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文化資源市場化的途徑有哪些?

文化資源市場化的途徑有哪些?

文化資源市場化的途徑可以從三個不通過層面來討論:

壹、宏觀制度層面,即政府如何推動文化資源走向市場化配置,實現“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個方面主要的途徑有這麽幾項:

1)推動文化體制改革,逐步建立文化資源及其產權市場化交易的準則、機制和法律保障。

2)進壹步加快文化國有企業改革和去行政化。主要落腳在文化國有企業應按照文化資源的屬性分類管理,並逐步市場化;文化國有企業的領導人應該逐步去行政化,文化宣傳主管部門對文化國有企業的行政管轄與監管應該逐步轉變為法律法規監管。

3)將文化藝術知識產權納入知識產權保護範疇,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建立全國文化侵權審查機制,懲罰全國範圍內的任何知識產權侵權行為。

二、產業政策層面,那麽產業政策層面如下壹些途徑或手段可以幫助文化品牌的快速湧現:

1)地方政府產業政策應該在鼓勵扶持的基礎上,清查渾水摸魚、掛羊頭賣狗肉等現象,在前壹段產業扶持政策的基礎上,進壹步確立扶持資金和土地回收機制,迫使前壹階段搭便車的企業加速整合文化資源,建立文化品牌。

2)強化國家層面的統壹產業政策,削弱個地方差異化的文化產業政策,建立統壹文化市場。

3)促進文化傳播渠道和整合兼並,消滅地方性的、效益低下、市場化程度低的國有文化媒體,在未來逐步放開文化傳媒市場,引入民營企業。

三、企業層面,這裏主要談民營企業。當今全面深化改革之時,民營企業別等政策,要合理地、藝術地“用腳投票”,倒逼改革。民營企業在當前的情況下,有如下方式途徑可以有效整合那些在體制內的資源,從而快速建立行業競爭優勢。

  • 上一篇:安寧註冊公司:企業所得稅熱點問題匯總(三)
  • 下一篇:我國刑法規定了多少種犯罪?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