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屬於財產犯罪。總的來說,財產犯罪最大的特點就是根據被害人的數額來確定。因為詐騙金額200元,沒有達到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所以壹般作為治安案件處理。
治安案件是指違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規,依法應當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由公安機關依法查處的行為。治安案件對應刑事案件。兩者不能混為壹談。
財產犯罪,犯罪的分類之壹。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搶奪或者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的行為。侵犯財產罪在刑法中稱為,有些簡稱為財產罪。以公私財物為對象的侵犯財產所有權罪。自從人類社會進入階級社會,產生犯罪以來,財產犯罪就壹直存在。
在我國,財產犯罪的客體是社會主義財產關系,包括公共財產和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侵權的客體是財產,包括有形財產、無形財產(如電、氣)、知識產權(如技術成果)、有價證券、動產和不動產。上述財產必須具有所有權,才能成為該類犯罪的客體。放棄所有權的廢棄物和財產不屬於此範圍。至於是否有些東西,比如人的肢體、器官、屍體、骨頭、血液等。,都被視為財產和本罪的客體,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理論界也存在分歧。
這種犯罪在客觀上表現為兩種行為方式,包括以下幾種:
(1)非法占有公私財物。通常表現為搶劫、盜竊、詐騙、搶奪、敲詐勒索等。行為人如何處置其占有的財物,如銷毀或送給他人,不影響該類犯罪的構成。
(2)破壞或損毀公私財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搶奪、搶劫、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壞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