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本家是如今最時髦、最風光和最令人向往的群體之壹。知本家,就是利用壹身擁有的高新知識創造財富的成功人士。簡單說,就是以知識為本的人。這裏的“知識”既指資本,也指根本、基本,“知本家”既包括企業家,也包括思想家。“知本家”並不僅指IT業,但IT業是“知本家”最集中、表現最明顯的領域。這個概念的意義在於把知識經濟的核心概括出來了,知識不再是壹般的資源、手段,而是內核;同時也把知識分子從舞臺邊緣推向了中心。
“知本家”是知識型的勞動者,是掌握豐富知識並且擁有創造能力的人。他們從事的勞動主要是智力勞動,他們能夠把物質生產和知識生產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知識和信息資源,生產高知識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產品。社會物質生產發展的動力在於知識勞動,知識要素通過對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滲透,產生人類勞動的放大;物質資料生產過程的各環節相互協調運行是以掌握相應的知識量為前提的。在知識形態中,知識是經濟系統的核心,知識勞動是經濟振興的巨大杠桿。作為壹個時代的象征,知識以及發明創造,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綜合國力的貢獻越來越大,遠遠超過了傳統生產要素,並對經濟增長的軌跡和趨勢起到決定作用。在過去幾年中,美國經濟增長中有27%來自高新技術產業,而傳統支柱產業中的建築業只占14%,汽車僅占4%。知識不僅可以創造新資源,還大大縮短生產周期,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而創造這些財富的主體就是“知本家”。
[編輯本段]知本家壹詞的源起
資本家和知本家,壹字之差,卻蘊含了人類社會兩大文明階段的歷史性差異。這是壹個營造新名詞的時代,這也使得“知本家”的出現顯得很自然:既然有知識經濟,就應該有知本家。
1999年10月,以“知本家風暴和風暴中的知本家”為主題的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信息產業內外的有識之士就“知識標準”、“崛起中的知本家現象”、“中關村改制與中國知識經濟發展”等問題進行了交流。研討會的組織者認為,討論知識標準,實際上是為了求解發展知識經濟所應該求解的“原問題”、“底層問題”和“現實問題”;只有搞清楚了知識創新所必須的系統環境,知識經濟的遊戲規則,以及知識體系發展的客觀與主觀規律,我們才能夠從真正意義上推動知識的自由傳播、知識創新和知識經濟。
2000年,壹本名叫《知本家風暴》的書引來人們的普遍關註。因為它講的是:知本家。這個從中關村的創業者中引發出的新名詞,是每年漢語新出現的800個新名詞裏的壹個。它散發著壹個讓人心動的消息:中國新興知識分子——靠知識創新獲取財富的知本家已登上歷史舞臺。書中所說的知本家並不是什麽新人類,他們是中關村裏壹群壹直被認為無法效仿的人。“北大方正”的王選、“聯想”當年的總工倪光南和“四通”原總工王緝誌是壹類;“新浪網”的王誌東、“科利華”的宋朝弟等算壹類。現在的知本家,是以知識為資本的人,這些人***同的特點是:知識是他們賴以立足的最大資產。
[編輯本段]知本家的能力構成
知識資本是創造財富、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知本家”是知識經濟社會的主體,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源。只具有壹門專長的人,不是“知本家”,“知本家”充任知識經濟時代的財富創造者,應具備以下能力結構:
1.對於事物主動思考和質疑的能力
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究都是為了解決現有問題和尚未解決的問題,都是探索未知的過程,這些研究活動都是從問題開始。在工業經濟時代是這樣,在知識經濟時代更是如此。“知本家”應首先具備獨特思維的能力,敢於對熟知和未知事物提出超常規的假設和判斷,利用自己擁有的知識去分析,給出解決的辦法,具有超常的思維觀。
2.具有對信息綜合比較的能力
在知識經濟時代,由於信息技術高度發達,大量紛雜的信息環繞在我們的周圍,“知本家”應能從龐大的知識體系中提煉自己所需的知識,進行信息綜合比較,這就是“知本家”不同於壹般人的優勢所在。他能夠依靠“集體大腦”,用大規模的集團性合作組成壹個“提存器”,選擇自己所需的知識。同時把自己所處的子系統與其他子系統緊密結合起來,運用自己擁有的知識,進行系統整合,對信息進行橫向、縱向的綜合比較、分析,利用知識經濟的大系統功能,來完善、調整自己的子系統,使其快速發展。
3.不斷創新的能力
“知本家”不斷創新的能力,是知識經濟增長的不竭動力。創新的加快,再加上跨國公司又聯營又競爭局面的出現,使得“知本家”必須面向世界,對變化莫測的信息,使自己處於經常的調整狀態,保持其地位,其核心是不斷地創新。創新思想、創新觀念、創新意識,這也是“知本家”最具生命力的能力。
4.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決策能力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本家”必須適應知識的生產、交換和使用的迅速變化而帶來的動態發展過程。知識經濟最突出的特點是知識的經濟功能得到最充分的體現,在產品價值構成中知識創造的價值占較大的比重。知識經濟的高回報率和高風險性,使“知本家”必須在知識資本的生產經營中,采用不同以往的資本運營策略,這也是“知本家”克敵制勝的有力武器,同時,也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知本家”應具有的能力。
[編輯本段]知本家的培養模式
培育“知本家”是知識經濟時代最主要的任務。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經濟增長的先決條件,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擁有知識資本的“知本家”群體所組成的生產力將成為壹個行業、壹個國家、壹個民族競爭的關鍵因素。如何培養“知本家”,將成為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界的新課題。因為教育與社會發展需要緊密結合,這是保證在知識經濟時代生產力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前提。教育更加註重質量和人才素質,教育將在時間和空間上進壹步拓展,在時間拓展上將呈現為終身教育的趨勢,在空間拓展上將呈現為國際化的趨勢。原有的教育方式難以培養出“知本家”,教育必須進行深層次的改革。
1.改革教育方式,實施素質教育,培育學生的智能。
現有的教育體制已不能適應知識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進行教育方式的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能力的“知本家”,是知識經濟時代面臨的挑戰。傳統教育所創造的“倉庫型”人才是難以應對瞬息萬變的知識增長局面的,我們應大力推行智能教育,即培養學生的智能,使學生憑借壹套運用知識的“參照架框”,有效地駕馭、靈活地運用知識,並不斷接受和創造新知識。形象地說,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要向學生提供“黃金”,而更要授於學生“點金術”。
2.創造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教育體系,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智能,應建立壹套挖掘學生潛能,適應知識經濟發展需要的教育、教學體系,培養更多的“知本家”。首先,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應提倡大學生參加科學研究,要把大學生科研視為培養本來“知本家”的主要手段之壹。在大學壹年級要開設科研基礎課,指導學生進行初步的科學研究活動。其次,應該註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主要包括綜合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斷推理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思維方式和能力是多層次、多樣性的。例如,有再現型、發現型和創造型之分。再現型的人善於積累知識,並能夠有效地再現;發現型人才在前人的經驗基礎上,使自己的實踐有所前進、有所提高、有所發現;而技術上的重大發明和科學理論上的重大突破,往往是創造型人才的功勛。在知識經濟時代,“知本家”應為發現型和創造型人才,因此,我們的教育應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最後,是對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的培養。表達能力指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曲線圖表達能力以及數理計算表達能力;而組織管理能力則包括計劃能力、決策能力及指導能力。
為了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知本家”的需要,必須處理好“傳播知識”和“培養技能”的關系,在加強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高度重視學生智能的培養。為此,必須采取各種有效的培養智能的方法和措施,如改進課堂教學,精選教材內容,提倡閱讀課外資料,加強實驗技能的培養,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特別是要使他們學會在信息社會中閱讀、寫作和創造性學習的能力。
3.制定終身教育體系,使“知本家”真正成為不竭的資源。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據統計,60年代知識更新的周期為10年,而到了80年代,知識更新的周期縮短到5年。由於知識量的急劇增加和不斷更新,迫使壹個人受教育的時間大大加長,大學生在接受教育之後,便不再有系統地接受教育的機會的這種傳統的教育體系,已完全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知本家”學習終身化,其受教育也是壹個終身化的過程。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教育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將教育體制、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等進行系統整合,使教育這個大系統培養出壹批批的“知本家”,實現人類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編輯本段]知本家的未來形象
從1999年提出知本家概念,到2008年已經9年。第壹代知本家在這9年中,已從壹無所有,到引人矚目地跨入財富榜。展望未來8年,我們預言第二代知本家——創意階層,將借助創意經濟和Web2.0潮流,成為新壹代成功人士。
知本家1.0版和知本家2.0版具有顯而易見的血緣聯系:他們都靠知識創造財富,都通過勞動與資本壹體化的方式創造財富;但這兩代知本家又有顯著的區別:創意階層將從創造價值升級為創造意義,從靠資本創造財富轉向零資本創造財富,從倚重顯性知識轉向倚重隱形知識,從成就精英轉向成就草根,從追求權力變為崇尚魅力。Web2.0不能見網不見人,當創意興起的時候,人來了。
價值VS意義
Florida在《創意階層的興起》壹書中,對創意有壹個很好的概括:創造有意義之新形式的能力。有意義與有價值,具有本質區別,是財富的兩個不同層次。價值,說的是“有用—沒用”意義上的財富;意義,說的是“快樂—痛苦”意義上的財富。
喬布斯和蓋茨,同壹年出生,卻代表著兩代知本家不同的特征。《聖何塞信使報》就此的評價非常到位:“喬布斯的公司生產簡單、優雅的東西,讓每壹個人喜歡,但是相對用的人少;蓋茨公司創造的軟件,幾乎所有人都用,卻不見得喜歡。”這就是創造意義與創造價值的不同。
喬布斯屬於創意階層,他設計的東西,從APPLE機、MAC到IPOD、IPHONE,都能讓人產生壹種情感上的反應。創意與創新的不同就在於,創意必須作用於情感,讓人產生“喜愛”而不光是“有用”的感覺。
許多人有錢而不快樂,是因為有錢只能買來“有用”,但不能買來“高興”。創意階層的使命,就是讓社會達到有錢後(—般是以人均3000美元至5000美元收入為標準),能夠進而獲得快樂。為此,他們必須發現有用背後的意義,創造有錢之後的快樂。
權力VS魅力
創意階層與第壹代知本家影響人的方式不同。第壹代知本家通過權力主宰人,創意階層通過魅力吸引人。
在資本與知本之爭中,知本家爭奪的是由控制資本帶來的權力,這種權力是壹種硬實力,它屬於高度的能量聚集,讓人熱血沸騰;創意階層追求的,則是以酷價值為核心的魅力,這種魅力是壹種軟實力,它屬於高度的能量耗散。
對第壹代知本家來說,沒有了錢,就沒有了權。創意階層沒有把錢置換成權力的興趣,而是象《等我有了錢》講的:“想買奔馳買奔馳,想買寶馬買寶馬,前面開壹輛,後面拖壹輛!”要的只是壹個酷。
精英VS草根
第壹代知本家多是精英,充滿當主子的意識。而創意階層多是草根,更加喜歡生活在“客”的語境中。
每壹個“客”,就是創意階層的壹分子。無論博客、播客、閃客、維客、魅客、沃客、拼客,還是換客、秀客、測客、極客、掘客、淘客、粉客……,他們只能靠不斷創意,吸引過路的網民。
精英的方式,把知識作為資本,或折成股份、期權,或作為工具、手段,用於商務投入,十分刻意。而草根的方式,則常常是零資本運作,生產即生活,生產即消費,十分隨意。那些引起轟動的創意產品,例如《壹個饅頭引起的血案》,首先是自娛自樂,作為生活、作為消費而存在,因為無所謂生產,所以資本為零。
創意階層,把生活作為創意過程,並創造有意義的生活。當生產提升到生活的水平,資本就降到了零的水平。
軟件VS濕件
濕件(Wetware)壹詞,出自Rudy Rucker於1988年出版的同名科幻小說,後來成為新經濟增長理論的壹個術語。
新經濟增長理論把知識分為“軟件”和“濕件”兩種類型。“軟件”也稱“思想”(Ideas),是編碼化的、儲存在人腦之外(如書本、軟件)的知識;“濕件”也稱個人知識,如技能或默會知識,是儲存於人腦之中、無法與擁有它的人分離的知識,包括創造力、創造熱情、創造才能等等。社會資本(關系加信任)也應屬於濕件。
第壹代知本家的知識,更多以顯性知識方式存在;創意階層的知識,則更主要存在於濕件狀態。隨著知識經濟深化到創意經濟階段,這種知識重心轉移將帶來知識規則和制度重心的轉移——從註重創新結果,轉向註重創新過程;從過分“幹硬”、物化、封閉的知識產權制度安排,轉向比較“濕”、比較開放的自由版權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