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事業單位考試內容為《專業能力測試》和《公共事務基礎知識》。事業單位考試基礎知識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公共事務基礎知識》考試結合事業單位工作特點,主要考查考生的法律基礎知識、應用文寫作、科學技術、公民道德建設和時事政治。
公共事務基礎知識總分100,考試時間90分鐘。題型為單向選擇題、多項選擇題、是非題等客觀題。試題中法學、應用文寫作、科學技術基礎、公民道德建設、時事政治的比重分別為30%、25%、25%、10%、10%左右。
第壹部分是法律基礎知識
1,法學概論:①。法律的壹般原則;(2)法律的創造;(3)法律的實施。
2.憲法:①憲法的含義、產生和發展;(2)民族性;(3)政治組織的形式;④國家結構;⑤.經濟體制與兩個文明建設⑤。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7.國家機構。
3.民法: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②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③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④產權和所有權;(五)債權;6.侵權;7.知識產權;8.訴訟時效。
第二部分是應用文寫作的基礎知識。
1.應用文寫作基礎知識:①。應用文寫作概述;②應用文的特點;③應用寫作的功能;④應用文的分類和寫作;⑤.公文的壹般風格和結構;
2.常見公文寫作要點:①規範性公文寫作;(2)幾種常用的公文:如決定、報告、指示、通知、通報、信函等。;(3)撰寫幾篇常見的行政事務實用文章,如計劃、總結、簡報、述職報告等。
第三部分科學技術基礎知識
該部分測試考生對當今國內外科技動態和信息的常識性理解。測試內容包括信息科學與技術、生物技術、能源科學與技術、空間技術和農業高新技術的基本特征。
功能和發展趨勢。考生應了解上述新科學技術的核心研究內容和特點,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該領域的主要科技成果,發展趨勢。?
第四部分是公民道德建設
1,公民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和方針;
2.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
3.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道德規範;
4.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
5、公民道德建設的內容和基本要求。
第四部分時事政治
主要考察考生對時事政治的了解程度,考查內容涉及過去壹年國際國內重大時事。
試卷由客觀題和主觀題組成,均在答題卡上作答。其中客觀題用2B鉛筆填寫,主觀題用黑色鋼筆或簽字筆作答。該檢查中不得使用塗改液或膠帶紙。
擴展數據:
公共教育基礎知識是壹門綜合考試,不同於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行測)。考試大綱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法律、管理、科技、歷史、語文基礎和公文寫作等。,涉及面廣,內容復雜。
近年來,根據公共基礎科目考試題型的特點,公基的考試題型越來越靈活,考試方式也日益多樣化。事業單位沒有規定備考教材,但是教材1不同版本差別不大。
具體檢查內容: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辯證唯物主義、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
2.毛澤東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4.當代中國的政府與政治:中國的國家體制和政體,中央和地方政府,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務。
5.國家工作人員職業道德:國家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價值取向、道德修養和行為準則。
6.法律知識: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行政訴訟法等。(報考省內法院、檢察院法律職業崗位的加試內容,包括上述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的範圍和知識)。
7.漢語和公文寫作基礎知識:漢字、詞匯、語法、修辭、文學常識、黨政機關公文基礎知識、常用公文寫作、常用商務公文寫作、公文處理。
8.經濟知識和科技知識: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金融經濟、產業經濟、科技創新、科學前沿和科技常識。
9.歷史知識:中國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
10,其他知識:最新的時政知識。
百度百科-公共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