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和特點在幾個方面對稅收的概念和原則提出了挑戰。
(1)傳統的常設機構標準在現有國際稅制下難以適用,來源國壹般以是否設立“常設機構”作為對營業利潤征稅的標準。傳統上,常設機構的設立是以營業場所、代理人或活動為標準來判斷的。電子商務挑戰這三個標準。
在《經合組織稅務示範條約》和《聯合國稅務示範條約》中,常設機構是指企業開展全部或部分業務的固定場所。只要締約國壹方居民在另壹方從事經營活動,並有固定的營業場所,如管理場所、分支機構、辦事處、工廠、車間和工作場所,就構成常設機構的存在。這種標準判斷在電子商務中很難適用。如果壹個國家在其管轄範圍內有服務器,但沒有實際經營場所,是否也構成常設機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技術出口國,美國為了維護其居民的稅收管轄權,認為服務器不構成常設機構;但澳大利亞等技術進口國認為其構成常設機構。
在傳統商務活動中,如果非居民通過非獨立代理人在壹國進行商務活動,且該非獨立代理人有權以該非居民的名義簽訂合同,則認為該非居民在該國有常設機構。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網絡服務提供商(ISP)是否構成非獨立代理人?各國對此也有爭議。OECD金融事務委員會主任歐文斯認為,如果壹個ISP在壹個國家之外,其活動在該國之內,就不應該被視為常設機構;如果是在壹個國家範圍內,但ISP代表客戶的活動只是其正常業務的壹部分,那麽ISP就不會成為常設機構;只有當壹個國家的所有或幾乎所有ISP活動都代表非居民時,該國才能將ISP視為常設機構。
如果壹個人無權代表非居民簽訂合同,但經常向非居民提供某國境內的貨物或商品的庫存,並經常代表非居民從庫存中交付貨物或商品,則傳統上認為該非居民在某國設有常設機構。在電子商務中,在壹個國家範圍內擁有、控制和維護服務器(服務器可以存儲信息和處理訂單)是否構成常設機構?美國和其他技術進口國對此意見不壹。
(二)電子商務收入的性質難以區分
大多數國家的稅法對銷售有形商品、提供勞務和使用無形資產進行區分,制定了不同的稅收規定。但是,在電子商務中,交易者可以將原本以有形財產形式表達的商品變成數字形式。比如,百科全書在傳統貿易中只能以實物的形式存在,百科全書的生產、銷售和購買被視為產品的生產、銷售和購買。現在,顧客只要在網上購買數據版權,就可以隨時瀏覽或獲得百科全書。政府是否應該將這些以數字形式提供的數據和信息視為提供服務或銷售產品?如何確定其收入適用的稅種和稅率?
此外,各國的稅收協定和稅法對不同類型的收入有不同的稅收規定。例如,非居民只有通過非居民在來源國的常設機構獲得的營業利潤(即銷售貨物的收入)才有權在來源國征稅。對於非居民在來源國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和勞務報酬,來源國通常只能征收預提稅。但目前電子商務使得收入項目的劃分更加模糊,因為商品、服務、特許經營等在網絡上傳輸時都是以數字信息的形式存在,稅務機關很難確定是銷售收入、勞務收入還是特許權使用費。比如軟件銷售,軟件公司認為自己賣軟件,就像理論上賣書壹樣,是在賣貨,是壹種商品銷售收入。然而,從知識產權法和版權法的角度來看,軟件的銷售壹直被視為提供特許經營權。各國尚未就如何對在線銷售和服務征稅達成壹致。?
稅收管轄權面臨的困難
首先,電子商務的發展必然會削弱稅源的稅收管轄權。當外國企業利用互聯網在壹個國家開展貿易活動時,他們往往只需要裝有預先批準的軟件的智能服務器來買賣數字產品。很難對服務者的經營行為進行分類統計,也很難識別誰在買賣商品。另外,互聯網的出現使得服務突破了地域限制,服務提供者可以在千裏之外。因此,電子商務的出現引起了各國對收入來源判斷的爭議。
其次,居民(公民)的稅收管轄權也受到了嚴重沖擊。目前各國壹般由管理中心或控制中心來判斷法人居民的身份。但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國際貿易的壹體化,各種先進技術手段的廣泛應用,企業的管理控制中心可能存在於任何壹個國家。稅務機關將很難按照屬人原則對企業征收所得稅,居民稅收管轄權似乎形同虛設。
此外,電子商務還導致稅收管轄權的沖突。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有平行的稅源管轄和居民(公民)管轄,並堅持地域管轄優先的原則。然而,電子商務的發展必然會削弱來源地的稅收管轄權,如通過合作網站提供修理服務和遠程醫療診斷服務,使各國對收入來源的確定產生爭議。電子商務的發展也促進了跨國公司內部職能的完善和整合,使跨國公司更容易操縱轉讓定價從事國際稅收籌劃,利用國際避稅港避稅逃稅的機會與日俱增。例如,壹些國際避稅天堂在互聯網上建立了網站,並宣布將向用戶提供“稅收保護”。美國作為電子商務的發源地,基於自身利益,明確提出要加強居民稅收管轄權。因此,雖然區域稅收管轄權不會被放棄,但其地位已經開始動搖。?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