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湖北眾友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價值觀

湖北眾友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價值觀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企業存在就有風險,危機永遠伴隨。惟有發展先進獨特的適合眾友的企業文化,眾友才會生生不息。這裏的文化,不僅僅包含眾友宗旨、理念、精神、品格、作風,也包括了眾友戰略、市場、技術和管理等壹切促進眾友發展的無形因素。

眾友價值觀是眾友文化的核心,是眾友凝聚力的源泉,是眾友人的靈魂。只有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並且通過實踐才能產生先進的眾友文化。每壹個眾友人都必須勇敢地面對殘酷的現實,堅定必勝的信念;用文化戰勝逆境,用文化迎來輝煌;用文化哺育科技,用科技創造文明。

眾友黨組織和各級經理是眾友文化的領導者,全體眾友人是眾友文化的實踐者。

核心價值觀

第壹條 宗旨:“探索自然,關懷生命”。在通信電子測試領域,在高等教育的教學實驗創新培養中,在職業教育的技能訓練中,不斷創造客戶並為客戶做出與眾不同的貢獻,切實滿足客戶的需求。

第二條 追求:“產業報國,並依靠點點滴滴的刻苦努力和鍥而不舍的艱苦奮鬥,使眾友成為國際壹流的儀器設備供應商和測試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

第三條 理念:創業無止境,永遠保持創業心態。創業就要圍繞市場不斷地學習、思考、探索、實踐、創新、奮鬥。創業的核心工作就是營銷和創新。

第四條 精神:愛祖國、愛人民、愛事業、愛眾友、愛生活,艱苦奮鬥、愛崗敬業、求實創新、團結奉獻和追求卓越是眾友精神的精髓。

第五條 品格:誠實正直、謙遜堅定、認真負責的員工是眾友最大的財富,浮躁是眾友人的大敵。

第六條 基本原則:市場成果是檢驗眾友工作的首要原則。公司章程、價值觀是眾友的核心規則,紀律、制度是眾友人的行為準則,流程、規範是眾友工作效率的保證。眾友人的責任感和用戶的滿意度是衡量我們具體工作的依據。

三大紀律:壹切行動聽指揮,不得損害眾友利益,訂單是天。

三大原則:將邏輯應用於工作,這是眾友的工作原則。責任勝於能力、賽馬而不相馬和不遷就有功員工是眾友的用人原則。工作結果壹定要有利於眾友的長遠發展,好的過程才有好的結果,這是眾友的結果原則。

第七條 作風

高:日清日結,日清日高;

精:專心致誌,精益求精;

快:快速響應,立即行動;

實:務實進取,去偽求真。

第八條 眾友人的關鍵能力:學習力、創新力、規範力、執行力和凝聚力。思維力、溝通力、領導力和各種業務能力等等都是建立在上述核心能力之上的能力。

第九條 戰略方向:追求服務於市場需求的卓越技術,堅持在儀器技術領域無所為則決不涉足其它領域的專註戰略,用領先的核心技術自立於世界儀器產業列強之林,塑造眾友在世界儀器領域的壹流品牌。

第十條 戰略:實施目標導向式的戰略與計劃管理。依照市場競爭的生存法則,倒推資源配置,倒推時間分配,鏈接戰略戰術,鏈接方法手段,確保戰略目標的實現。

第十壹條 利益:眾友的利益是顧客、員工、股東、國家的***同利益。團隊利益大於個人利益,眾友利益大於小團隊利益。

第十二條 管理者:除了責任還是責任,管理者必須看到業務之外的東西。

基本目標

第十三條 質量方針:質量是眾友的生命,產品就是人品,第壹次就把事情做好。

第十四條 經營方針:以市場為龍頭,以技術為支柱,以客戶為上帝,以員工為根本,以規範為保證,為客戶創造價值。用質量造就信譽,用信譽鑄就品牌,用品牌開拓市場,用市場檢驗質量。

第十五條 組織發展:組織發展的目標是打造富有戰鬥力、有創造力的團隊,價值觀建設和學習力培養是打造團隊最有效的方法,創新是實現組織業績的最佳途徑。總結學習與創新的成果,形成統壹的體系規範是鞏固學習、創新成果的必要條件,是提高組織素養、形成組織執行力的必要條件。

第十六條 人力資源:要造物先造人。人力資源工作的核心是圍繞眾友戰略選擇最優秀最合適的員工,並堅持不懈地教育和培訓,培養能夠領導眾友發展的第五級管理者和具有高度執行力的員工隊伍,實施符合眾友戰略的知識管理和績效管理。管理者的職責是教育員工、培訓員工、鼓勵員工不斷提高績效目標,淘汰不適合眾友發展的人,最終獲得眾友和員工的***同發展。

第十七條 核心技術:眾友的目標是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領先的儀器技術支撐體系。在自主創新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世界儀器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開放、合作地發展領先的核心技術體系。

第十八條 利潤:按照眾友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實施有效的預算管理、投資管理和資產管理,制定每個時期合理的利潤目標,確保以足夠的利潤支持眾友的成長以及達成眾友的其它目標。

第十九條 管理:管理服務於經營,管理的目標就是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目標管理是管理的關鍵,必須確保任何關鍵領域都有明確的目標。通過有效的目標、計劃、組織、人事、領導、控制、總結和考核,擯棄遊擊作風,建立有效的流程、規範和標準來提高眾友人的工作效率。管理重在實踐,努力構建眾友的戰略體系、運營體系和人力資源體系,適時實施組織變革。管理必須均衡,必須不斷檢討體系化的瓶頸。

第二十條 發展原則:先求強,再求大。在具備相對優勢的領域尋求突破,樹立標桿,總結經驗,學習推廣。

眾友成長

第二十壹條 均衡的成長: 我們必須站在創造市場需求的外部來審視和解決眾友內部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的、全面的而不是孤立的、局部的管理,在眾友文化、制度與人之間尋求均衡,在眾友的各資源要素中尋求均衡,在各種經營、管理流程和職能要素中尋求均衡,從而在駕馭眾友從成長走向成功,從優秀走向卓越。

第二十二條 成長的經營法則:以商品經營為主,以資產經營為輔,通過資本經營為商品經營和資產經營提供更大的舞臺和更多的資源,三類經營互相促進,***同發展。

第二十三條 成長領域:如果眾友要進入新的成長領域,該領域必須是有利於發揮眾友資源的綜合優勢,有利於帶動眾友的整體擴張。只有順應市場變化的大趨勢,順應技術發展的大趨勢,順應產業發展的大趨勢,才能使眾友避開大的風險。

只有當眾友人看準了時機和有了可執行的方案,確信能夠在該領域中為客戶做出與眾不同的貢獻時,才進入該領域。

第二十四條 成長的牽引:文化、人才、市場、技術和產品是眾友成長的主要牽引力,這五種力量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文化激勵人才,人才開拓市場,市場促進技術,技術創新產品,產品實現的價值為文化提供了物質基礎。加大這五種力量的牽引力度,促進它們之間的良性循環,就會加快眾友的成長。

第二十五條 成長速度:眾友的成長速度必須保持高於行業的平均增長速度和行業中主要競爭對手的增長速度,保持高於行業的平均增長速度和行業中主要競爭對手的增長速度,以增強公司的競爭力,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實現眾友各種資源的最佳配置,從而獲得眾友在本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第二十六條 成長管理:眾友不單純追求規模上的擴展,而且要使自己變得更優秀。眾友必須保持並發揚優良傳統,也必須反省眾友的脆弱,吸取失敗的教訓,發現隱藏的缺點,發現並有效利用內外部的機會,必須對成長進行有效的管理,加大管理力度,建立風險預測、防範的機制,始終保持外部造勢與內部做實的協調發展,促使眾友更加規範和管理更為有效。

第二十七條 成長動力:在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來提高眾友的競爭力和利潤的過程中,鍥而不舍的學習和卓有成效的創新是眾友成長的動力。

第二十八條 在合作中成長: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壹切可以團結的內外部力量,不斷擴大合作的邊界。組織內部團結是競爭力的根本,是外部合作的前提。通過外部合作,獲取天下資源,實現競合***贏。

第二十九條 成長的組織保證:戰略方針確定後,管理者就是決定性的因素。教育、培訓、磨礪加賽馬是培養管理者的主要途徑。

價值的分配

第三十條 價值創造:資本、創新、勞動和有績效的眾友人創造了眾友的全部價值。

第三十壹條 價值分配形式:眾友可分配的價值包括組織權力和經濟利益,其分配形式是職權、工資、獎金、股權、紅利、學習以及其他人事待遇。眾友實行按績效分配與按資分配相結合的分配方式。

第三十二條 價值分配原則:根據價值觀、能力和績效給予職權;根據可持續性貢獻、突出才能、價值觀和所承擔的風險給予股權購置的獎勵;根據能力和責任設定任職工資;根據績效考核結果評定績效工資;根據貢獻獲得獎金;根據價值觀和績效獲得學習的機會。績效考核要兼顧眾友的短期和長期利益,價值分配要合理拉開差距。

股權要向核心層和中堅層分配,股權結構要保持動態合理性。股權分配的比例應以公司的經營業績和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為原則。

第三十三條 價值分配的合理性:我們遵循價值規律,堅持實事求是,在公司內部引入外部市場壓力和公平競爭機制,建立科學的績效管理體系、人力資源價值評價體系,並不斷改進,使價值分配制度更合理。

衡量價值分配合理性的最終標準,是否有利於提高公司的競爭力,是否有利於提高實際的利潤業績,是否有利益提高全體員工的凝聚力。

第三十四條 股東與員工的價值分配:通過眾友人工作績效的提升,實現眾友戰略目標,從而使友股東和眾友員工獲得領先於行業和區域的價值分配目標。

  • 上一篇:黑土地稻花香註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註冊?
  • 下一篇:華南理工大學哪個專業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