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資產階級革命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
(1)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壯大,使他們要求政治權力,在經濟上發展資本主義。
(2)斯圖亞特封建王朝詹姆斯壹世和查理壹世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損害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激化了社會矛盾。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概述
時間:1640-1688
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激化了階級矛盾。
任務:推翻封建專制統治,發展資本主義。
領導階級:資產階級和新貴。
代表人物:克倫威爾。
農民、手工業者和城市貧民。
結果:建立了資產階級專政的君主立憲制。
3.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
(1)導火索:蘇格蘭人民起義。
(二)革命戰爭階段
①這場革命始於1640年的議會鬥爭,資產階級、新貴族控制下的議會要求限制君主制,於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了。
(2)克倫威爾率領議會軍在納西比戰役中擊敗王軍。
(3) 1649,查理壹世被處死,英國建立中華民國。
(3)民國成立後,克倫威爾實行獨裁統治,遭到人民抵抗。
(4)1660年,斯圖亞特封建王朝復辟。
(5)1688年發動宮廷政變,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新貴族的統治。
4.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戰勝封建制度的偉大勝利,為英國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掃清了道路。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拉開了歐洲和北美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
5.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1)歷史背景:①1688年的宮廷政變推翻了封建復辟王朝的專制統治。
(2)人權法案的頒布。
(2)權利法案
目的:限制國王的權力。
時間:1689。
發布者:英國議會。
內容:限制國王權力的各種條例。
影響:①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憲法保障。
②英國建立了資產階級專政的君主立憲制。
6.克倫威爾評價
(1),資產階級新貴族的代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領袖,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
①率領騎兵加入議會軍,梅斯頓屯田戰役大敗王軍
②掌握議會軍領導權的納西比戰役大敗王軍
(3)領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處死查理壹世,建立共和國。
(2)獨裁激化了矛盾。
①驅散議會,作為保護者。
(2)為了維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不顧人民的死活,鎮壓人民起義。
法國:
法國大革命
圖為《自由領導人民》(Deloch Loire 1830),歌頌了1830革命,但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法國人民追求民主、熱愛自由的精神。
18世紀法國部分地區資本主義相當發達,出現了許多資本主義手工業作坊。個體企業雇傭了數千名工人,擁有先進的設備。強大的金融資本。資產階級在經濟上已成為最富有的階級,但在政治上仍處於無能為力的地位。絕大多數農村地區保留著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由天主教牧師組成的第壹階級和由貴族組成的第二階級是占統治地位的特權階級。資產階級、農民和城市平民構成第三階級,處於統治地位。特權階層的最高代表是國王路易十六。18年末,第三階級與特權階級的矛盾越來越嚴重。特權階級頑固地維護其特權地位。第三層次,農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眾,是後期革命的主力軍。資產階級憑借其經濟實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識處於領先地位。法國大革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下的整個第三階級發起的。
1789年5月,國王被迫召集三級會議,後改為國民議會和制憲會議。7月14日,巴黎人民起義,攻占巴士底獄,革命爆發。8月26日,制憲會議通過了《人權與公民權宣言》,確立了人權、法制、公民自由、私有財產權等資本主義的基本原則。議會還頒布法令,廢除貴族制度,廢除行會制度,沒收和拍賣教會財產。革命初期,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自由貴族利益的君主立憲制獲得了政權。1791 6月20日,路易十六偽裝出逃,企圖勾結外國勢力撲滅革命,中途被抓,押回巴黎。群眾要求廢除帝制,實行* * *和諧,但君主立憲主張維持現狀,保留帝制。君主立憲制制定了1791年憲法,召開立法會議維護君主立憲制,反對革命繼續發展。
第壹和第二階級同大資產階級達成了妥協,但是同占法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並沒有緩和。相反,人民在鬥爭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8月1792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君主立憲制,逮捕國王路易十六。9月21日召開國民議會,第二天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
10年8月巴黎人民起義後,吉倫特掌權。9月20日,法軍在瓦爾米擊敗了外國幹預部隊。普選產生的國民議會於9月21日開幕,9月22日第壹個法蘭西共和國成立。吉倫特執政期間頒布法令,強制貴族歸還非法占有的公共土地,將沒收的教會土地小塊出租或出售給農民,嚴厲打擊拒絕向憲法宣誓的牧師和逃亡貴族。1793 65438+10月21日,國民公會經過審判以叛國罪處決了路易十六。
吉倫特把主要力量放在反對雅各賓派、巴黎公社和以M.F.M.I.de Robespierre為首的巴黎無褲男身上。從1792秋天開始,要求打擊投機分子、限制價格的群眾運動興起。以憤青派為代表的平民革命派,要求嚴懲投機者,全面限制生活必需品價格,以恐怖手段打擊敵人。吉倫特頒布法令鎮壓運動。1793年2月至3月,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國家組成反法聯盟,加強武裝幹涉;中國也發生了大規模的保皇黨叛亂。4月,前線的主要指揮官,吉倫特的C.F .迪姆裏爾將軍投敵。在革命的關鍵時刻,巴黎人民於5月31日至6月2日發動了第三次起義,推翻了吉倫特的統治,建立了雅各賓派的專政。
雅各賓派頒布了雅各賓憲法,廢除了封建所有制,平定了吉倫特叛亂,粉碎了歐洲君主國的武裝幹涉;然而,反勞工的勒費霞法和農業工人的強制勞動法仍然維持,憤怒和阿貝爾派被鎮壓。
然而不幸的是,雅各賓派激進恐怖的政策也導致了分裂和內鬥,被孤立的羅伯斯庇爾也無法完全保護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但反法聯盟是歐洲封建君主壹次次拼湊起來的,他們壹輪又壹輪圍攻法國大革命,企圖恢復法國波旁王朝的封建政治。1794年7月27日,被羅鎮壓的右派勢力在雅各賓發動了“熱月”政變,逮捕了羅伯斯庇爾和聖·賈斯特,建立了熱月黨統治。此時,革命最關鍵的時刻已經過去,狂熱者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總督政府。他們消滅了羅伯斯庇爾時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進措施,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正常統治,維護了* * *和政權,維護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
但是,外國圍剿革命的勢力依然洶湧。這時,總督政府中又產生了壹顆新的政治明星——拿破侖,歷史淘汰了狂熱者。在“霧月”政變中,年輕的拿破侖執政,肩負著橫掃歐洲封建勢力,最終鞏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
法國的革命力量就是這樣波浪式前進的。壹群人在特定階段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就被歷史無情地淘汰,以此類推,直到革命成功。這場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促進了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也沖擊了歐洲的封建制度,促進了歐洲各國的革命。
托克維爾對法國大革命的解釋
《舊制度與大革命》,19世紀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所著,是公認的研究法國大革命的經典。在這本書中,托克維爾對法國大革命的原因和後果提出了開創性的解釋。這種解釋並沒有給出壹個完美的結論,而是提出了引起後人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托克維爾明確指出:“它絕不是偶然的。的確,它讓世界措手不及,但這只是壹項長期工作的完成,以及十代人工作的突然而猛烈的結束。即使不發生,舊的社會大廈也會倒塌...但它會壹片壹片地崩塌,而不是壹瞬間。大革命經過壹番抽搐而痛苦的努力,突然毫無顧忌地完成了壹件需要壹點壹滴、長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這是大革命的成果。”[1](P60)這段話可以說表達了托克維爾解釋的核心思想:大革命是舊制度下社會進化的結果。
托克維爾在深入研究了舊制度的權力結構後指出:“認為舊制度是壹個奴役和依賴的時代是非常錯誤的。”[1](P156)他發現舊制度是向今天人們所說的“現代性”的過渡階段,是兩種制度的復合體。壹方面是沒落的中世紀封建制度的殘余,另壹方面是不斷加強的中央集權制度。正是這種社會轉型不僅沒有緩解反而加劇了法國社會的基本矛盾,促成了大革命的爆發。這種因果關系與人們想象的“壓迫越重,反抗越強”的方式恰恰相反,只是以壹種吊詭的方式發生。
通過比較研究,托克維爾發現了壹個似是而非的現象:“有壹點似乎令人驚訝: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在各地消滅中世紀制度的殘余,但革命並沒有在那些中世紀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暴政之苦最深的地方爆發。相反,它是在那些人民對它感受最少的地方爆發的。”[1](P64)就歐洲而言,法國在當時並不是封建權利最深的地區。反而是封建權利壓迫最輕的地方。這是因為法國已經發生了壹場靜悄悄的革命:農民徹底擺脫了領主的統治,成為了土地所有者。但也正因為如此,農民更難以承受殘存的封建權利。作為土地所有者,農民會對封建制度強加給不動產的各種負擔感到痛苦和憤慨;貴族不再擁有統治領地的權力,他們的特權甚至自己的存在越來越可疑。也就是說,並不是個別貴族變得極其惡毒,而是封建制度的解體引起了社會心理的變化:“封建制度不再是政治制度,但它仍然是所有民事制度中最大的。範圍縮小了,但激起的仇恨更大了;人們有壹個觀點:摧毀中世紀制度的壹部分,會使其余部分惡心壹百倍。
然而,相比之下,托克維爾認為階級之間的緊張關系主要是由於中央集權的作用而加劇的。
與很多人的觀點相反,托克維爾認為集權不是大革命的產物,而是舊制度的產物。大革命前,法國已經形成了歐洲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王權中央形成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合壹的權威,中央派出的省長壟斷了地方政府的所有權力,中央集權政府幾乎實現了對全國的完全、絕對控制;更有甚者,舊制度實行官保制度,任意庇護大小官員。這樣,中世紀所有地區、人民團體和個人的政治自由權利全部喪失。這裏需要指出的是,托克維爾顯然混淆了政治專制和行政集權。
托克維爾承認,這種中央集權的政府是舊制度的壹種成就,是舊制度下“壹切生活、運動和生產的東西”的“新的源泉”,[1](P57)也是大革命後舊制度中唯壹幸存下來並能適應新社會的政治制度。但他也發現,這種單壹的中央集權體制不僅是舊體制時期社會權力的來源,也很容易成為被譴責的對象。“因為中央政府已經摧毀了所有的中間政治機構,在中央政府和個人之間只剩下壹個廣闊而空虛的空間。因此,在個人看來,中央政府成了社會機器的唯壹動力,成了公共生活所必需的唯壹代理人。”[1](P107)結果,這就導致了人們對中央集權政府的絕對依賴,而這種絕對依賴很容易轉化為另壹個極端:當中央政府不能滿足人們的意願時,人們就會對中央政府產生極端的仇恨。由此,托克維爾得出結論,高度的中央集權和巴黎的至高無上是法國多次革命的主要條件之壹。
托克維爾還發現,正是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加劇了法國的階級分離,使法國社會變成了壹個馬上爆炸的火藥桶。首先,三級會議的中止使得第三級(主要是資產階級)在公共生活中與貴族沒有了聯系。其次,與壹般人的想象相反,貴族的免稅特權並不是中世紀的遺跡,而是中央集權制度發展的結果。王權逐漸剝奪了貴族的政治權力。但為了安撫反對王權的貴族階級,作為交換,“從15世紀到法國大革命,免稅特權壹直在增加。”貴族所享有的特權,尤其是免稅特權,完全導致了資產階級和貴族之間的不平等和相互孤立。第三,為了獲得免稅特權,資產者設法在城市中生活,在城市中獲得壹個職位,這導致了資產者和農民的分離。第四,農民成了被遺棄的階級。不僅其他階級拋棄農民,而且政府對農民極其殘酷:向他們征收各種稅捐和徭役,施以嚴酷的司法。壹方面,不同階級之間隔離的惡果是“我們不能再組織任何力量去約束政府,(而)我們不能組織任何力量去幫助政府”[1](P171),也就是說,政府實行分而治之,最終陷入孤獨;另壹方面,分裂的階層就像路人,甚至是敵人。“當他們隔了很久很久的重重阻礙再次相碰時,他們先觸碰到了自己的痛苦,他們再次相遇只是為了殺死對方。”
托克維爾在分析促成大革命爆發的諸多直接因素時,談到了思想文化、宗教習俗、民族特性等。,但他主要強調了啟蒙運動和王權改革所起的作用,從而進壹步揭示了奇怪的歷史現象背後的歷史因果鏈。
啟蒙運動為大革命做了準備,這是常識。民主派把大革命看作是啟蒙運動正義原則的實現,保守派則把它歸咎於文人的蠱惑。與他們不同的是,托克維爾要探索的是啟蒙思想的思維特征及其產生和傳播的社會條件。
托克維爾發現啟蒙思想滲透著“抽象的文學和政治”,主張“統治當代社會的復雜的傳統習慣應當被從理性和自然法則中得出的簡單而基本的法則所取代”[1](P175)。這種文學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傳播是由於法國缺乏政治自由。與英國不同的是,法國研究治國之道的作家和治理國家的作家形成了兩個明顯劃分的區域。作家不參與社會實踐,只說說而已。熱衷於普遍性的理論對文人來說可能是美德,但對政治家來說是危險的。至於這種文學政治思想為什麽主導法國政治生活,托克維爾主要沒有分析啟蒙思想家和其他文人的作用,而是強調舊制度下法國人的普遍精神特征。在壹個缺乏自由政治制度的國家,普通民眾飽受舊制度弊端之苦,卻看不到治療特定社會疾病的藥方,很容易形成壹種非此即彼的思維:“要麽忍受,要麽摧毀國家的政治制度。”【1】(p 177)貴族和資產階級長期被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缺乏政治經驗,所以對那種文學政治理論的危害壹無所知。貴族們甚至把那些文人當成了客人。國家高官只精通行政事務,卻不知治國安邦的根本規律。他們無法理解和預見社會潮流的趨勢和後果,所以盲目接受時髦的政治詞匯。結果,所有法國人都“拋棄了現實社會,沈溺於虛構的社會。”人們對現實不感興趣,他們在思考未來,他們最終生活在作家構建的理想國度裏。"[1](P181)
舊制度政府進行了不徹底、不徹底的改革,卻刺激了大革命的爆發,這是托克維爾獨特而重要的發現。他指出,路易十六統治時期作為最後壹個王朝,是迄今為止社會經濟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他認為,雖然整個社會機器破舊簡陋,但背後有兩個引擎推動著大眾的富裕。壹個是以上層階級為標誌的全民族覺醒,壹個是“依然強大但不再實行專制、到處維持秩序的政府”。[1](P207)與我們的“常識”相反,在托克維爾的作品中,路易十六的政府是壹個開明的君主政體:國王實際上尊重和服從民意;政府鼓勵經濟發展,實施公共項目;路易十六也試圖改革,壹次次嘗試失敗。但正是路易十六政府的局部啟蒙和改革措施,加速了大革命的爆發。托克維爾描述了其中的微妙之處:
政府發起了各種公共建設項目,與政府有金錢關系的人增加得驚人,很多人萌發了致富的欲望。但專制政府糟糕的財政管理,使朝廷劣跡變成了千家萬戶的私人災難,與政府關系最密切、最維護政府的工商資產階級成為最激進的改革需求者;
國王和政府官員公開討論社會和政治上的不利因素。國王多次試圖減輕下層民眾的負擔,如廢除農民的勞動制度和手工業行會,實行兵役稅的開放措施以消除額外的增加,甚至廢除貴族的免稅特權。這些口惠而實不至、半途而廢的改革,只是起到了激起民眾不滿的作用;
波旁王朝任意侵犯人民的私有財產,延遲否認所欠的私人貸款,實行征收制度、饑荒時強制出售糧食和最高限價等措施,對窮人實行苛刻和不公平的司法措施,都是政府以革命方式教育人民的表態;
大革命前夕(1787),路易十六政府對司法部門和省級行政機構進行了改革。這壹改革“企圖壹舉改變舊方法,壹舉整頓舊習慣”,但改革打亂了原有的權力秩序,使每壹個公民都感到仿佛“國民政府突然更換了所有官員,更新了所有規範”...所有法國人都感到了壹種輕微的特殊波動。”在這種人心普遍浮動、不安的情況下,“最後壹擊將動搖它(國家)的整體,造成前所未有的最大動蕩和最可怕的混亂。”[1](P234)
托克維爾總結道:“被革命摧毀的政權幾乎總是比它之前的政權更好,經驗告訴我們,對於壹個糟糕的政府來說,最危險的時刻通常是它開始改革的時刻。”
推倒德意誌帝國大廈的力量來自西方。1789年法國爆發革命。在資產階級的壓力下,從中世紀早期延續至今的封建社會制度被清洗。權力分立和人權保障所有公民的自由和平等。普魯士和奧地利試圖用武力幹涉這個鄰國的事務,但都慘敗,導致革命軍反攻。在繼承了法國大革命遺產的拿破侖軍隊的沖擊下,德意誌帝國最終分崩離析。法國占領了萊茵河的左岸。為了補償這些地區前主人的損失,在犧牲較少的侯爵領地進行了大規模的土地重新調整,特別是在宗教方面:根據1803年帝國代表聯席會議的決定,約有400萬臣民改為君主。中等國家享受成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1806年在法國的保護下組成了萊茵聯邦。同年,皇帝弗朗茨二世退位,德意誌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法國大革命沒有蔓延到德國。盡管在過去的幾年裏,這裏的壹些人壹再試圖消除貴族和市民階級之間的界限,壹些重要人物也歡迎西方的變革,認為這是壹個新時代的開始,但革命的火花並沒有跳到德國,因為與中央集權的法國相反,帝國的聯邦結構阻礙了新思想的傳播。此外,法國,革命的發源地,對德國人來說是敵人和占領國。反對拿破侖的鬥爭實際上變成了壹場新的民族運動,最後上升為解放戰爭。社會變革的力量對德國產生了影響。首先在萊茵聯邦的國家,然後在普魯士,進行了改革(與斯坦因、哈登伯格、沙恩霍斯特、威廉·馮·洪堡等人的名字聯系在壹起),目的是最終消除封建障礙,建立壹個自由和負責任的資產階級社會:廢除農奴制,實現商業自由、城市自治、法律面前平等和普遍服務義務。但是很多改革方興未艾,半途而廢。在大多數情況下,公民仍然不能參與立法;只有幾個州,主要是德國南部,猶豫不決地制定了憲法。
美國:
/question/13284012 . html
德國:
/view/725702.htm
日本:
/% D6 % be % C7 % BF % c0 % EB % C9 % a7 % b8 % B3 % D6 % d0 % bb % aa/blog/item/84 Fe 988 b 41 CCA BD 2fd 1f 10bc . html
俄羅斯:
/view/107266.html
/view/16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