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6年至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三十五億多畝,增產稻谷三千五百億公斤,相當於每年解決三千五百萬人的吃飯問題,確保了我國以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對於壹個幾千年未曾真正解決吃飯問題的大國,這是壹個多麽巨大而深遠的貢獻!難怪壹些地區的農民稱他為當代“神農”,而國際上的同行則稱他的研究是“帶給全人類的福音”。他先後獲得了國內國際多項頂尖大獎,身兼數十個學術和社會職務。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閃爍遨遊;風雲市場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麗登場。
不知多少人夢寐以求的這些輝煌、榮耀、名利,絲毫也沒有使袁隆平產生任何改變。
最佳答案
簡介
“南袁”,即:袁隆平 (1930.9.1 -)。籍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生於北京。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創始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當代神農”、“米神”等。
1953年,袁隆平畢業於西南農學院。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壹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制成功雜交水稻制種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
1980-1981年,袁隆平赴美任國際水稻研究所技術指導。1982年任全國雜交水稻專家顧問組副組長。1985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為雜交水稻的進壹步發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計劃兩系雜交稻專題的責任專家。1991年受聘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首席顧問。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研制成功兩系雜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級雜交稻育種技術路線,2000年實現了農業部制定的中國超級稻育種的第壹期目標,2004年提前壹年實現了超級稻第二期目標。
畢業後,袁隆平壹直從事農業教育及雜交水稻研究。1971年至今任湖南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並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多項國內獎項和聯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際大獎。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余篇。
袁隆平是我國的著名農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多項國際獎。袁隆平 (1930.9.1 -) 籍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生於北京。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創始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當代神農”、“米神”等。 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1985年更名為西南農業大學,2005年與西南師範大學 合並組建為西南大學)。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壹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制成功雜交水稻制種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1985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為雜交水稻的進壹步發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計劃兩系雜交稻專題的責任專家,1995年研制成功兩系雜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級雜交稻育種技術路線,2000年實現了農業部制定的中國超級稻育種的第壹期目標,2004年提前壹年實現了超級稻第二期目標。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多項國內獎項和聯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際大獎。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余篇。 畢業後,壹直從事農業教育及雜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國際水稻研究所技術指導。1982年任全國雜交水稻專家顧問組副組長。1991年受聘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首席顧問。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並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發現很多人不理解雜交水稻的真正意義,不少人認為自己是北方人,吃的是小麥,不吃水稻,就和袁隆平沒關系。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假設世界上有100個人,而糧食只夠90個人吃,糧食緊缺再加上財富的不均衡分配,那麽就會出現50個人有充足的糧食,而另外40個人沒糧食吃,於是大規模的饑荒和戰亂就爆發了,這樣這場危機就從10人波及到全部的100人。
如果世界有100人,而糧食夠110-120個人吃,那麽糧食就不再緊缺,就不會出現大規模囤積現象。全部的100人都可以避免這些危機。
袁隆平是我國的著名農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多項國際獎。
20世紀60年代,在中國“綠色革命”的大潮中,湧現出壹位攻下“雜交水稻”難題的科技新星,這就是被外國人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祖居江西省德安縣城南郊,世代務農,其父袁興烈讀書求學,任過小學校長,後又謀生在外,並投身抗日戰爭。隆平的母親高小畢業,任過教師,常以多讀書、求進取、做好事的思想教育孩子。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出生於北平(今北京),幼年正值“9?18”事變,日本侵華,並逐步侵占華北和中國內地。1953年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校教書,隆平壹家和全國千千萬萬同胞壹樣過著逃難生活,曾易地湖北、湖南、四川三省的幾十個地方。國破家亡的中國人民遭受日本侵略軍空襲,屍橫遍野。這些悲慘景象,給袁隆平童年的心底,留下深深的民族創傷,也在他腦海裏產生了壹串串的問號:為什麽中國百姓如此被人欺侮,任人宰割?為什麽外國強盜在中國如此橫行霸道?面對國破家亡的嚴酷現實,使袁隆平從小就立誌:要做壹個使中國富強、不受外國強盜欺侮的人。
袁隆平在當時的大後方重慶上的高小和初中。他學習不願死記硬背,喜歡思考,善於提問,從思考中加深對基本原理的理解。他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興趣愛好廣泛,學會多種姿勢遊泳,可以橫渡長江。抗日戰爭勝利後,他隨父親遷回漢口上高中,曾獲漢口賽區男子自由泳冠軍。1948年,隆平又隨父遷到南京,並在南京中大附中讀完了高中全部課程。
高中畢業以後,考什麽大學,學什麽專業,成為隆平全家議論的焦點。他父親希望他通過上大學能升官發財,光宗耀祖。隆平自己卻在中學階段就對生氣盎然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的蓬勃生機,對春華秋實的自然規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慈善的母親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經過家庭民主協商,最後讓孩子自己做主,於是袁隆平義無反顧地報考重慶壹所學院的農學系,高高興興地跳進了“農門”。
1949年11月,重慶解放了。袁隆平上的農學系,經合並、調整,成為農業部所屬的全國重點高等農業大學。1953年夏,結束了大學學習生活,他服從分配,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農校任教,開始了他長達19個春秋的教學生涯。
袁隆平教學十分認真,教壹門,鉆壹門,愛壹門。他教外語,效果良好,還刻苦自學,不斷提高聽、寫、閱讀水平,可以不帶字典閱讀英、俄文資料。
進校第二年,他又調到遺傳育種教研組,教授生物學、作物栽培、遺傳育種農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他深感以前學得不深,既已任教,就邊教邊學,邊學邊教,教學相長。
1954年,他教普通植物學。他下苦功夫,從構成植物體的最小單位——細胞的構造開始,到根、莖、葉、花、果的外部形態,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及其遺傳特性等等,進行系統的學習研究。為了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的微觀構造,他刻苦磨練徒手切片技術。幾百次,上千次,壹直到能在顯微鏡下得到滿意的觀察結果為止。
在備課中,他經常提出各種問題自考自答。他走出課堂,來到田間地頭,從實踐中找答案。他深有體會地說:“即使淺顯的問題,如果教師本身鉆得不深不透,也不可能把課講好!”
1959年,袁隆平進入“而立”之年,也是他走上教學崗位的第七個年頭。國慶前夕他以“我的十年”為題,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從思想與業務兩個方面進行了解放後10年來的回顧總結:“黨的10年教育,使我明確了人生真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確是人生最大的光榮和義務。”同時,他還向黨和人民立下誓言:“要做到政治掛帥,紅專並進。”
在教學當中,袁隆平不滿足於僅當壹名合格的中專老師,還想在農業科研上搞出點名堂來。10多年來,他始終堅持壹邊教學,壹邊科研,教學與科研、生產緊密結合。
50年代,生物教學中主要向學生講米丘林、李森科的遺傳學說,他就按照其理論進行無性雜交、嫁接培養、環境影響等方面的試驗,把月光花嫁接在紅薯上、西紅柿嫁接在馬鈴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得到壹些奇花異果,但並沒有得到經濟性狀優良的無性雜交種。這引起他的沈思,並決心擴大視野,另辟蹊徑。
到60年代,他從閱讀外文雜誌中獲悉,歐美的孟德爾、摩爾根創立的染色體、基因遺傳學說,對良種繁育有重大指導作用。他就開始大膽地向學生傳授染色體、基因學說,講雜種優勢利用在作物育種中的廣闊前景,自己也開始向水稻的雜種優勢利用方面探索。1960年受到天然雜交稻株啟示後,在育種方法上他由采用系統選育法,轉變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課題上來。從1964年在大田中發現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學通報》上發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第壹篇重要論文,就是他堅持壹邊教學,壹邊從事科研的豐碩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鬥的空隙,仍專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條件中爭得了從事科研活動的機會。
在漫長的19年教學生涯中,袁隆平在教學中積累知識和農業生產實踐經驗,又通過科研促進教學和生產。教學、生產、科研相結合,使他創造了不平凡的農業科技成果。
[編輯本段]雜交水稻之父
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饑荒,壹個個蠟黃臉色的水腫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軀也直接經歷了饑餓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嚴酷的現實,他輾轉反側不能安睡。他想起舊社會,人民受統治階級的剝削壓迫,受戰爭的痛苦,缺衣少食,流離失所。今天,人民當家作主,但仍未擺脫饑餓對人們的威脅。他決心努力發揮自己的才智,用學過的專業知識,盡快培育出畝產過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種,讓糧食大幅度增產,用農業科學技術戰勝饑餓。
袁隆平贊成這樣壹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
他依據對遺傳學已有的較深的認識,對試驗田裏的退化植株仔細進行觀察和統計分析,不僅論證“鶴立雞群”的稻株是“天然雜交稻”,而且從其第壹代的良好長勢,充分證明水稻也存在明顯的雜交優勢現象,試驗結果使他確信,搞雜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雜交水稻是世界難題。因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難以壹朵壹朵地去掉雄花搞雜交。這樣就需要培育出壹個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後才能與其他品種雜交。這是壹個難解的世界難題。袁隆平知難而進,他認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親本,是壹株自然突變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國有眾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種,蘊藏著豐富的種子資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國,“外國沒有搞成功的,中國人不壹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邁開了雙腿,走進了水稻的莽莽綠海,去尋找這從未見過、而且中外資料沒見過報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時間壹天天過去,袁隆平頭頂烈日,腳踩爛泥,駝背彎腰地、壹穗壹穗地觀察尋找。“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第14天發現了壹株雄花花藥不開裂、性狀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鄧則,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時,分別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壹代雄性不育材料種子。經過兩個春秋的試驗和科學數據的分析整理,撰寫出第壹篇重要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發表在1966年《科學通報》第17卷第4期上。文中還預言,通過進壹步選育,可以從中獲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後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狀)和恢復系 (恢復雄性可育能力),實現三系配套,使利用雜交水稻第壹代優勢成為可能,將會給農業生產帶來大面積、大幅度的增產。這篇重要論文的發表,被壹些同行們認為是“吹響了第二次綠色革命”的進軍號角。
又經過8年歷經磨難的“過五關”(提高雄性不育率關、三系配套關、育性穩定關、雜交優勢關、繁殖制種關),到1974年配制種子成功,並組織了優勢鑒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獲大面積制種成功,為次年大面積推廣作好了種子準備,使該項研究成果進入大面積推廣階段。
1975年冬,國務院作出了迅速擴大試種和大量推廣雜交水稻的決定,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壹年三代地進行繁殖制種,以最快的速度推廣。1976年定點示範208萬畝,在全國範圍開始應用於生產,到1988年全國雜交稻面積1.94億畝,占水稻面積的39.6%,而總產量占18.5%。10年全國累計種植雜交稻面積12.56億畝,累計增產稻谷1000億公斤以上,增加總產值280億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群眾交口稱贊靠兩“平”解決了吃飯問題,壹靠黨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雜交稻,人們用樸實的語言,說出了億萬中國農民的心裏話。
隨著雜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國大面積推廣,袁隆平名聲大震。在成績和榮譽面前,袁隆平公開聲稱現階段培育的雜交稻的缺點是“三個有余、三個不足”,即“前勁有余、後勁不足;分蘗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結實不足”,並組織助手們,從育種與栽培兩個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20世紀80年代初期,面對世界性的饑荒,袁隆平心中再壹次萌發了壹個驚人的設想,大膽提出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的課題,試圖解決更大範圍內的饑餓問題。
1985年,袁隆平以強烈的責任感發表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探討》壹文,提出了選育強優勢超高產組合的四個途徑,其中花力氣最大的是培育核質雜種。可是多年的育種實踐,卻沒有產生出符合生產要求的組合。他便果斷迅速地從核質雜種研究中跳了出來,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領域去探索。
袁隆平憑著豐富的想象、敏銳的直覺和大膽的創造精神,認真總結了百年農作物育種史和20年“三系雜交稻”育種經驗,以及他所掌握的豐富的育種材料,於1987年提出了“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高瞻遠矚地設想了雜交水稻的二個戰略發展階段,即三系法為主的器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為主的秈粳亞種雜種優勢利用;壹系法為主的遠緣雜種優勢利用。這是袁隆平雜交水稻理論發展的又壹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戰略思想指引下,繼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農墾58自然群體中發現壹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後,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鄧華風,在安江農校秈稻三系育種材料中,找到壹株光敏不育水稻。歷經兩年三代異地繁殖和觀察,該材料農藝性狀整齊壹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達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穩定50天以上,並且育性轉換明顯和同步。這壹新成果,為雜交水稻從“三系法”過渡到“兩系法”開拓了新局面。關於水稻“無融合生殖”研究的進展,也使壹系法遠緣雜種優勢利用研究邁出了可喜的壹步。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滿必勝信心。
隨著雜交水稻在世界各國試驗試種,雜交稻已引起世界範圍的關註。袁隆平近年來,先後應邀到菲律賓、美國、日本、法國、英國、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亞8個國家講學、傳授技術、參加學術會議或進行技術合作研究等國際性學術活動19次。自1981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成果在國內獲得建國以來第壹個特等發明獎之後,從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內,又連續榮獲了3個國際性科學大獎。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業部長斯瓦米納森博士高度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
袁隆平,從湖南省偏僻的安江農校裏走來,從壹個山村中等農校的青年教師,成長為舉世矚目的名人,登上了“雜交水稻之父”的寶座。雜交水稻研究事業方興未艾,正朝著袁隆平新的戰略設想的方向迅猛發展!
[編輯本段]兩大心願
袁隆平有兩個心願:壹是把“超級雜交稻”合成;二是讓雜交稻走向世界。
這是袁隆平的心聲,壹種博大的愛。為了實現這個心願,他從成績與榮譽兩個“包袱”中解脫出來,超然於名利之外,對於眾多的頭銜和兼職,能辭去的堅決辭去,能不參加的會議壹般不參加,夢魂縈繞的只有雜交稻。他希望雜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增強我們國家自己解決吃飯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解決人類仍然面臨的饑餓問題做出更大的貢獻。因此,袁隆平把幫助其他國家發展雜交稻當作為人類謀幸福的崇高事業。他還受聘擔任了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首席顧問。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記者離開三亞基地的時候已是4月7日的黃昏,北國還是春寒料峭,這裏已經袁隆平把記者送至路口,說:“我做過壹個夢夢見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壹樣高,穗子像掃帚壹樣大,稻谷像葡萄壹樣結得壹串串,我和我的助手們壹塊在稻田裏散步,在水稻下面乘涼 ”
滿載著袁隆平的夢想與希望,雜交水稻在中國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種和收獲,創造著壹個個神話般的廳跡。
世界傑出的農業經濟學家唐.帕爾伯格寫了壹部名著,叫《走向豐衣足食的世界》書中寫到“袁隆平為中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他增產的糧食實質上降低了人中增長率。他在農業科學的成就擊敗了饑餓的威脅。他正引導我們走向壹個豐衣足食的世界。”
現在,已有20多個國家引種雜交稻,聯合國糧農組織把在全球範轉內推廣雜交稻技術作為壹項戰略計劃,90年代以來專門立項支持在世界壹些產稻國家發展雜交水稻。袁隆平受聘為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首席顧問,這些年他每年都出國指導,還派出了許多專家擔任顧問,多次赴印度、越南、緬甸、孟加拉等國指導,並為這些國家培訓技術專家。從1981年至1998年,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舉辦了38期國際雜交水稻培訓班,培訓了來自15個以上國家的100多各科技人員。
1998年,越南和印度種植面積已分別超過了10萬公頃和20萬頃,並且取得了每公頃增產1噸----2噸的效果。雜交水稻在解決世界饑餓問題上正日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編輯本段]榮譽壹覽
1.2007年十大經濟年度特別榮譽獎
2.國家特等發明獎
3.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編輯本段]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1年2月19日,中***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授予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表彰袁隆平院士突破經典遺傳理論的禁區,提出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現在我國雜交水稻的優良品種已占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的50%,平均增產20%。從推廣種植雜交水稻以來,已累計增產稻谷3500億公斤,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這是首次以國家名義對為科學技術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給予最高榮譽獎勵。獎金500萬元。
[編輯本段]2、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7年4月29日,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正式就任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並出席了有世界數百名頂級科學家參加的美國科學院院士年會。據悉,袁隆平院士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的惟壹當選者。
美國科學院有著14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世界頂級的科學院。每年美國科學院在世界各國評選出在世界某個科學領域最傑出的代表、為人類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為科學院外籍院士。本年度全世界有18位頂級科學家被評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袁隆平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的納米技術專家白春禮先生***同當選。
世界著名科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長西瑟羅納先生在新當選院士就職典禮上介紹袁隆平院士的當選理由時說:袁隆平先生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傑出貢獻,增產的糧食每年為世界解決了7000萬人的吃飯問題。
[編輯本段]3、其他國際榮譽
(1)1985.10,創造與發明獎章(傑出發明家)金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頒(下同)
(2)1987.11,科學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3)1988.3,農學與營養獎,英國Rank基金會
(4)1993.4,拯救世界饑餓(研究)榮譽獎,美國Feinstein基金會
(5)1993年獲美國菲因斯特基金“拯救饑餓獎”
(6) 1994,何梁何利基金獎
(7)1996.5,日經亞洲獎,日本經濟新聞社
(8)1997.8,雜種優勢利用傑出先驅科學家稱號,作物遺傳與雜種優勢利用國際討論會,墨西哥
(9) 1998.11,越光國際水稻獎,日本越光國際水稻獎事務局
(10)2001.8,拉蒙?麥格賽賽獎,菲律賓拉蒙?麥格賽賽基金會
(11)2004.5,沃爾夫獎,以色列沃爾夫基金會
(12) 2002年獲越南政府“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榮譽徽章
(13)2004.10,世界糧食獎,世界糧食獎基金會
(14) 2008.03.30 中國著名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獲頒“2007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