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 趨勢與重點 是什麽?

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 趨勢與重點 是什麽?

“十二五”我國發展方式轉變的趨勢與重點

摘要:今後五年,我國將處於以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的第二次轉型與改革的關鍵階段。這壹次轉型與改革具有很強的時代性特點,不僅要從外部以及外部市場的變化看發展方式轉變的迫切性,更要從國內需求結構變化的大趨勢了解和把握發展方式轉變的現實需求與基本趨勢。當前,我國社會需求結構變化的基本趨勢集中表現為從生活必需品到耐用消費品、從私人產品到公***產品,它體現為從物的發展到人的發展的脈絡,其基礎在於我國開始進入發展型新階段,本質在於人對自身發展的基本需求。社會需求結構的變化必然要求發展方式的相應轉變。從總體趨勢看,“十二五”是以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的第二次轉型和改革的歷史起點,是改革發展實現歷史性轉變的關鍵五年,迫切需要實現“四大轉變”:即從投資主導轉向消費主導、工業化主導轉向城市化主導、從公***產品短缺轉向城鄉基本公***服務均等化、從中高碳經濟轉向低碳經濟。實現這些轉變,關鍵在於政府轉型,要求政府果斷地放棄GDP增長主義,實現由“經濟增長”向“經濟發展”的轉變,由“國富優先”向“民富優先”的轉變,由“做大蛋糕”向“分好蛋糕”的轉變,國有資本由“盈利性”向“公益性”的轉變。

今後五年,我國將處在以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的第二次轉型與改革的關鍵階段。處在歷史轉折時期的這壹次轉型與改革具有很強的時代性特點,並將對後10年、20年、3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客觀來看,後危機時代外部市場的萎縮恐怕不是短期的,很可能是中長期的。退壹步說,即使未來幾年外部市場有所恢復,這種恢復也絕不是簡單的數量恢復,必然伴隨著重大的結構調整。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發展將面臨的國際大環境日益復雜。更為重要的是,作為壹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作為壹個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的大國,我國的確需要外需,但更需要把自身的發展建立在內部需求的基礎上。為此,我國不僅要從外部以及外部市場的變化看發展方式轉變的迫切性,更要從國內需求結構變化的大趨勢了解和把握發展方式轉變的現實需求與基本趨勢。

壹、新階段我國社會需求結構開始發生重大變化

未來五年,國內消費需求將替代外需,形成消費主導的基本格局,其基礎就在於新階段全社會需求結構將實現戰略性升級。發展方式轉變成功與否,關鍵在於能否適應這個大趨勢而做出科學的戰略抉擇。

(壹)社會需求結構變化的三種基本態勢

1、從生活必需品到耐用消費品

目前,我國恩格爾系數呈逐年下降趨勢。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在1996年降到50%以下,2000年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也降到50%以下。至2009年,城鎮恩格爾系數進壹步降到36.5%,農村恩格爾系數降到41%。在生活必需品支出比例大幅度降低的同時,城鄉居民對住房、汽車、電腦、高檔電器等消費品的需求更加普遍,對耐用消費品的需求開始大幅增加。

2、從私人產品到公***產品

總體上看,改革開放之初,吃、穿所需的私人產品的嚴重短缺開始成為歷史,整個社會對公***產品的需求全面快速地增長,公***產品短缺的時代開始到來。例如,為什麽全社會對教育的需求比歷史上任何壹個時期都更為普遍、更為強烈?原因在於,教育、醫療、養老、就業、公***安全、基本住房、資源環境等這些公***產品的短缺開始成為全社會的突出矛盾。適應這個大趨勢,基本滿足全社會對基本公***產品的需求,是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戰略任務。

3、從物的發展到人的發展

首先,表現在人的自身發展。突出反映在健康、受教育程度、勞動就業、基本社會保障等方面,這就必然提出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服務均等化的客觀需求。由此可見,基本公***服務均等化是隨著發展階段和社會矛盾的變化而提出的壹個歷史性大課題。其次,人的公平發展。當前,最重要的是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基本公***服務均等化。長期堅持的城鄉二元結構和二元制度安排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了。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城鄉等。我國現行行政體制面臨的突出問題是公***治理結構。建立社會利益訴求渠道、社會參與的體制機制,從而形成比較完善的公***治理結構,這是人的發展對行政體制改革的本質要求。

(二)社會需求結構變化的基礎是我國開始進入發展型新階段

改革開放30年,我國開始由生存型階段進入發展型新階段。從中***“十七大”開始,黨和國家領導人壹再講“新時期”、“新階段”、“新矛盾”、“新特點”、“新任務”等等,強調註意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這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到底是什麽?筆者認為,它最核心地表現為我國已開始由以溫飽為主要目標的生存型階段,進入到壹個以人的自身發展為主要目標的發展型新階段。何謂發展型新階段?從消費結構看,發展型新階段更重要的是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的基本物質需求比例明顯降低;從經濟結構看,農業比例較小,工業、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開始占據主導地位,經濟發展對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的需求程度逐步提升;從社會結構看,這壹變化使多數社會成員從事工業和服務業,由於市場分工的拓展,社會群體開始分化,並且利益分化將處在壹個相對穩定的階段。進入發展型新階段,盡管經濟發展水平還有待提高,但全社會大多數人的溫飽問題已得到初步解決,發展的目標逐步聚焦於人的發展,保障並提升人的發展權成為發展的主要任務。

  • 上一篇:深圳順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簡史
  • 下一篇:數據安全的重要性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