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通過“場上選馬”,提高壹線服務群眾的能力。年輕幹部社會閱歷少,工作經驗不足,有的甚至直接從“校門”進“辦公室門”。為了更好更快成長為人才,基層壹線鍛煉必不可少。首先是因材施教,“搭建平臺”。加大實踐鍛煉力度,讓年輕幹部在實踐崗位上提高黨性修養。比如基層經驗不足的年輕幹部,可以考慮在基層壹線和重點工程、重大項目的實踐中磨練;對於經歷單壹的年輕幹部,要加強崗位輪崗,增加多崗位工作經歷。二是走上工作崗位,鍛煉“接地氣”。有計劃地選派年輕幹部到基層壹線崗位,特別是困難多、矛盾多的崗位鍛煉,使年輕幹部充分深入基層和群眾,充分參與到解決基層各種矛盾和問題的實踐中,在掛職實踐中學習和掌握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技能和方法,獲得經驗,強化服務群眾的意識,提高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
(3)加強教育引導,提高黨性修養。年輕幹部存在自我意識不清、定位不清的問題。提高他們的黨性修養,需要建立健全黨性分析制度,對年輕幹部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幫助他們進行黨性分析,明確黨性修養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並積極整改落實。壹是建立幫扶聯系制度。通過建立“壹對壹”幫扶制度,幫助年輕幹部樹立自我剖析、自我反思的意識,對其政治理論、組織紀律、思想作風、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進行反思和總結。二是完善定期報告制度。讓年輕幹部定期向黨組織匯報思想情況,讓黨組織及時掌握年輕幹部的思想動態。定期組織年輕幹部黨性分析會,讓年輕幹部進行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自我總結。持之以恒,將使黨性分析成為壹項常態化的活動,逐步提高年輕幹部的黨性意識,增強黨性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