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物理電子、電子技術與信息技術等領域內寬厚理論基礎、實驗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在該領域內從事各種電子材料、元器件、集成電路、乃至集成電子系統和物理電子系統的設計、制造和相應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壹定自然科學基礎和工程科學技術知識背景,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物理、物理電子、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相關的信息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各種電子材料、工藝、器件及系統的設計,以及研究與開發的基本能力。
主幹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相近專業:物理學,電子信息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普通物理、電子線路、計算機語言、微型計算機原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理論物理、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物理電子與電子學以及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專業課程。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計算機語言編程及算法實踐、電工電子技術實踐、電子工藝實踐、課程設計、社會實踐、生產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
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⑴、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
⑵、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並熟練掌握壹門外語;
⑶、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需的較寬的技術基礎理論;
⑷、具有較強的本專業領域的實驗能力,計算機輔助設計與測試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⑸、了解本專業領域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發展動態;
⑹、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獲得壹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二)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受到科學實驗與科學思維的訓練,具有本學科及跨學科的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 3.了解相近專業的壹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國家電子信息產業政策及國內外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 5.了解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狀況;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壹定的技術設計,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
主幹學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要課程
電路分析原理、電磁理論,天線原理,電子線路、數字電路、算法與數據結構、計算機基礎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生產實習、畢業論文等,壹般安排10周~20周。 主要專業實驗:物理實驗、電子線路實驗、數字電路實驗、微波,電磁波實驗等
相近專業
微電子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 最佳讀研專業:無線電物理,電磁場與電磁波 電子科學與技術壹級學科下設四個二級學科,分別是物理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路與系統,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
(三)微電子學
以集成電路設計、制造與應用為代表的微電子學是現代發展最迅速的高科技應用性學科之壹,該專業主要是培養掌握集成電路、微電子系統的設計、制造工藝和設計軟件系統,能在微電子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工程技術及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高數、英語、普通物理學、普通物理與實驗、數學物理方法、理論物理(含導論)、近代物理實驗、固體物理、電子線路及實驗、微機原理及實驗、數據結構、半導體物理及實驗、集成電路設計原理、集成電路CAD、半導體器件物理、半導體物理、計算機原理與結構、計算機原理與結構、電子薄膜材料與技術、集成電路原理、集成電路工藝與實驗、計算機控制技術、現代通信技術、可編程邏輯電路原理、集成電路EDA設計技術、敏感元器件及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微電子應用實驗、微電子設計實驗、高級程序設計、ASIC設計(專用集成電路設計)、計算機網絡與數據通信
(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從事研究與應用計算機的基本訓練,具有研究和開發計算機系統的基本能力。 具備能力 本科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分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開發計算機軟、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與計算機有關的法規; 5.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獲取信息的能力。
主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數字分析、計算機原理、微型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網絡、高級語言、匯編語言、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方法、離散數學、概率統計、線性代數以及算法設計與分析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電子工藝實習、硬件部件設計及調試、計算機基礎訓練、課程設計、計算機工程實踐、生產實習、畢業設計(論文)。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或理學學士 相近專業:微電子學 自動化 電子信息工程 地理信息系統 通信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 生物醫學工程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信息工程 信息科學技術 軟件工程 影視藝術技術 網絡工程 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光電信息工程 廣播電視工程 電氣信息工程 計算機軟件 電力工程與管理 智能科學與技術 數字媒體藝術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數字媒體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就業現狀
1、網絡工程方向就業前景良好,學生畢業後可以到國內外大型電信服務商、大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進行技術開發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網絡工程領域的設計、維護、教育培訓等工作。 2、軟件工程方向 就業前景十分廣闊,學生畢業後可以到國內外眾多軟件企業、國家機關以及各個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技術部門、教育部門等單位從事軟件工程領域的技術開發、教學、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繼續攻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專業研究生和軟件工程碩士。 3、通信方向 學生畢業後可到信息產業、財政、金融、郵電、交通、國防、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從事通信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科研、教學和工程技術工作。 4、網絡與信息安全方向寬口徑專業,主幹學科為信息安全和網絡工程。學生畢業後可為政府、國防、軍隊、電信、電力、金融、鐵路等部門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和信息安全領域進行管理和服務的高級專業工程技術人才。並可繼續攻讀信息安全、通信、信息處理、計算機軟件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
發展趨勢
截至2005年底,全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平均就業人數 322.8萬人,其中工人約占6 0%,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比例較低,遠不能滿足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需要。軟件業人才供需矛盾尤為突出。2002年,全國軟件產業從業人員59.2萬人,其中軟件研發人員為15.7萬人,占26.52%。而當前電子信息產業發達國家技術人員的平均比例都在30%以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技術人員總量稍顯不足。
需求分析
1.全國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的需求每年將增加100萬人左右 按照人事部的有關統計,中國今後幾年內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 8大類:以電子技術、生物工程、航天技術、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人才;信息技術人才;機電壹體化專業技術人才;農業科技人才;環境保護技術人才;生物工程研究與開發人才;國際貿易人才;律師人才。 教育部、信息產業部、國防科工委、交通部、衛生部目前聯合調查的專業領域人才需求狀況表明,隨著中國軟件業規模不斷擴大,軟件人才結構性矛盾日益顯得突出,人才結構呈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不僅缺乏高層次的系統分析員、項目總設計師,也缺少大量從事基礎性開發的人員。按照合理的人才結構比例進行測算,到2005年,中國需要軟件高級人才6萬人、中級人才28萬人、初級人才46萬人,再加上企業、社區、機關、學校等領域,初步測算,全國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的需求每年將增加100萬人左右。 2,數控人才需求增加 藍領層數控技術人才是指承擔數控機床具體操作的技術工人,在企業數控技術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數控技術工人;而承擔數控編程的工藝人員和數控機床維護、維修人員在企業數控技術崗位中占25%,其中數控編程技術工藝人員占12.6%,數控機床維護維修人員占12.4%,隨著企業進口大量的設備,數控人才需求將明顯增加。 3.軟件人才看好 教育部門的統計資料和各地的人才招聘會都傳出這樣的信息計算機、微電子、通訊等電子信息專業人才需求巨大,畢業生供不應求。從總體上看,電子信息類畢業生的就業行情十分看好,10年內將持續走俏。網絡人才逐漸吃香,其中最走俏的是下列3類人才:軟件工程師、遊戲設計師、網絡安全師。 4.電信業人才需求持續增長 電信企業對於通信技術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對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畢業生的需求持續增長。隨著電信市場的競爭由國內競爭向國際競爭發展並日趨激烈,對人才層次的要求也不斷升級,即由本科、專科生向碩士生和博士生發展。 市場營銷人才也是電信業的需求亮點。隨著電信市場由過去的賣方市場轉變為現在的買方市場,電信企業開始大舉充實營銷隊伍,既懂技術又懂市場營銷的人才將會十分搶手。
發展方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專業畢業生的職業發展路線基本上有兩條路線: 第壹類路線,純技術路線;信息產業是朝陽產業,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這個行業的特點是技術更新快,這就要求從業人員不斷補充新知識,同時對從業人員的學習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第二類路線,由技術轉型為管理,這種轉型尤為常見於計算機行業,比方說編寫程序,是壹項腦力勞動強度非常大的工作,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從事這個行業的專業人才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因而由技術人才轉型到管理類人才不失為壹個很好的選擇。
就業要求
(即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專業大學生應該儲備的知識) 1、網絡工程方向專業培養的人才具有紮實的網終:工程專業基礎、較好的綜合素質;能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網終技術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能掌握各類網絡系統的組網、規劃、設計、評價的理論、方法與技術;獲得計算機網絡設計、開發及應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實踐訓練,特別是獲得大型網絡工程開發的初步訓練。 2、軟件產業作為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國民經濟信息化的基礎,它已經涉足工業、農業、商業、金融、科教衛生、國防和百姓生活等各個領域。本專業方向就是學習如何采用先進的工程化方法進行軟件開發和軟件生產。 3、計算機軟件主流開發技術、軟件工程、軟件項目過程管理等基本知識與技能,熟練掌握先進的軟件開發工具、環境和軟件工程管理方法,培養學生系統的軟件設計與項目實施能力,勝任軟件開發、管理和維護等相關工作的專業性軟件工程高級應用型人才。 4、信息工程通信方向是壹個以通信技術、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基礎,以現代通信系統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及信號與信息的獲取、傳輸、存儲、處理為學習和研究對象。要求學生系統的學習通信系統和信息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使學生受到嚴格的科學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具有從事通信工程和電子工程的綜合設計、開發、集成應用及維護等能力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現代通信系統與程控交換、計算機網絡與移動通信、信號與信息處理新方法、數字圖像處理及壓縮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DSP原理及應用和通信領域新技術新業務的研發等。 5、信息工程網絡與信息安全方向是以信息安全技術和網絡技術為基礎,以信息安全和網絡協議、網絡產品的研究、開發、運行、管理和維護為學習和研究對象,掌握網絡中實現信息安全的相關技術。要求學生系統的學習信息科學和通信系統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使學生受到嚴格的科學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具有從事信息安全和網絡工程綜合設計、開發、維護及應用等基本能力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
(五)信息與計算科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是以信息領域為背景數學與信息,管理相結合的交叉學科專業.該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能熟練地使用計算機,初步具備在信息與計算科學領域的某個方向上從事科學研究,解決實際問題,設計開發有關軟件的能力.
專業定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息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打好數學基礎,受到較紮實的計算機訓練,具備在信息和計算科學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及設計開發有關軟件的能力。
[編輯本段]培養目標
本專業是以信息處理和科學與工程計算為背景,由信息科學、計算科學、運籌學與控制科學等學科交叉滲透而形成的壹個新的理科專業。培養具有堅實的數學基礎和計算機基礎,掌握信息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和計算機技能解決某些實際問題,能在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應用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文化素質培養
本教學計劃增加了文化素質知識課程的份量,以彌補理科大學生在人文學科知識上的薄弱,同時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開辟第二課堂,營造理工科大學中的人文學科的文化氛圍,增強大學生的多層次文化素質的培養。 鼓勵學生參加文化素質教育和生產、社會實踐活動,對於有突出表現者,如在省部級以上的辯論大賽、演講大賽、體育比賽、知識競賽中獲獎,在國內外正式相關刊物上或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者,可代替1-5個文化選修課或實踐課學分,並在車票使用和經費上提供方便。
創新能力培養
培養方案對在學生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上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對於壹些學有專長的學生,將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指定專門教師指導其進行科研訓練,並在經費和其它壹些相關條件上給予壹定的支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主要課程
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C語言,C++程序設計語言,軟件設計方法,數據結構與算法,計算機圖形學,信息理論基礎,編碼理論與應用,數字信號處理,信號與系統,圖像語言處理與模式識別,應用密碼學與信息安全,軟件工程方法,以及數學分析,離散數學,高等代數,科學計算與數學軟件,線性代數,空間解析幾何,復變函數,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數據分析,最優化理論,運籌學,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計算方法,數值分析,數學建模,管理運籌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模型,數學實驗,金融分析。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生產實習,科研訓練,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壹般安排10--20周。
就業方向
畢業生適合到企事業單位、高科技部門、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和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科研、教學和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繼續攻讀信息與計算科學及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