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中國國土資源勘查技術發展趨勢

中國國土資源勘查技術發展趨勢

在對地衛星觀測方面,國家將研制滿足能源和礦產資源勘查需求的高光譜、熱紅外等有效載荷,建立我國資源能源勘查室內遙感超級實驗場,建設資源能源勘查遙感模擬試驗平臺。

在航空探測技術方面,國家將重點研發航空磁三軸梯度和矢量測量技術、航空重力測量技術、航空放射性和航空電磁法技術、低空無人機載荷技術和數據傳輸技術,以及適用於地質找礦和大比例尺地質填圖的航空高光譜傳感器。

地球物理勘探方面,發展了1000 ~ 1500m範圍內深部資源電磁勘探技術、礦體精確空間定位綜合物探技術、第四紀和戈壁鹽堿覆蓋區金屬礦綜合物探技術、2000m覆蓋區金屬礦精細地震勘探技術。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球物理儀器傳感器,以及適用於西部地區深部地質找礦和快速地質調查的高精度重力儀、磁力儀、抗幹擾電法等常規地球物理儀器,並實現商品化,開展高精度井中磁測、井中電測、鉆孔透視、綜合測井等地下綜合地球物理方法和技術研究,提高我國地下地球物理勘探技術水平。

鉆井技術方面,研發3000米以內新型全液壓動力頭鉆機及配套設備形成產業化,完成2000米以內全液壓車載水源鉆機系列及配套設備研發,研發高效深孔鉆井技術,完成先進實用高效淺層取樣鉆機系列,研發超深井鉆井技術體系及裝備。

在地質分析測試技術方面,針對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的需求,建立以現代多元素分析測試技術為主要手段的重要金屬、非金屬礦石和礦物中主、次、痕量化學成分和同位素測試技術體系;開展油氣測試技術和方法研究,建立海洋區域地質調查分析測試技術方法體系;開展生態地球化學、生物地球化學和界面過程關鍵測試技術、重要有機汙染物和有機化合物分析測試技術和方法研究,研制地質測試緊缺標準物質,制(修)訂地質測試標準方法。

在地質信息技術方面,重點發展動態三維地質調查服務系統。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通過通信衛星技術和北鬥衛星技術,將野外地質調查人員、野外項目和野外監測對象連接到這個系統中,形成互聯網,實現動態管理,基於網絡計算、網格技術、雲計算和大規模數據計算技術,分布式、集成化地描述、組織、發現和整合資源。

  • 上一篇:為什麽電視回放沒有冬奧會
  • 下一篇:梧州市電子科技職業學校專業有哪些?專業介紹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