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教案:
黨課教案是黨課講師講黨課的“劇本”。黨課教案寫得好不好,會直接影響黨課的質量。因此,黨課教師寫好教案至關重要。盡管黨課教案的編寫千差萬別,但從我們的實踐來看,壹份好的黨課教案在備課時應把握以下幾點:
主題要明確。黨課要有明確的主題,主題要貫穿整個課程。在編寫教案時,授課者首先要明確自己想通過這堂黨課幫助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樹立什麽、改進什麽、反對什麽,並意識到這個問題。黨課教育的主題非常廣泛,可以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的基本知識和優良傳統,國際國內形勢中的熱點問題,等等。但黨課教育的具體題目壹定要有針對性,緊密結合黨的中心工作和黨員思想實際,有的放矢。對於通常只有壹兩個小時的黨課來說,主題應該是小而不是大,近而不是遠。可以以某個問題或者某個問題的某個方面為切入點,然後深入透徹的談。比如現在的伊拉克問題比較復雜,涉及的國家比較多,所以備課的時候可以考慮只講“美國為什麽要攻打伊拉克”這個問題。備課的時候可以從美國和伊拉克的現狀來介紹,然後講伊拉克的石油大國地位以及兩伊戰爭和第壹次海灣戰爭的歷史,再列舉美國經濟和戰爭的歷史淵源。這種黨課規模小,重點突出,參與者會很有意思。
信息豐富。要給學生壹滴水,老師必須有壹桶水。擁有大量生動鮮活的素材,對於寫好黨課教案至關重要。講師在確定壹個主題的時候,要圍繞主題收集大量的相關資料。數據可以是理論、格言、例子、數據;它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收集信息的目的只有壹個,就是把要搞清楚的問題搞清楚。比如,說到艱苦奮鬥,最重要的是要有關於國情的信息,我們黨堅持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的信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反腐倡廉的信息,黨的三代領導核心關於艱苦奮鬥的論述的信息,目前中國與發達國家各種差距的信息,等等。這樣,在編寫教案時,講師就可以在講課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說理透徹。
方法應該是靈活的。在編寫教案的過程中,黨課老師經常會舉出壹些例子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或活躍氣氛。為此,教師要善於把政治思想類的東西與知識性、趣味性的內容融為壹體,言之有物。比如教第壹年的晚會,如果是照本宣科,會在上海某地舉行,然後搬到浙江嘉興南湖。這是連中小學生都知道的常識,很難引起黨員的興趣。換壹種方式,先從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列主義的革命先驅李大釗沒有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而同樣沒有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陳獨秀當選為中央局書記說起,然後詳細介紹當時的歷史背景,再進壹步講十二大代表的去向和結局。這樣的敘述方式,大家都會用心聽,印象深刻。
邏輯要嚴謹。嚴密的邏輯順序能使教學內容連貫、合理,對聽眾有說服力;它還能使教學活動既有緊張的節奏,又有輕松的氣氛,使參與者不斷感到興奮,保持強烈的聽課欲望。因此,講師在編寫教案時,要註意教學內容各個環節之間的相互聯系和互補。前壹個環節為後壹個環節做鋪墊,後壹個環節是前壹個環節的發展,井然有序。比如,在為壹堂以“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為主題的黨課備課時,可以先談談什麽是不可逆轉的多極化趨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第壹,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單極世界是不可持續的,兩極格局已經被打破;第二,從經濟上看,歐盟、日本、中國等國家的經濟實力在增長;第三,在政治上,中國、歐盟、俄羅斯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最後可以談談如何根據中國和黨員的實際,抓住機遇,發展自己的問題。這樣才能把這個問題講清楚,讓參加講座的同誌由淺入深地了解道理,達到預期的效果。
黨課的“四個準備”
上好黨課是上好黨課的基礎。我的經驗是,壹堂黨課的成功取決於備課的努力。可以說,黨課準備好了,黨課就成功了壹半。
如何準備黨課?我的經驗是“四個準備”。
壹個“預備”黨的階級對象。即要全面了解參加人員的工作性質、文化程度、年齡特點和思想狀況。只有這樣,黨課才有針對性。在參加黨課之前,講師要深入到聽眾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了解、觀察、分析聽眾在想什麽、在做什麽、在期待什麽,有哪些困難和困惑。掌握了這些情況之後,講師就可以結合聽者的思想和工作實踐來備課了。這種黨課針對性很強,聽者坐得住,聽得聚精會神,效果很好。
第二,“準備”黨課材料。如何做好黨課前的資料準備,對於壹堂好的黨課來說至關重要。所以,作為壹個黨課老師,要做好倒壹碗水,灌滿壹桶水的準備。這就要求授課者平時知識面廣,聽得多,註意收集和積累黨課材料。材料越多,內容越紮實,說服力越強,講師的興趣就越強,效果就越好。《黨課參考》是上好黨課不可多得的黨課資料,所以每期必讀。
第三,“準備”黨課教案。這是準備黨課很重要的壹部分。黨課教案的質量直接決定了黨課的效果。為黨課準備教案要註意三點:壹是主題突出,緊扣黨課重點選擇材料和組織語言;第二,觀點要鮮明,對黨員的教育既要正面勸導和啟發,又要正視問題,壹針見血,讓聽的人警醒,增強黨課教育的實效性。第三,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黨課要講理論,但不能只講理論。理論必須聯系實際黨建信息網,不僅要聯系黨員實踐活動的新情況新經驗,還要聯系本單位和身邊黨員的新模式,使黨員以身作則,迎頭趕上。
第四,“準備”黨課教學方法。授課教師要根據內容和聽眾,精心選擇上黨課的方式,運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和教學方法,使黨課生動活潑,富有吸引力。比如,農村黨員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給他們上黨課時,可以采用講課、參觀、討論等方法;黨員,文化程度高的機構,授課時可采用專題講座、社會調查等方法;流動黨員見多識廣,胸襟開闊,思維活躍,可以采取交流討論的形式。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方法,取決於教學的對象,所以妳會得到同樣的效果。
如何增強黨課的效果
目前黨課教育大多采取單壹的形式,內容多為報刊上的壹些文章。這樣的黨課往往是無效的。如何增強黨課的效果?在實踐中,我有以下想法:
壹是創新黨課形式
(壹)從壹個人到多人。
(2)從“註入”到“互動”的轉變。
(3)從單壹走向多元化。
第二,創新黨課內容
目前,黨課的內容大多是黨的基本知識、基本路線和基本形勢的教育。這些內容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這還不夠。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不斷創新黨課內容。
講黨課要有激情。
黨課的目的是教育人、鼓舞人、激勵人、鞭策人。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回顧這幾年自己教黨課和聽別人講黨課的經歷,感覺照本宣科的黨課是達不到這個目的的。有激情的黨課才會有感召力,參與者才會充滿情感、激情和內心。那麽,黨課怎麽講激情呢?筆者有幸聽了南昌陸軍學院政委宋增建的黨課。他充滿激情的語言讓許多學生興奮不已,也讓許多年輕人立誌報效國家。下面,我就以黨課《做壹個正直的人》為例,談談如何在黨課上表達自己的激情。
壹個生動感人的例子,就是講師激情的支撐。激情不是憑空而來的。授課者總是依賴於某些人和事,生成的激情來源於感受。例如,在講黨課《做人》時,宋政委說:“從小愛吃紅燒肉。然而,當中國遭遇前所未有的‘三年自然災害’時,他帶頭進行了艱苦的鬥爭。作為* * *和中國的總裁,他連紅燒肉都沒吃過。有壹次,工作人員以為毛主席好久沒吃紅燒肉了,就給他做了壹盤紅燒肉。他看了很生氣,說:‘人家都填不飽肚子,我怎麽跟老百姓說我愛吃紅燒肉?’這個小例子,就是我們* * *產黨領導為人正直,不搞特殊,不謀私利,時刻為人民著想的寫照。”接著,宋政委講了新時期典型正氣人範匡夫的事跡。說完典型案例,宋政委深情地展開了討論:“縱觀我們黨的發展歷史,可以毫無疑問地說,無論是在艱苦的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年代,我們黨的幹部都表現出了光明磊落、為黨為民鞠躬盡瘁、品德高尚的可貴品質。是我們* * *黨員正直的革命情懷和氣節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天下!”這種充滿激情的語言深深感染了觀眾。觀眾們聚精會神地聽著,他們滿臉敬畏。在這壹點上,宋政委改變了語氣,從做人的正面典型變成了現實生活中和程等人的反面典型。最後,宋政委義憤填膺地抨擊道:“在今天的黨員幹部中,像、程這樣的敗類不在少數,但少數黨員領導幹部的言行遠非正氣,甚至背道而馳。比如,有的工作作風不正,弄虛作假、招搖撞騙,應付上面糊弄下面,討好領導,害人害己;有的貪圖享受,腐化墮落,吃高檔,住豪華,包二奶,包二奶。這些人雖然人數極少,但卻嚴重玷汙了* * *制作者無私光明磊落的形象,大大削弱了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宋政委憤怒的話語,警示著、震撼著與會者的靈魂。
第二,深入的理論透析是黨課激情的靈魂。
第三,黨課結束時,要講有感染力和號召力的語言。黨課結束的時候,是講師抒發激情的關鍵時候。這個時候,如果能在前面內容的基礎上,對黨課的主題做壹個最後的總結,然後用激情四射、催人奮進的語言向學員提出希望,指明努力的方向,壹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宋政委在講黨課《做壹個正直的人》時的結束語很有激情:“古人雲:‘有義心,必有義德。要以義德利民,還是要看樹而行,不可號令。“我深信,正氣和開放之風將在我們黨內越吹越勁,必將蕩滌汙泥濁水和不良作風。願每壹個黨員同誌都拍著胸脯高呼:‘我是壹個堂堂正正對得起人民和黨的人!’宋政委的這段話令人屏息凝神,讓參與者激情澎湃,最終達到教育人、鼓舞人、鼓舞人、激勵人的效果。
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使黨課生動活潑。
有的同誌總是覺得黨課很難講得生動,學員也經常反映有的同誌講課死板、枯燥。其中壹個重要原因就是授課者的方法和手段單壹。如何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把黨課講得生動活潑,讓參與者入腦入心?筆者有以下經歷。
第壹,以人為本,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以實踐為主體,“虛”與“實”相結合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既是認識深化的規律,也是學習深化的規律。為了使黨課不枯燥、不死板,我們應該在黨課教學中加強實踐環節,把“虛”的理論變成聽者“實”的思想認識。在“虛”與“實”的結合中,我經常使用以下方法:
用簡單的術語解釋這個理論。
教黨課離不開教理論。而且理論總是比較抽象。如何把抽象的理論變成淺顯的道理,讓黨員這個理論素養不高的基層人士聽得進去,關系到壹堂黨課的效果。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在實踐中的經驗是,深入淺出地解釋理論,讓更深奧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那麽,如何才能做到簡單呢?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以“事”說理。也就是理論聯系實際,也就是我們平時用的舉例法。舉例子的目的是為了讓黨課理論通俗易懂。這種方法是我們黨課老師在黨課教學中使用最多的方法。這裏需要提出的是,為了使理論變得簡單,引用的例子必須是相關的,有說服力的。例如,在談到三個代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時,我舉了以下例子:第壹,“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錯誤,國民經濟瀕臨崩潰;二是改革開放後,由於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三是新時期勞動模範李黃喜的典型。通過這些事例,與會者了解到,我們黨要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必須努力使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工作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促進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的要求;作為個人,我們應該像李黃溪壹樣,成為攀登科技高峰的先鋒。這樣,比較抽象的理論就變成了簡單的真理。
在“時間”中推理。在“時間”上講道理,就是要使所講授的黨課理論聯系當今時代,與時俱進,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比如我在講“深化對社會主義社會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的黨課時,不僅講述和分析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實質,還把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放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提出了當今時代的三個變化:壹是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作為第壹生產力的作用日益突出,是價值創造的重要源泉;第二,企業管理作為壹種重要的勞動形式,在社會生產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應該賦予管理者的勞動在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中應有的地位;第三,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在現代經濟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透過“時間”的意蘊,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的深刻理解更加深刻。
《趣味》中的推理。就是在講黨課理論的時候用有趣的語言講解深刻的道理,讓黨課理論容易被聽者理解和接受。這就需要授課者收集和積累更多生動有趣的語言,比如壹些歇後語、順口溜、名言警句等。比如我在講“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基礎”這個理論的時候,用“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來解釋內因和外因的關系。另外,如果能在推理中靈活運用壹些常用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排比、對偶等,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曾經形容那些失去了崇高理想,獻身於自己的人。簡而言之,道理就是“有趣”,聽者不僅聽起來有趣生動,而且很容易理解講師講的道理。
生動的語言:增強黨課效果的良方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和傳遞信息的主要工具。黨課的效果如何,演講者的語言是否生動是重要的壹環。就語言而言,壹堂有效的黨課不僅要註重演講者語言的準確性和邏輯性,還要註重語言的生動性,這也是增強黨課效果的壹個重要方面。因為使用生動的語言可以引起學員的興趣,引起他們對黨課內容的思考。
如何增強黨課語言的生動性?我的經驗是:
重視修辭,增強語言的感染力。修辭可以使語言生動形象。修辭語言的恰當運用,不僅能使枯燥的文字充滿活力,而且充滿感染力。比如,我在十六大報告中談到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成就時,就用人民生活發生了變化來舉例。講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用了修辭手法,就是10“動詞(形容詞)+了”排比句:“在過去的13年裏,我們的錢包鼓了,恩格爾系數下降了,我們吃得好了,活得長了,活得寬了,穿得好了,受了教育,旅行多了,交流多了。那麽,我就用數據來說明這10個方面,讓大家對中國13年來的成就有壹個具體直觀的了解。再舉個例子,我在給軍校學員上思想政治課的時候,講了壹個關於壹些學員想取得好成績卻不努力學習的故事:壹只猴子對主人說它“想做人”,主人回答說,猴子想做人就得拔毛。於是,師傅拔毛猴子,手剛壹放上去,猴子就痛得尖叫起來,再也不讓它拔毛了。這時,大師對猴子說,妳“身無分文”,怎麽做人?講完這個故事,我問學生們:“妳們是想當猴子,還是想當人?”壹陣笑聲過後,學生們臉上都有了凝重的思考,效果不言而喻。
巧用諺語,增強語言的親和力。俗語也叫流行語。因為它來源於生活,生動易懂,人們喜歡。在黨課中恰當地運用俗語,不僅能使黨課生動活潑,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在講“與時俱進”的黨課時,引用了“力爭上遊,艱苦奮鬥;跌倒遊泳,遭罪;遊在中心才舒服”,然後指出這種想法與與時俱進的要求格格不入,必須改變和修正。在談到黨的宗旨時,我也用了壹些俗語,如“私心重,骨頭軟”“裙帶關系絆腳,私心重”,來形容私心對人的危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性。
引用名言,增強語言的穿透力。名言有“權威效應”。所以適當運用壹些名言警句,可以增強黨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比如,我在講愛國主義黨課的時候,引用了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名言:“愛國主義的力量是多麽偉大啊!在它面前,人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苦難的恐懼都不算什麽!”同時還引用了裴多菲的名句:“我是妳的,我的祖國!這都是妳的,我的心和靈魂;如果我不愛妳,我的祖國,我還能愛誰?”這些優美而富有激情的名言不僅強烈地吸引了觀眾的註意力,也在每個人的心中激起了壹股愛國的激情和力量。
講黨課要善於運用典故。
為了增強黨課的生動性,很多同誌喜歡穿插壹些生動有趣的典故來活躍氣氛,吸引聽眾,增強黨課的效果。恰當地運用典故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事半功倍。在講黨課典故運用時,要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用通俗易懂的典故。黨課面對的對象往往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有時可能差異很大。所以我們在講黨課的時候,要多用通俗易懂的典故,盡量少用晦澀難懂的典故,這樣才能達到大家壹下子就能明白的效果。如果壹個典故可以很好的解釋妳講課的某壹點,但是大部分人不壹定能理解,那麽妳壹定要解釋,讓大家明白這個典故的來龍去脈,知道它的真實含義。比如我在講廉政黨課的時候,引用了古代商鞅變法,立壹棵樹為信劄的典故。說到“以樹為信”,筆者以為大家都知道這個典故,觀眾沒有反應,筆者恍然大悟,原來有些觀眾不壹定知道這個典故,於是給大家講了商鞅移樹得十金的事,最後聯系這個典故告訴大家誠信的重要性。通過這種方式,參與者加深了對誠信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
使用與受眾相關的典故。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總是更關心與自己相關的人和事。如果在黨課上使用典故時能考慮到這壹點,盡量使用與參會者相關的典故,以引起參會者的註意。比如,河南省南陽市委黨校壹位教授在講黨性修養的黨課時,首先引用了南陽臥龍崗的壹句著名對聯:
心在朝北,不管原主。
名揚天下,何以辯襄陽南陽?
據說這幅對聯是清朝鹹豐年間南陽知府顧嘉恒所作。原來,關於諸葛亮隱居河南南陽和湖北襄陽的爭議頗多。南陽人說諸葛亮曾經在南陽臥龍崗住過,襄陽人說襄陽的隆中是諸葛亮隱居的地方。顧嘉恒是襄陽人,卻是南陽知府。襄陽和南陽都想讓他表態:諸葛亮隱居南陽還是襄陽?顧嘉恒很尷尬。他既不能得罪襄陽的家鄉父老,又不能失去南陽這個官場之地的人心,所以寫了這幅對聯。意思是說,既然諸葛亮傾其壹生之力,成就名揚天下,為什麽還要對諸葛亮的隱居生活爭論不休呢?當聽眾聽到主講人所用的典故發生在自己生活工作的地方時,都覺得特別親切,特別專註。正當大家興致勃勃的時候,講師轉入正題,講了如何在黨員中加強黨性修養。“從這個典故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壹個啟示,壹個* * *裏產生的黨員,要有壹個開放的心態,把五湖四海裝在心裏,不要斤斤計較壹時壹地的得失和個人的名利。”觀眾很有教養。
善於運用典故,創造新意。壹般來說,典故都有其特定的含義。但是,如果用實際的方式去講,很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能在講課中挖掘出典故的新意,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毛澤東同誌是這方面的大師。1958年,在會見壹些歷史學家、科學家和著名記者時,背誦了《登徒子賦》中宋玉詭辯的壹段話。毛澤東把它用在了相反的方向。他幽默地說:“本質上,我們應該承認弟子是個好人。娶了這麽醜的女人,他還能相親相愛,和她和睦相處。按照我們的看法,弟子是壹個在愛情上專壹,遵守婚姻法的典範。怎麽能說他是好色之徒呢?”通過這個巧妙新穎的解釋,毛澤東告誡幹部要學會用唯物辯證法全面辯證地看待問題。毛澤東對典故的創新運用對我們在黨課中運用好典故具有重要意義。
教黨課要善於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壹堂上好的黨課,不僅要有主題鮮明、邏輯嚴密、內容豐富、表達精彩,還要有生動活潑、和諧* * *的課堂氛圍,讓聽者樂在其中、思在其中、感在其中、悟在其中、有所收獲。黨課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應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要親切,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
講黨課的,壹般是在黨內有壹定職務的領導幹部或理論宣傳員;上黨課的壹般都是黨員或者入黨積極分子。他們職位不同,知識水平不同,資歷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戰友。因此,演講者應該有意識地將自己與聽眾融為壹體,以民主平等的態度,而不是以領導者或布道者的身份出現。為人要善良自然,不要板著臉說教,不要輕易對人說教。這樣,說者悅人,聽者可“如春雨”。
二,語音,營造精彩的開場課堂氛圍
壹堂黨課的氛圍很重要。“開場十分鐘決定壹堂黨課的成敗”,這是我們黨校老師的學問。因此,我們在講黨課時壹定要精心設計開場白:引入引人入勝的案例,從發人深省的問題入手,或者分析公眾關註的社會現象,以此引以為戒,營造精彩的開場氛圍。在“如何提高黨員幹部的政治素質”講座中,作者首先講述了河北省國稅局原黨組書記、局長李震的壹個典型案例,然後引導與會者思考:李震犯罪的思想根源是什麽?政治素質的含義是什麽?如何提高政治素質?通過這種打開的方式,有效的吸引了大家的註意力。
第三,善於提問,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課堂上,如果授課者和聽課者能夠相互溝通,使舞臺和舞臺融為壹體,教學效果將會極其明顯。如何營造這種和諧的氛圍?壹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講師要善於提問。實踐表明,同樣的道理或觀點,用陳述的語氣表達出來,往往不會比用提問的語氣表達出來更有吸引力。例如,說“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關鍵是與時俱進”,不如通過提問提出壹個命題:“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關鍵是什麽?”這樣更能激活觀眾的思想。有時候,還可以故意問壹些常識性的問題,激發聽眾回答問題的熱情。如果及時問壹些常識性的問題,讓參與者踴躍回答;提出壹些思考問題,讓參與者積極思考;提出壹些結論性的意見,讓參與者頻頻入迷,那麽黨課就會形成和諧的氛圍。
第四,幽默,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
壹堂黨課,短則幾十分鐘,長則兩三個小時,既要長期保持良好的課堂氛圍,也要求授課者用幽默作為“興奮劑”,調節容易疲勞的腦神經細胞,使其時刻保持興奮狀態。當然,幽默的語言要緊扣講座的主題,做到幽默而不做作,不低俗,否則就弄巧成拙了。
用好“三個多”提高黨課效果
現在很多黨課重於生動活潑,導致講課者精神不振,聽課者興趣索然,嚴重影響了黨課的效果。如何改變這種情況?這是壹種有效的方法來創造壹個活躍的課堂氣氛,使聽眾能靜靜地坐著聽。以下方法可以借鑒。
要更輕松,更幽默。如果能在黨課中適當引用壹些幽默的故事,讓聽眾在嚴肅的話題中處於壹種活潑歡快的課堂氣氛中,無疑有助於提高聽眾聽課的興趣,從而增強黨課的效果。河南油田黨校壹位教授在黨史課上講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大智慧、大勇氣時,插了壹個陳毅同誌善於運用幽默的例子。那是陳毅同誌當外交部長的時候。招待會上,西方記者突然發問:“中國最近擊落了美國的U-2高空偵察機。使用了什麽武器?是導彈嗎?”陳毅沒有像壹些外交官那樣聳聳肩,攤開雙手說“無可奉告”。而是用手在空中戳了壹下,幽默地說:“我們用竹竿捅它!”陳毅的幽默不僅巧妙地回避了問題,而且很有意思。觀眾忍不住笑了。笑過之後,陳毅同誌大智大勇、可敬可親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觀眾的心中。恰當地引用幽默故事,可以保持課堂輕松愉快,使講課者神采飛揚,聽者全神貫註。
更多的互動交流。要想讓課堂氣氛像《春風》和《強泉》壹樣,就要打破“我講妳聽”這種單壹的教學方式,讓講師多和聽眾交流,多互相溝通。比如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靈活采用提問、討論、討論式教學,就非常有效。河南油田黨辦的壹位同誌在講黨課的時候,壹個學生趴在桌子上睡著了。這位同誌沒有尖銳地批評學生,而是拍拍他的肩膀說:“我講個笑話。妳不想聽嗎?”然後他形象地說:“壹個中學老師上課,班上兩個學生手裏拿著課本睡著了。就兩個學生,壹個成績優秀,壹個成績差。所以老師用不同的方式委婉的批評了他們。老師先看了看優秀生,贊賞地說:“妳知道優秀生是怎麽進步的嗎?優秀的學生,睡著了還抱著課本!然後,老師看著這個差生,用抱歉的語氣說:“妳知道差生是怎麽掉隊的嗎?“窮學生,抱著課本睡著了!”兩個同學很尷尬,馬上豎起耳朵認真聽。聽完這個笑話,睡覺的學生完全清醒了。正在講黨課的同誌對熟睡的學生說:“我想妳剛才壹定在想怎麽做壹個優秀的學生。”然後,在輕松的氣氛中繼續講課。從那以後,學生們聽得非常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