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道路,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壹)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發揮政府作用。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進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推動更多國有資本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確保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平等受法律保護。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強宏觀調控目標和政策手段的制度化。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完善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健全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的公共財政體系,構建地方稅體系,形成有利於結構優化和社會公平的稅制體系。建立公共資源轉讓收益合理* * *享受機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促進宏觀經濟穩定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穩步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加快發展民營金融機構。完善金融監管,促進金融創新,維護金融穩定。
(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放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進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註重協同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努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完善知識創新體系,加強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技術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和成果轉化能力,搶占科技發展戰略制高點。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突破重大技術瓶頸。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開發應用,加強技術集成和商業模式創新。完善科技創新的評價標準、激勵機制和轉化機制。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創新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全面整合,把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
(三)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這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推進城鎮化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牢牢把握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釋放居民消費潛力,保持投資合理增長,擴大國內市場規模。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個堅實基礎,實施更加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強化需求導向,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健康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合理布局和建設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建設下壹代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完善信息安全體系,促進信息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提高大中型企業核心競爭力,支持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優先實施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西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采取對口支援等多種形式,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科學規劃城市群規模和布局,增強中小城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就業吸納和人口聚集功能。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四)推進城鄉發展壹體化。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城鄉發展壹體化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加大城鄉發展統籌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繁榮。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多予少取的方針,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讓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享現代化成果。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堅持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發展重點向農村傾斜,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努力增加農民收入,保持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壯大集體經濟實力,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鄉發展壹體化體制機制,著力推進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壹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受益、城鄉壹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五)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我們必須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對外開放向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轉變。創新開放方式,促進沿海內陸地區開放優勢互補,形成引領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開放區域,培育帶動區域發展的開放高地。出口和進口並重,加強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協調,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優勢,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發展服務貿易,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提高利用外資的綜合優勢和整體效益,促進吸引外資、技術和智慧的有機結合。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升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壹批世界級跨國公司。統籌雙邊、多邊和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促進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提高抵禦國際經濟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