和收益較低
健康服務行業作為壹個新興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地域差異。目前,我國大健康產業在經濟發達的華東地區消費較高;相比之下,西北地區、東北地區大健康服務消費占比不足10%。地域差異的產生主要是由於我國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醫療機構屬地化管理、醫師單點執業等因素造成。
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5%,而在我國,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低於許多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健康產業的年收益約為900億美元,而美國健康產業產值已經超過了1萬億美元。
健康中國規劃綱要指明產業引擎,中國大健康企業面臨發展問題
2016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健康服務業總規模於2020、2030年超過8萬億元和16萬億元,“健康中國”戰略必將成為我國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中國大健康產業企業逐漸發展壯大。但當前健康中國概念股***83只股票,數量偏少,即使在生物醫藥赴港上市潮中,中國的大健康產業企業發展仍面臨三大問題。
醫療健康領域優秀人才不足,制約上市企業發展。壹方面,在國家提出“健康中國2030”之後,研發人才的缺少成為上市企業發展的短板。另壹方面,與其他行業相比,醫藥衛生人才具有高度的技術密集性,這些人才的培養周期長,特別是高層的管理人才和創造性的高端研發人才,人才供給遠遠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醫療健康相關知識產權保護不足。首先,相比於西方國家,我國知識產權管理水平仍待提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還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其次,醫療健康行業的產品研發集多學科、多領域於壹體,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的投入,相關產品開發對知識產權保護的依賴性高於其他行業,對企業提出更高要求。同時,隨著上市企業的國際化,競爭越發激烈,行業侵權現象頻發,企業須加大在知識產權方面的投入,盡快與國際接軌。
市場變化莫測,企業無法迅速適應。壹方面,我國經濟處於轉型升級的深水區,行業處於大規模整合升級的階段,對於企業,絕大多數結構龐大,短時間內無法迅速適應。另壹方面,近兩年壹系列醫療相關政策不斷落地,互聯網醫療的興起、各種新型技術的應用,都對這些企業提出了更高的創新要求,企業如何快速去適應這種更高的要求成為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以上數據和分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大健康戰略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