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壹號:橫空出世。
1999 165438+10月20日6時30分7秒,中國第壹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壹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中民在完成預定科學實驗後,於10月21日3: 411成功降落在內蒙古中部,成功實現天地往返重大突破!飛行時間/圈數:21小時11分鐘/14圈。
在神舟壹號飛船的座艙裏,有壹個男性模擬器,身高約1.70米,穿著宇航服。這個模擬人就是壹個傳感器,用來采集返回艙在太空中的溫度、濕度、氧氣等各種測試數據。
攜帶物品:壹、國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奧運會旗;二是各種郵票、紀念封;三是青椒、西瓜、玉米、大麥等農作物種子以及甘草、板藍根等中藥材種子約10g。
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列入國家計劃。在我國各有關部門和科技人員的大力配合下,航天科技人員僅用7年時間就攻克了載人航天的3個技術難題,即成功研制了高可靠性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載人飛船安全返回技術,建成了良好的載人航天生命保障系統。
“我們的飛船比美蘇晚發射40年,但飛船的技術水平應該相當於他們現在的水平。要體現技術進步,不能照搬,要迎頭趕上。”王永誌說。
短短七八年,中國航天人走完了發達國家三四十年走過的路。
中國第壹艘無人駕駛神舟飛船的發射揭開了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發展的新篇章。
神舟二號:全新亮相
神舟二號雖然是第二艘無人飛船,但它是中國第壹艘全尺寸飛船,也可以說是載人飛船的“最完整版本”,技術狀態與載人時基本相同。
2001 1 10 10 1:00 3秒,神舟二號飛船發射升空。65438+10月16日晚7點22分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安全返回。飛行時間/圈數:6天18小時/108圈。
我國首次在微重力環境下開展了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等領域的實驗,包括:半導體光電材料、氧化物晶體、金屬合金等材料的晶體生長;蛋白質和其他生物大分子在太空晶體中生長。進行了關於植物、動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和分離的細胞和組織的空間環境效應的實驗。飛船的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相同。
美國壹家報紙評論說,隨著中國於2001,1,1成功發射神舟二號飛船,“中國古老的飛天夢想將不僅僅是壹個傳說,中國宇航員將更接近天堂。”
神舟三號和四號:堅持不懈
神舟三號飛船產品進入第四天,出現了飛船通艙插座信號不導電的問題。決策者果斷決定:進度服從質量,推遲發射!
當飛船艙內3000多個觸點全部接通後,神舟三號飛船於2002年3月25日22: 15發射升空。2002年4月1,返回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飛行6天18小時/108圈。
攜帶物品:處於休眠狀態的黑蛋;空間實驗公共有效載荷10個,共44件,包括:卷雲探測器、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地球輻射收支計、太陽紫外光譜監測儀、太陽常數監測儀、大氣密度檢測儀、大氣成分檢測儀、航天器軌道艙窗口組件、細胞生物反應器、多任務空間晶體生長爐、空間蛋白質結晶裝置、固體徑跡探測器、微重力測量儀和有效載荷公共設備。據介紹,微重力測量儀和返回艙有效載荷公用設備是第三次參加飛船試驗;空間蛋白質結晶裝置、多任務空間晶體生長爐和軌道艙有效載荷共用設備是第二次參加飛船試驗;其余設備首次在太空中進行了測試。
實驗結果表明,飛船上裝有人體代謝模擬器、擬人生理信號設備和人體假人,可以定量模擬航天員呼吸和血液循環的重要生理活動參數。軌道艙在太空軌道上停留了180多天,工作正常。預定試驗目標全部實現,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9個月後,2002年2月30日0時40分,65438+,神舟四號在寒冷條件下成功發射。2003年10月5日19: 00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安全返回。突破我國低溫發射歷史記錄!飛行時間/圈數:6天18小時/108圈。
攜帶物品:除大氣成分探測儀等19件設備已參加過前期飛行試驗外,其他空間細胞電融合儀器等33件科研設備將首次“上天”。已經準備了10年的兩對“細胞太空婚禮”也將在飛船上舉行。壹對動物細胞“新人”是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另壹對是植物細胞“新人”——黃花煙草原生質體和創新壹號煙草原生質體。專家表示,在微重力條件下,融合液中細胞的重力沈降會消失,更有利於細胞配對融合的“親密動作”。本研究將為航天制藥探索新的方法。
史無前例的持續低溫天氣:-28℃,比發射大綱規定的最低發射溫度-20℃低了8℃!1986 65438+10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墜毀,原因是壹個O型圈橡膠密封因低溫變形失效!
經過充分的實驗數據論證和氣象咨詢,專家選定了較好的窗口,調整了發射流程。嚴寒中,參試人員用149件保暖物品包裹火箭關鍵部位,壹直吹熱風,直到發射前15分鐘。
神舟三號和神舟四號在全載人狀態下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人“伸手可及月球”的日子並不遙遠。
神舟五號:中國的夢想
歷史會記住那個時刻:2003年6月5日9點,10,中國成功發射了第壹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10 6月6日6時28分,16在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浪草原地區安全返回,著陸點距離預報只有4.8公裏。飛行時間/圈數:21小時/14圈。
攜帶物品:除了中國載人航天第壹人楊利偉,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還攜帶了壹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旗、聯合國旗幟、人民幣主要貨幣樣本、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紀念郵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紀念封和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省的農作物種子。
21小時23分鐘的太空之旅,標誌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俄羅斯、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此時此刻,距離我國第壹艘實驗飛船發射已經3年零329天,距離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只有11年零25天。
在發射載人飛船之前,前蘇聯進行了5次無人飛船發射試驗,美國進行了8次無人飛船發射試驗。經過四次飛行測試,中國的神舟飛船成功地將人送入太空。神舟五號飛船的成功發射和著陸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歷史性突破。
然而,在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場地前的最後壹輪地面測試中,發現返回艙座椅的緩沖機構不能完全滿足緩沖發動機備份的要求...70天後,科技人員解決了按正常速度需要半年才能解決的問題。
“我們用了10年完成了壹項偉大的歷史任務。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裏程碑,也是中國為和平利用太空做出的重大貢獻。”前國家航天局局長欒恩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