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農業從種類上分,主要包括設施園藝和設施養殖兩大部分。設施養殖主要有水產養殖和畜牧養殖兩大類。
(1)設施園藝的主要類型及其優缺點。設施園藝按技術類別壹般分為玻璃/PC板連棟溫室(塑料連棟溫室)、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遮陽棚)四類。①玻璃/PC板連棟溫室具有自動化、智能化、機械化程度高的特點,溫室內部具備保溫、光照、通風和噴灌設施,可進行立體種植,屬於現代化大型溫室。其優點在於采光時間長,抗風和抗逆能力強,主要制約因素是建造成本過高。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玻璃/PC板連棟溫室在防抗臺風等自然災害方面具有很好的示範作用,但是目前仍處在起步階段。塑料連棟溫室以鋼架結構為主,主要用於種植蔬菜、瓜果和普通花卉等。其優點是使用壽命長,穩定性好,具有防雨、抗風等功能,自動化程度高;其缺點與玻璃/PC板連棟溫室相似,壹次性投資大,對技術和管理水平要求高。壹般作為玻璃/PC板連棟溫室的替代品,更多用於現代設施農業的示範和推廣。②日光溫室的優點有采光性和保溫性能好、取材方便、造價適中、節能效果明顯,適合小型機械作業。天津市推廣新型節能日光溫室,其采光、保溫及蓄熱性能很好,便於機械作業,其缺點在於環境的調控能力和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主要種植蔬菜、瓜果及花卉等。青海省比較普遍的多為日光節能溫室,遼寧省也將發展日光溫室作為該省設施農業的重要類型,甘肅、新疆、山西和山東日光溫室分布比較廣泛。③塑料大棚是我國北方地區傳統的溫室,農戶易於接受,塑料大棚以其內部結構用料不同,分為竹木結構、全竹結構、鋼竹混合結構、鋼管(焊接)結構、鋼管裝配結構以及水泥結構等。總體來說,塑料大棚造價比日光溫室要低,安裝拆卸簡便,通風透光效果好,使用年限較長,主要用於果蔬瓜類的栽培和種植。其缺點是棚內立柱過多,不宜進行機械化操作,防災能力弱,壹般不用它做越冬生產。④小拱棚(遮陽棚)的特點是制作簡單,投資少,作業方便,管理非常省事。其缺點是不宜使用各種裝備設施的應用,並且勞動強度大,抗災能力差,增產效果不顯著。主要用於種植蔬菜、瓜果和食用菌等。
(2)設施養殖的主要類型及其優缺點。設施養殖主要有水產養殖和畜牧養殖兩大類。①水產養殖按技術分類有圍網養殖和網箱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方面,圍網養殖和網箱養殖技術已經得到普遍應用。網箱養殖具有節省土地、可充分利用水域資源、設備簡單、管理方便、效益高和機動靈活等優點。安徽的水產養殖較多使用的是網箱和增氧機。廣西農民主要是采用網箱養殖的方式。天津推廣適合本地發展的池塘水底鋪膜養殖技術,解決了池塘清淤的問題,減少了水的流失。上海提出了“實用型水產大棚溫室”的構想,采取簡易的低成本的保溫、增氧、凈水等措施,解決了部分名貴魚類越冬難題。陸基水產養殖也是上海近年來推廣的壹項新興的水產養殖方式,但是投入成本高,回收周期長,較難被養殖場(戶)接受。②在畜牧養殖方面,大型養殖場或養殖試驗示範基地的養殖設施主要是開放(敞)式和有窗式,封閉式養殖主要以農戶分散經營為主。開放(敞)式養殖設備造價低,通風透氣,可節約能源。有窗式養殖優點是可為畜、禽類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但投資比較大。安徽、山東等省以開放式養殖和有窗式養殖為主,封閉式相對較少;青海設施養殖中絕大多數為有窗式畜棚。貴州目前的養殖設施主要是用於豬、牛、羊、禽養殖的各種圈舍,以有窗式為主,開敞式占有少部分,密閉式的圈舍比較少。黑龍江養殖設施以具有壹定生產規模的養牛和養豬場為主,主要采用有窗式、開放式圈舍。河南省設施養殖以密閉式設施為主。甘肅養殖主要以暖棚圈養為主,采取規模化暖棚圈養,實行秋冬季溫棚開窗養殖、春夏季開放(敞)式養殖的方式。
(3)設施裝備的應用情況。在設施園藝方面,小拱棚、遮陽棚多用竹木做骨架,以塑料薄膜和稻草等其他材料簡單搭蓋;竹木大棚,用竹片或竹竿做骨架,每個骨架用水泥柱或木樁做支柱;鋼架大棚,采用鋼管搭建大棚,目前普遍用連接件代替焊接技術來固定鋼管。塑料連棟溫室以鋼架結構的為主。玻璃/PC板連棟溫室以透明玻璃或PC板為覆蓋材料的溫室,這類溫室的骨架為鍍鋅鋼管,門窗框架、屋脊為鋁合金輕型鋼材。溫室設施內使用的主要機械裝備或裝置有微耕機、微滴灌裝置、臭氧病蟲害防治機、電子除霧防病促生機、機動和手動施藥器具、煙霧凈化和二氧化碳氣肥器、頻振式電子滅蟲燈或黃光誘蟲燈等裝置。溫室設施外使用的機械裝備有草苫(保溫被)卷簾機、卷膜器等。在生產作業中,機械耕作比較普遍,其他生產環節大多是人工作業。在設施養殖方面,應用的設備土要有餵料機、噴淋設備、風機、冷水簾以及糞便處理設備等,大型養牛場還配備了自動擠奶、殺菌、冷藏等設備。大型雞、鴨、鵝飼養場還配備有自動孵化設備。封閉式養殖設施簡單,目前應用最普遍的是利用聚乙烯網片制作的網箱,配備的設備主要是增氧機。有窗式養殖主要配備通風設備和降溫設備等設施。但糞便清理、飼料投放、自動拾蛋設備較少,人工操作較多,防疫、消毒設施落後,飼料加工沒備不足。
投入構成和經營狀況
(1)投入構成情況。從設施園藝各種類型比較來看,玻璃/PC板連棟溫室成本最高,投入也最大,塑料連棟溫室、日光溫室、溫室大棚次之,小拱棚和遮陽棚投資最少。玻璃溫室的投資成本在600-800元/平方米,PC板溫室的造價在700-1000元/平方米。溫室主體加上周邊道路、加溫等配套設施造價在1000元/平方米左右,塑料連棟溫室以鋼架結構的為主,造價在60-100元/平方米之間;日光溫室按建築材料不同,造價在40-150元/平方米不等。竹木大棚的材料及工本費在10元/平方米左右;鋼管大棚,設備投資成本高,造價25元/平方米左右。從1996年開始,福建省主要由農業企業投入,建立了8萬多平方米的高、中、低不同檔次的鋼架大棚;小拱棚、遮陽棚造價平均5元/平方米,甘肅省現有51.08萬個,規模達到8435.05萬平方米。從調研數據來看,各地政府對設施養殖都很重視,投入了大量資金,同時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發展,規模也逐步擴大。遼寧省的設施養殖規模達到1160萬平方米,總投資873876萬元,其中政府投資55582萬元,從業人員916382人。山西省***有各種類型設施養殖設施458943棟,面積規模為1459.4萬平方米,總投資522484.8萬元,其中政府投資82716萬元,從業人員336626人。青海省設施養殖總投資22100.62萬元,其中政府投資8931.32萬元,群眾自籌13169.3萬元。山東省設施養殖總投入447377萬元,其中政府投資5027萬元,從業人數59萬多人。從調研情況來看,設施養殖(包括水產養殖和畜牧養殖)對於農戶個體而言,單位投入成本很高,根據甘肅省調研數據測算,壹般新建1間暖棚圈舍投入2500元左右,仍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
(2)經營狀況。從各省調研情況來看,設施園藝的投入產出比很高,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山東省設施栽培平均效益是露地栽培的5倍以上。壹座日光溫室的毛收入可以達到17000元,實現純收入10000元左右。壹畝塑料大棚的毛收入為6000元,純收入為3000元左右。據浙江省測算,小拱棚、遮陽棚的年投資回報率達153.42%,塑料大棚的年投資回報率為70.88%,低於平均水平。相對而言,標準節能日光溫室每畝平均投資10720元,每年每畝折舊費3050元,雖然畝產值高達9185元,但扣除折舊及直接生產成本費後,每畝的年凈收入為4510元。根據各省統計數據測算,密閉式養殖設施的單個養殖設施年產值1.55萬元,單位面積年產值742.94元/平方米,人均年產值2.89萬元。有窗式的單個設施年產值為1.93萬元,單位面積年產值為674.02元/平方米,人均年產值1.69萬元。開敞式的單個設施年產值為1.18萬元,單位面積年產值為238.47元/平方米,人均產值1.67萬元。從投資回報率的角度進行測算,設施養殖中密閉式年投資回報率最高,達到38.02%,而其主要類型的有窗式和開敞式的年投資回報率分別為17.57%和27.91%。
各地促進設施農業發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1)規劃了設施農業的發展戰略。各地資源狀況、氣候條件、生產水平和耕作制度有差異,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都分別針對不同類別設施農業的發展要求,科學規劃了本地設施農業的發展戰略。廣西自治區將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列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綱要;甘肅省提出了四大設施農業優勢區域;海南省制定了設施農業兩大發展階段的整體規劃,並提出了各階段設施農業發展的重點;安徽省以推進設施園藝綜合開發為主線,科學規劃,整體推進,重點建設了四大棚菜產區;山東省制定落實了相關設施農業發展政策,把設施農業機械化作為山東省“十壹五”期間農機化發展的戰略重點。
(2)制定了設施農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都制定了設施農業的財政、稅收上的優惠政策,對農戶貸款貼息和補貼也逐年增加。天津市還將溫室卷簾機、微耕機、物理農業機具等設施農業產品列入農機購置補貼目錄,對農民購買設施農業產品實行補助政策。部分地方政府對設施農業生產用水、用電、機耕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給予財政投入。上海市采取了“政府扶持、社會多元投入、企業運作”的模式,例如由松江區農業委員會下屬的農業投資有限公司為主體,引進上海部分園藝公司等參與市場、基地的建設和經營,建成了“松江浦南萬畝花卉基地”、“華東花卉交易市場”等。
(3)組織了設施農業裝備的科研和推廣工作。各地政府積極組織科技人員,結合高校、科研單位、龍頭企業、示範基地,投資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提高設施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生產效益。浙江省重點引進推廣了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和無害化處理機械與技術,組織農技人員對花卉、苗木進行了重點研究,推廣適應當地環境的設施栽培技術與裝備。各地政府正在逐步構建以政府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主導,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為基礎,農業科研教育等單位和涉農企業廣泛參與、分工協作、服務到位的設施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各地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電波等媒介和科技大篷車人村開展技術服務,培養了大批學技術、懂技術、用技術的新型農民。新疆大多數地縣都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設施農業技術服務體系,聘請專業人員對農技人員和蔬菜種植大戶進行現場授課和設施農業相關技能培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扶持企業和農戶,推進產業化道路。目前,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都在發展特色經濟,依靠龍頭企業建立設施農業示範推廣基地,尤其是加大了對地方特色產品的保護和開發。甘肅提出了打好“反季節”品牌的思路,提高消費者的認可程度,走以品牌拉動銷售和生產,提升設施農業產業化的路子。政府相關部門積極扶持企業和農戶,幫助建立市場營銷網絡,改善交易環境。新疆還建立了產地交易、集中批發和零星銷售三種市場流通模式。很多地方都成立了蔬菜協會、食用菌協會、瓜果協會等,通過協會促進本地產品的銷售。中介組織和經紀人在市場與農戶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為巾場提供豐富的產銷信息,擴大了產品的銷售量。
存在的主要問題
(1)從政府政策角度來看。政府部門多頭管理,設施農業涉及到園藝、畜牧、水產等多個部門,存在多頭管理情況,這從體制上制約了設施農業的協調有序發展;扶持資金投入不足,各省雖然都出臺了各項優惠政策,但是扶持資金的投入仍顯不足;設施農業標準化程度低,日前在全國範圍內,還沒有出臺統壹的設施農業標準;另外,很多企業只重視溫室主體結構和配套設備的性能指標和質量,而忽視了溫室的整體性及其配套產品的標準化。
(2)從設施農業技術角度看。設施農業科研投入不足,技術創新不夠,在溫室設計和制造等關鍵環節,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創新技術很少;設施農業裝備發展滯後,設備比較簡易,環境控制能力差,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專業設施農業技術人員缺乏,農戶技術水平低,整體素質、服務水平與設施農業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形勢嚴峻,農藥、化肥超標使用導致果蔬品質下降,動物養殖防疫、消毒設施落後,危及消費者的健康。
(3)從市場經營角度來看。設施農業的龍頭企業少,輻射帶動能力較差;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外貿型龍頭企業少,規模化花卉、果蔬類產品出口量少。廣大農戶規模小,設施農業產業化水平低;農戶對市場的認知度不夠,市場信息不靈,生產中存在壹定的盲目性,造成收益不穩定,抗風險能力不強;設施農業專業化組織作用相對較弱,大多數專業協會管理分散,主體地位不明確,市場競爭能力較弱;經營方式仍以個體農戶為主,小農經濟的生產和經營與大市場、大流通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