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屬於法律碩士還是法學碩士?非法學專業的學生能報嗎?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屬於法律碩士還是法學碩士?非法學專業的學生能報嗎?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政大考研 >> 法學碩士 >> 環保法 肖老師 發表於 2011年7月23日

壹、培養目標

根據環境與資源法學研究、教學和環境與資源守法、執法的需要,培養政治上堅定、理論功底紮實、知識面寬廣、具有較強的專業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適應二十壹世紀社會發展需要的復合型環境與資源法專門人才。

具體要求是:

1、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法律職業道德、勤奮刻苦的敬業精神、勇於堅持真理的意誌和百折不撓的心理素質;

2、比較精通環境與資源法的基本理論,熟悉與環境資源法相關的各部門法知識,了解和掌握作為環境與資源法立法基礎的環境科學基本知識;

3、具有較強的獨立進行環境與資源法研究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勝任環境與資源法教學、科研和法制(環境立法、執法、司法、律師)機構與環境和資源管理機關的下作;

4、比較熟練地掌握壹門外國語,能夠用外語順利地閱讀和準確地翻譯本專業的外文資料,並具有壹定的對外交流的外語聽說能力;

5、身心健康,能夠適應科研、教學或實際部門工作要求。

二、研究方向

1、環境法學

2、自然資源法學

3、國際環境法學

三、學習年限

1、碩士研究生基準學制為三年。

2、提前完成培養計劃,成績特別優秀的,可以申請提前壹年畢業。

3、課程學分修滿後未完成學位/畢業論文的,由本人申請,導師同意,學院批準,報研究生院備案後,可以提前離校,學位申請和論文答辯可延長至四年。

4、在規定的最長期限內不能完成全部學業的,以結業論。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碩士研究生課程學分不少於34學分,總學分不少於36學分;跨學科和以同等學力考取的碩士研究生課程學分不少於38學分,總學分不少於40學分。

(壹)學位公***課(計10學分)

馬列經典著作選讀 108學時 4學分

第壹外國語 144學時 4學分

專業外語 36學時 2學分

(二)學位專業課(計12學分)

環境法學 54學時 3學分

自然資源法學 54學時 3學分

外國環境法 54學時 3學分

國際環境法 54學時 3學分

(三)選修課(計10學分,其中本專業選修課至少6學分)

環境資源法前沿課題研究 各方向限選 36學時 2 學分

環境科學概論 各方向限選 36學時 2 學分

環境法律實務 各方向限選 36學時 2學分

法理學原理專題研究 36學時 2學分

侵權行為法論 36學時 2學分

證據法學 36學時 2學分

法律邏輯 36學時 2學分

海洋法 36學時 2學分

國際法專題 36學時 2學分

物權法 36學時 2學分

行政法專題研究 36學時 2學分

知識產權國際保護 36學時 2學分

計算機原理與應用

第二外國語 非指定選修課

(四)讀書報告(計2學分)

在學期間應在本專業或本學科範圍內至少做讀書報告2次。

(五)補修課(計4學分)

跨學科和以同等學力考取的碩士研究生,應補修2門法律本科的骨幹課程。

民法學 36學時 2學分

行政法學 36學時 2學分

五、其他教學環節

(壹)科研論文(2學分)

應在第壹學年和第二學年分別提交壹篇3000字以上的學年論文或高水平的調研報告,經導師評閱後計2學分。

(二)社會實踐

屬於應屆生的必修環節,由導師和學院組織落實,***36學時,不計學分。

六、培養方式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主要采取以下式:

1、研究生以課程學習為主,輔以社會調查、參與起草守法和導師主持的專題研究、提供法律咨詢、到環境與資源法制機構業務實習等。

2、實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采取校內教師授課與聘請校外專家專題授課相結合、課堂講授與參與環境與資源法制實踐相結合、導師講授與學生討論相結合,校內聽課與到外校聽課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論文寫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3、以導師指導為主的方式,實行導師負責制,同時發揮學術群體作用的培養機制。每個導師應了解和掌握其負責的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況,並及時地指導解決學生學習中的難題。

4、導師除布置、監督學生完成學年論文外,還要鼓勵、指導學生在學習期間撰寫研究性專業論文,對水平較高的論文積極推薦發表。

七、考核方式

學位課采取考試方式,選修課實行考查或者考試方式。考試采取筆試的方法,必要時也可以采取口試的方法,或者采取筆試和口試相結合的方法。考試按百分制評定成績,考查按五級制評定成績。第壹學年提交1篇學年論文,並將論文成績計入學分

八、學位論文的選題與撰寫

1、碩士學位論文選題限於環境與資源法的範圍內,壹般為專題研究,也可以是高質量的調查報告。選題應緊密結合我國環境與資源立法、執法、司法的實際,站在世界各國環境與資源法理論發展的前沿,探討環境與資源法的基本原理和健全完善環境與資源法制的基本途徑和方法。論文選題在第二學年初確定。

2、學位論文在導師的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撰寫前應認真進行學位論文調研,廣泛收集資料。在此基礎上擬出寫作大綱。征得導師同意後方可正式撰寫。撰寫論文必須獨立思考.嚴禁抄襲剽竊。指導教師應精心指導,嚴把質量關。論文應符合規定的格式,字數應控制在3萬字左右,最後定稿應征得導師同意。

九、答辯及學位授予

1、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按國家及研究生院的有關規定進行。符合規定條件者方可獲準參加論文答辯。

2、經過學位論文答辯,對論文水平符合規定要求,並經論文答辯委員會和校學位評定委員會通過的,授予碩士學位。

十、主要參考文獻

(反映學科前沿動態和最新的參考文獻,由導師在指導過程中進行補充。)

專業基礎理論類

1、裴廣川主編:《環境倫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2、夏光等編著:《中日環境政策比較研究》,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美]霍爾姆斯·羅爾斯頓 著:《環境倫理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4、劉文等著:《資源價格》,商務印書館(北京),1996年版。

5、王軍 著:《可持續發展》,中國發展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6、[日] 飯島伸子 著:《環境社會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7、林婭 著:《環境哲學概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8、趙震江:《法律社會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9、鄭少華 著:《生態主義法哲學》,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0、張象樞主編:《環境經濟學》,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11、蔡守秋 著:《環境外交概論》,香港中華科技出版社,1992年3月版。

12、英哈特 著:《法律的概念》,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年1月版。

13、劉大椿、巖佐茂 主編:《環境思想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14、[日]巖佐茂 著:《環境的思想》,中央編譯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15、徐嵩齡主編:《環境倫理學進展-評論與闡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16、[美]納什著:《大自然的權利》,青島出版社,1999年版。

17、[美]利奧波德 著:《沙鄉的沈思》,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18、[美]施韋澤 著:《敬畏生命》,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

19、[美]辛格 著:《動物的解放》,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版。

20、朱坦 主編:《環境倫理學理論與實踐》,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21、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編著:《我們***同的未來》,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22、楊通進著:《走向深層的環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23、拉倫茨:《法學方法論》,商務印書館。

24、張文顯:《法哲學範疇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25、王利明 著:《物權法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修訂版。

26、崔建遠 著:《準物權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7、王衛國 著:《中國土地權利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版。

28、王成 著:《侵權損害賠償的經濟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9、 [臺] 曾世雄 著:《損害賠償法原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30、於敏 著:《日本侵權行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31、王利明:《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修訂版。

32、劉士國 著:《現代侵權損害賠償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2月版。

33、 [德]《歐洲比較侵權行為法》(上、下),法律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34、葉自強 著:《民事證據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9月版。

35、王名揚 著:《美國行政法》(上、下),中國法制出版社,1995年1月版

36、日南博方:《日本行政法》,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7、陳興良 著:《刑法哲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1月版。

38、王之佳 編著:《中國環境外交》,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專業中文參考書

1、王燦發著:《環境法學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2、王燦發著:《環境法基本問題新探》,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3、王燦發主編:《環境糾紛處理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版。

4、陳泉生著:《可持續發展與法律變革》,法律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5、王樹義著:《俄羅斯生態法》,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6、汪勁著:《環境法律的理念與價值追求》,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7、王明遠 著:《環境侵權救濟法律制度》,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8、高家偉 著:《歐洲環境法》,工商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9、陳泉生 著:《環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10、呂忠梅 著:《環境法新視野》,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11、蔡守秋 著:《環境政策法律問題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12、蔡守秋 著:《調整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

13、金瑞林 著:《20世紀環境法學研究評述》,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版。

14、金瑞林 主編:《環境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版。

15、程正康 著:《環境法概要》,光明日報出版社,1986年2月版。

16、馬驤聰 著:《環境保護法基本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4月版。

17、肖國興、肖乾剛 編著:《自然資源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6月版。

18、王立 著:《中國環境法的新視角》,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年5月版。

19、肖劍鳴 著:《比較環境法》,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0、曹明德 著:《生態法原理》,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版。

21、周珂 著:《環境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版。

22、韓德培 主編:《環境保護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4年4月4版。

23、曹明德 著:《環境侵權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24、胡保林、曹疊雲、楊延華 主編:《環境法新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25、杜群 著:《環境法融合論》,科學出版社,22003年9月版。

26、王明遠 著:《環境侵權救濟救濟法律制度》,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2月版。

27、王曦 著:《美國環境法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9月版。

28、[臺] 柯澤東 著:《環境法論》,臺灣:三民書局,1995年版。

29、[日] 原田尚彥著:《環境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30、[美] 羅傑·W·芬得利、丹尼爾·A·法伯 著:《環境法概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31、 [臺] 葉俊榮 著:《環境政策與法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5月版。

32、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委員會 編譯:《瑞典環境法》,中國環境出版社,1997年5月版。

33、付立忠 著:《環境刑法學》,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年3月版。

34、王秀梅、杜澎 著:《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中國公安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版。

35、[日] 藤木英雄:《公害犯罪》,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36、那力、何誌鵬 編著:《WTO與環境保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

37、馬驤聰 主編:《國際環境法導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2月版。

38、林燦鈴 著:《國際環境法》,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39、王曦 著:《國際環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40、[法] 亞歷山大·基斯 著:《國際環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 上一篇:華力集團收購了飛利浦CDMA的R&D部門。現在經營狀況如何?
  • 下一篇:霍金生前為什麽會反對中國啟動天眼?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