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創業板上市如何規範企業,讓企業走上正軌,如何避免負面影響?

創業板上市如何規範企業,讓企業走上正軌,如何避免負面影響?

需要根據上市標準做壹個整體規劃。

我會給妳信息。看壹看。

企業上市的基本流程

壹般來說,企業要想在國內證券市場上市,必須經過綜合評估、規範重組、正式啟動三個階段。主要工作如下:

第壹階段企業上市前的綜合評價

企業上市是壹項復雜的金融工程和系統工程,與傳統的項目投資相比,它還需要經歷前期論證、組織實施和後評價的過程,還面臨是否在資本市場上市、在哪個市場上市的路徑選擇。在不同的市場上市,企業要做不同的工作,渠道和風險。只有通過對企業的綜合評價,才能保證上市企業在成本和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正確經營。對於企業來說,組織調動大量人員,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去工作,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因此,為了保證上市成功,企業會先對上述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綜合研究,慎重給出意見,在得到明確答案後,再全面啟動上市團隊的工作。

第二階段是企業內部規範的重組。

企業首次公開上市涉及的關鍵問題有數百個,尤其是在中國這個特定的環境下,民營企業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很多,比如財政、稅收、法律、公司治理、歷史沿革等。,而且後期很多問題處理起來相當困難。因此,企業在完成前期評估的基礎上,在上市財務顧問的協助下,有計劃、有步驟地提前處理壹些問題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這項工作,贊助商和戰略也可以得到加強。

第三階段正式啟動上市工作。

上市目標壹旦確定,企業就開始進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實際操作階段,主要包括:選擇相關中介機構、進行股份制改造、審計和法律調查、券商輔導、發行申報、發行上市等。由於掛牌工作涉及五六家外部中介服務機構同時工作,人員涉及數十人。所以組織協調難度很大,需要多方協調。

IPO審計雷區:聚焦四大涉稅問題

IPO申報企業的諸多涉稅問題正引起監管機構的強烈關註,稅收依賴成為近期IPO企業被否的主要原因之壹。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目前監管層重點關註IPO申報企業的涉稅問題,主要集中在偷稅漏稅、欠稅、整體變更、分紅派息、稅收依賴等方面。但另壹方面,近期監管部門放寬了申報企業欠稅的審核標準。

逃稅“瞞天過海”

壹位投行人士指出,過去監管部門在審核過程中,重點關註申報企業的逃稅行為是否存在重大違法違規因素。如果沒有重大違法違規因素,對企業業績影響較小,不構成上市的實際障礙。

這使得壹些偷稅漏稅嚴重的上市公司利用相關法律和IPO審核的漏洞“惡意闖關”。

獨立資深財經人士孫金山指出,壹些地方政府涉嫌濫用公共資源為企業上市輸送不當利益。

例如,2005年某地區頒布的《關於懲治偷稅、欠稅的暫行規定》中提到,“經縣級以上稅務機關審核,非故意造成工作失誤的納稅人,可以認定為偷稅;納稅人已經按照規定申報或者承認應納稅款,但因確實沒有納稅能力,超過稅務機關規定的納稅期限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屬於欠稅。”

深圳壹位註冊會計師坦言,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稅收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規定很容易被惡意逃稅者利用。比如,逃稅者可以通過非法渠道使稅務機關認定其行為為無意逃稅或欠稅,從而減輕處罰,在法律上也不會構成重大違法行為。

針對這起重大逃稅事件,監管部門近日調整了應對措施。在日前召開的第六屆保薦代表人培訓會上,監管部門指出,逃稅情節嚴重到違法違規的,相關主管部門對非重大違規行為出具的證明文件不予認可,因為各級稅務機關具有壹定的審批權限,不能越權出具證明文件。如果涉及的稅額在654.38+00萬以上,他們必須去國家稅務總局審批。

放寬欠稅審計標準

以往,申報企業的欠稅問題是監管審核的重中之重。

投行人士表示,遲繳稅會帶來稅收滯納金或稅收罰款,可能會影響企業上市後的業績和股東權益,因此監管部門對此較為關註。

實踐中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擬上市企業必須補繳欠稅,然後由稅務部門出具證明,監管部門才能認可。以壹家去年8月成功登陸中小板的機械企業為例。企業招股書顯示,該企業欠繳增值稅1999元,但2007年所欠稅款已全部還清,當地稅務機關已出具相關證明文件,控股股東也做出了相關承諾。

不過,最近監管部門放寬了欠稅的審核標準。在上述代表保險公司的培訓會上,監管部門指出,“如果發行人欠稅,以前是補齊後才上市的。現在政策調整了,因為證監會不是稅收征管部門,沒有追繳稅款的義務。目前只需要企業詳細披露相關信息,然後確定行為性質。”

整體變化和股息支付受到嚴格審查。

各期申報企業股份制改革及分紅的納稅情況也受到監管部門的高度關註。

以壹家2008年4月登陸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為例。公司招股書顯示,2007年年中,公司改制為股份制,其中兩個法人股東欠繳企業所得稅近千萬元,但兩個股東均於2007年底還清,發行人保薦機構和律師事務所出具了專項核查意見。

以深圳另壹家中小盤上市公司為例。公司招股書顯示,公司實際控制人分別於2004年和2006年增加註冊資本,兩次增加* * *所欠個人所得稅近500萬元。但實際控制人在2008年公司上市前夕進行了壹次性支付,中介機構也對此出具了特別詳細的核查意見。

壹位投行人士指出,如果申報沒有充分披露整體變動和分紅情況,或者存在重大隱瞞,將構成上市的實質性障礙。

監管層日前在上述保代培訓會上也指出,整體變更和紅利稅繳納必須充分披露。審核的重點是是否存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未繳納的巨額稅款,是否會影響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合規性和資格,從而影響發行條件。

絕對禁區:嚴重的稅收依賴

《首次公開發行及上市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發行人的經營成果不嚴重依賴稅收優惠”

據投行人士介紹,在實際操作中,如果稅收優惠占每期利潤的20%以上,將構成嚴重的稅收依賴,是IPO的絕對障礙。

北京某中介機構調查顯示,今年年初至7月22日,* * *有20家中小板、主板企業被否。其中,因稅收依賴嚴重而被拒絕的企業比例達到20%以上。

以吉林某中小板企業為例。該企業預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該企業的幾家子公司均為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稅收優惠。2007 -2009年期間,稅收優惠分別占公司凈利潤的58.75%、33.67%和65,438+05.18%。該企業被監管部門認定為嚴重的稅收依賴,最終未能參會。

壹位投行人士認為,嚴重的稅收依賴會造成企業業績的極大不確定性。此外,孫金山進壹步指出,當壹家公司制定上市目標時,地方政府往往將其作為重點企業來照顧,這就非常容易造成地方政府濫用公共資源向上市公司輸送利益。

  • 上一篇:如何當好幼兒園園長
  • 下一篇:三亞海棠灣8號溫泉公館營銷中心電話是多少?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