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可持續”主要從支出規模和政策力度著眼,兼顧穩增長和防風險需要,保持政府總體杠桿率基本穩定,為今後應對新的風險挑戰留出政策空間。合理確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保持適度支出強度。與此同時,加大預算統籌力度,大力盤活存量資金,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支持地方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財政部部長劉昆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中講話表示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加強財政資源統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加大優化支出結構力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堅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打細算,全面落實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的要求;加快建立現代財稅體制,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
2021年政策掃描:
1.精準有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進壹步完善並抓好直達機制落實,擴大中央財政直達資金範圍,提高直達資金管理水平。持續推進減稅降費,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提高債券資金使用績效。
2.強化財稅政策支持和引導,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3.把 科技 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支持加快 科技 自立自強。
4.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5.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加強基本民生保障。
6.完善財政支農政策,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7.堅持資金投入同汙染防治攻堅任務相匹配,大力推動綠色發展。
8.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化解工作,確保財政經濟穩健運行、可持續。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
9.加快建立現代財稅體制。健全地方稅體系,研究適時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養老保險等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紮實推進國資國企改革。
10.進壹步強化財政管理和監督。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加快預算管理壹體化建設。
11.完善財會監督體制機制,更好發揮監管局作用,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
政策點評:
在過去的2020年,財政充分擴張,起到經濟發展托底的作用,赤字率的大幅提升,3.76萬億元,達到3.6%,專項債3.75萬億元,另外還有壹萬億元的特別國債,整體計算而言,2020年的財政擴張達到8.5萬億元。這是前所未有的擴張。
除去積極的財政政策之外,延續了2014年啟動的財稅改革已經完全進入深水區,從事權與支出責任的改革到地方收入體系乃至省以下的財政體制改革,都已經牽壹發而動全身的改革。
2021年積極財政體現在哪裏,還未可知,因為過去的2020年是特殊的壹年,財政極度擴張,所以2021年的積極財政應該不會與2020年對比,對比的應該是之前,無論是赤字率又或者是減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