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原神》這款 遊戲 在國內玩家的眼中也算是有點名氣了,不過在大多數時間,關於《原神》的話題都伴隨著大量的爭吵。
自去年6月份米哈遊公布《原神》的具體消息以來,關於這款 遊戲 的爭論也也就壹直沒停下來過,其爭論的點也不外乎壹點:抄襲。
從之前《原神》公布的內容來看, 遊戲 當中充斥著各種與知名 遊戲 《塞爾達:荒野之息》西安差不多的要素,開放世界 探索 玩法,和元素互動等內容也頗為類似,再加上《原神》的發售日期比塞爾達晚了足足兩年,壹時間“還原神作”的名頭就這麽按在了原神頭上。
就當時《原神》所用的宣發素材上來看,的確有太多地方和《塞爾達荒野之息》相似了,不論動作還是內容,就連北京風格,也和米哈遊之前做的《崩壞學園》等作品有著很大的不同,反而跟塞爾達畫風壹致,妳說他倆之間沒壹腿說真的有點難以信服。
再加上2019年恰好是Switch國行版本宣布上線的壹年,這壹年的Chinajoy上任天堂架構了壹個相當大的展臺,而原神恰好成為了索尼主推的 遊戲 ,也在Chinajoy上有個大展臺,反正不管兩家當時是怎麽想的,反正對於任天堂的粉絲來講這就是壹場後現代資本主義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壹次強烈叫囂。
於是那壹場聯合抗議外加上公然摔PS4就成了2019年Chinajoy上最大的壹份瓜了……
在這之後《原神》在網上造成的混亂壹直沒怎麽停過,關於抄襲還是致敬,是偉大思想的不謀而合還是後來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任天堂粉絲和米哈遊玩家們壹直爭論不休,中間還經歷過《原神》宣布登錄NS和幾次封閉測試,壹時間誰也摸不清《原神》到底是什麽情況,而混亂也壹直沒怎麽停過。
直到這兩天,《原神》終於開放了他們的PC端測試,我們才有機會看到《原神》的真面目,而在這時,我們也有機會和底氣,跟大家具體聊聊這款 遊戲 究竟怎麽樣了。
它有著塞爾達的影子 但的確不是塞爾達
想要聊《原神》的話,那塞爾達肯定是不能不提的,畢竟想當年《原神》當中的壹個遊泳動作都能被人逐幀研究,去對比林克的模型,現在 遊戲 出來了那不把兩者做個比較肯定是不行的。
但實際上經過了壹段時間的體驗,其實就會發現《原神》和《塞爾達》之間相似處並不大。
請各位先別著急噴,讓我們來壹點壹點分析。首先《原神》的確有著塞爾達的內容這的確無法否認,不論是主角的風之翼跟滑翔傘壹毛壹樣,還是屬性交互能衍生 遊戲 玩法這方面,《原神》的確做出了塞爾達的那個味。
但問題就是在核心玩法上面。玩過《塞爾達荒野之息》的玩家應該知道,這款 遊戲 雖然有動作RPG要素,但對於BOSS戰等大型戰鬥,和日常 探索 來說,《塞爾達荒野之息》更像是壹款策略解謎 遊戲 ,玩家所刷的那些高等級武器在有點逼格的戰鬥當中都起不了什麽大作用,反倒是在刷點精英怪的時候才能看出來好使。
反觀《原神》,在經歷了壹段時間的體驗之後,就能發現雖然兩者從外觀上看起來差不多,但原神的戰鬥體驗依然遵從的是三蹦子的玩法,戰鬥主要講究武器的類型,再加上新出來的屬性互動要素,想要打敗敵人,就需要熟練掌握角色切換,這打法實際上與《塞爾達》並不相同,塞爾達雖然有屬性攻擊,但相對於閃避和彈反等操作比起來並不是核心。
此時在讓我們看壹看 遊戲 的另壹個核心,解謎。不論是《塞爾達》還是《原神》, 遊戲 當中都有著大量的解謎要素,《塞爾達》有神廟,《原神》有秘境,兩者的核心內容都是解謎方向,但很顯然《原神》基本沒把解謎當回事,甚至有的關卡只是需要玩家用火燒壹下藤蔓,甚至幹脆改成了壹場戰鬥,雖然要素相差不多,但從內容上壹眼就能看出《原神》誌不在此。
種種要素結合起來,我們不難發現,與其說《原神》抄襲了塞爾達,倒不如說這是《原神》的壹場碰瓷,兩者在外觀上極為相似,再加上先前宣傳片當中刻意的展示內容,最後讓人產生了兩者差不多的想法。
沒了塞爾達 原神也不算是壹個好 遊戲
說了最讓人糾結的問題,讓我們回過頭來再仔細看看《原神》究竟能否算作好玩。就目前原神放出來的內容來看,他的戰鬥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解謎難度雖然弱了點,但基本上有點內容算是能夠攀得上解謎倆字, 探索 要素很多,而且很多東西藏得位置簡直超凡脫俗,讓可 探索 玩法很多,而且特有的手遊抽卡要素也能滿足收集黨的喜好。
但事實就是,集合了頗多要素的《原神》,最後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壹個奇怪的縫合怪,妳說他是手遊吧,他玩法太復雜,還沒自動戰鬥和加速戰鬥。妳說他是網遊吧,社交玩法就特別稀缺,壹點網遊的性格都沒有。妳說他是單機吧, 遊戲 玩法又太過單調,玩倆小時就能摸清 遊戲 是啥樣,而且還要抽卡,妳要說他是NS 遊戲 吧,《塞爾達》就在那放著呢,為啥要玩原神?
所以將所有要素整合之後,就能發現《原神》有壹個相當尷尬的定位,多平臺的整合並沒有讓他有著想象當中的優勢,反而讓他有了壹種更加尷尬的問題:妳甚至都找不到他到底想讓哪種玩家過來玩。
其實跨平臺的 遊戲 《原神》也不是第壹個這麽做的,但相對於之前我們所看到的 遊戲 ,從國外的壹些經營策略 遊戲 ,再到前不久國內的網遊《逆水寒》等等,有不少 遊戲 嘗試過跨平臺,但它們在最開始都是將目光放在壹個平臺上,再嘗試能否與其他平臺進行兼容,但《原神》似乎最開始針對的目標就出現了偏差,最後出現了壹種吃力不討好的情況。
實際上就目前來看,《原神》還有壹些值得讓人稱道的地方,不錯的畫面,流暢的動作等等,從技術角度來看他還是可圈可點的,但作為壹款 遊戲 而言,畫面並非全部。而就現在整體質量看來,《原神》的 遊戲 體驗還遠遠不夠讓玩家滿意的。
縱然《原神》從宣布項目再到 遊戲 公測的這段過程裏經歷了不少波折,但《原神》的公測還只是壹個開始,我們不知道在之後《原神》會變成什麽樣子,不過之後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