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初步形成了以電力、電子、機械、化工、輕紡、食品、建材、皮革為支柱的工業格局。
截至2012年9月底,全縣民營工業企業達到588家,比去年底的69家凈增17家。工業總產值79.47億元,同比增長29.9%;銷售收入77.88億元,增長29.8%;實現工業增加值23.8億元,增長29.9%;實現利潤6.4億元,增長22.2%;入庫稅金16186萬元,增長36.7%。 沈丘縣農副農品資源豐富。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芝麻、瓜果等。特色農業、畜牧業、養殖業已具規模,是國家確定的糧食生產基地、生豬外貿出口基地、槐山羊板皮出口基地、黃牛生產基地和揪楝樹生產基地。沈丘縣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葉、油菜籽、花生、芝麻、黃紅麻;森林覆蓋率21.4%;主要樹種有泡桐、楊樹、槐樹、柳樹、榆樹等。
2007年至2008年,沈丘全縣小麥平均單產連續2年超千斤,是黃河以南第壹個小麥畝產超千斤的縣,被國家農業部和省政府授予“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同時,該縣還註重引導培育農民積極建立互助合作組織,互利合作,***贏市場。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已註冊83家,涉及畜禽養殖、蔬菜種植、林果栽培、訂單糧食、中藥材種植等多個門類,社員入股資金8316萬元,入社農戶3468戶,帶動非成員農戶12萬多戶。 老城顧家饃
2009年沈丘縣城關鎮因顧家饃面塑工藝被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09年河南周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驗收推進會圓滿結束,“沈丘顧家饃”正式被確定推薦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壹大批傳統知識陸續被發掘,為河南省傳統知識知識產權保護對象再添壹批新成員。此次周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驗收工作旨在確認壹批比較有傳承性、自發性、地方性特征,有壹定歷史價值的項目做為該市重點申報項目。此次普查新發現多項民間傳承、傳統知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沈丘顧家饃”被確定推薦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沈丘文獅子
槐店回族舞“文獅子”始於元代,是壹位被蒙古軍征軍到中原的波斯人海鼻耳編創並流傳至今的。槐店回族鎮的東關、馬樓、海樓等村街坊還成立了“回民公義文獅會社”。社中有舞獅手、耍火球手、領繡球手、鼓手、鑼鈸鑔手等。會社每3年都要公推壹位德高望重的社首負責組織和協調演出活動,並對“文獅子”藝術進行挖掘整理,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如新改編的“三獅鬧春”、“獅子望月”等情節,突出了趣味性和歡快氣氛。
沈丘清三彩
沈丘清三彩,又稱沈丘剔花彩陶,始於隋唐,興於明清,民國衰落,屬於當地漢族民間美術的壹種。秉承唐三彩遺風,又吸收了剪紙、木版年畫的藝術風格,在制陶技藝中自成流派,同時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燒造於沈丘縣石槽鄉龔寨行政村。還有十幾位工匠,保留了這種傳統的工藝。
兩儀拳
兩儀拳名稱起源於《周易》。兩儀拳屬內家拳術,崇尚高尚武德,歷代宗師授徒非常謹慎,從不輕意外傳,所以此拳在世間流傳很少,精通此拳的更是為數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