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桐柏縣國土局

桐柏縣國土局

桐柏縣位於河南省南部,南陽盆地東緣,豫鄂交界地帶,桐柏山腳下。是淮河的發源地,總面積1913平方公裏。縣城距南陽120km,距信陽80km,距武漢270km。滬陜高速、交通高速、312國道、寧西鐵路從縣城穿過。全縣地貌以淺山丘陵為主,屬亞熱帶季風大陸性暖濕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轄11個鎮、5個鄉、215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440800人,“七山壹水二分田”的自然特征。

白青州市委書記兼局長

鄭黨委副書記、書記

王黨委委員、副局長

胡勇黨委委員、書記

黨委委員、副局長葉長生

黨委委員、副局長王本明

趙瓊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徐新芝,副主任科員(女)

張忠副主任

劉玲,副主任參謀

白清洲簡介:河南唐河人,男,漢族,1963,10出生,黨員,研究生學歷,經濟師。1982 65438+2月南陽農業學校畜牧專業畢業,先後在桐柏縣原國源鄉獸醫站任會計、博士,桐柏縣安鵬鄉茶林畜牧助理、會計,桐柏縣機要局書記、副局長,桐柏縣財政局副局長、副書記(其中,2000年9月至2002年2月任桐柏縣農稅局局長。2004年10至今,任桐柏縣國土局黨組書記、局長。

機構編制桐柏縣國土資源局前身為桐柏縣土地管理局,成立於6月1992。1995年9月,桐柏縣房產所、房產交易所合並,更名為桐柏縣國土房產管理局;2002年3月,桐柏縣地礦局合並(5438年6月+2004年10月分離),更名為桐柏縣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2005年底,實行垂直管理,房地產業務分離;2010年7月,桐柏縣國土資源局與桐柏縣地質礦產局合並,組建新的桐柏縣國土資源局,由政府職能部門轉變為政府工作部門,負責全縣國土資源的統壹管理。局內設辦公室、人事勞資處、財務計劃處、市場處、信訪處、礦產開發處、地籍管理處、征收處、年租征收處、紀檢監察處、老幹部處、計劃處、耕地保護處、征地處、地質環境處、地質勘探處、黨辦、政策法規處、測繪處等20個處(室)。下設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大隊、房地產交易中心、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儲備中心、國土房管測繪隊五個二級單位。轄城關、郊區、婺城、越河、古縣、朱莊、大河、安鵬、布江、石平、萬程、辛集、懷遠、回龍、毛集、黃岡、淮北產業集聚區、安鵬。

截止2010年底,全縣土地總面積為191381.96公頃。其中,耕地57114.28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29.8%;園地3137.55438+0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1.95%;林地89818.03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46.93%;草地12621.34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6.59%;城中村和工礦用地11651.67公頃,占和縣總面積的6.09%;交通用地3069.33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65438±0.6%;水利設施用地9944.46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5.2%;其他用地3425.34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65438±0.79%。人均耕地1.99畝。

耕地保護就是要不斷完善耕地保護制度。明確鄉(鎮)政府及相關職能單位的監管責任;建立了耕地占補平衡制度、補充耕地儲備制度和基本農田補償制度。二是嚴格保護基本農田。全縣劃定基本農田保護1042塊,設置更新基本農田保護標誌220多塊。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將基本農田保護落實到村組和地塊。三是嚴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嚴格審核申請建設項目的征地單位補充耕地計劃,堅持“先補後占”、“占壹補壹”的原則,確保耕地面積和質量不減少。耕地保護面積83.2萬畝,基本農田面積58.8萬畝,均超過原保護面積。在保證新增建設用地的基礎上,耕地總量動態平衡12年。

國土資源規劃管理按照下級規劃服從上級規劃的原則,對市局下達的各項指標進行了具體落實,主要表現為:(1)耕地指標圖上面積大於縣級規劃下達的指標;(2)基本農田保護指標,圖上凈面積大於縣規劃下達的指標。(3)城鎮工礦用地指標、增量指標和圖上總面積小於或等於縣級規劃下達的2020年控制面積;(4)2020年城鄉建設用地增量指標和總面積小於等於縣級規劃控制面積。對於以上約束性指標,要切實做到“以上不落,以下不突破”。

對於預期指標,如園地、林地等,主要根據各鄉(鎮)的實際情況確定。重點保障產業集聚區、中心城區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項目用地需求。對於每個鄉(鎮),要重點保證本鄉的用地需求。合理劃定擴展區和基本農田緩沖區,為經濟發展留出足夠的空間。

科學合理確定中心村。通過與桐柏縣規劃局的充分對接,合理確定各鄉(鎮)中心村的數量和布局。並按照省廳專家和市局領導的建議,在部分鄉(鎮)增加中心村數量,確保每個鄉(鎮)中心村數量在5個以上。根據鄉(鎮)領導的意見和建議,合理安排農村居民點拆遷的時機和地點,合理安排掛鉤區域。桐柏縣地處山區,農村居民點分布較為分散。因此,偏遠山區的分散村莊將被拆除,偏遠地區的人口將集中在中心村。結合規劃局編制的城鎮體系規劃,將中心村周邊基本農田轉出,適當考慮中心村醫療衛生中心、郵電所、農村中小學等配套設施建設。做好新農村規劃。

土地利用的核心是促進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進壹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壹是創新模式,四大機制,確保新增土地節約集約。工作中探索建立的“引導、準入、約束、激勵”用地機制,有效促使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實現集約經營,用較少的土地獲取最大的效益。二是積極盤活現有土地,提高現有建設用地利用效率。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對已批未供、閑置低效的土地進行全面排查。2010年盤活閑置低效用地30.03公頃,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潛力。加強土地市場建設,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機制。以縣域國有土地為重點推進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土地市場化配置水平。全年供應國有土地28宗,面積1.326公頃,成交價3.54億元。向消防隊、教育教學研究室、佛學院、政法幹部學校等劃撥供應已征收、落實、移交的國有建設用地551.9畝。,盤活了資產,充分發揮了土地的作用。

地籍管理嚴格按照國土資源部、省國土資源廳地籍管理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完成土地登記工作,對不符合登記條件的宗地壹律不予登記,堅決杜絕通過土地登記將違法用地合法化,切實確保土地登記權屬合法、手續到位、主體正確,提高土地登記公信力,服務於保護國有和私有土地資產。全年完成土地登記發證383宗,面積80多畝。其中,城鎮居民住宅用地235宗;掛牌出讓土地40宗,劃撥土地8宗。

建設用地管理* * *全年完成三批鄉鎮、六批市、兩批鄉鎮、壹批油田12批、1504.56畝的審批工作,有力支持了全縣重點項目建設。

今年7月,2010,桐柏縣國土資源局與桐柏縣地礦局合並,組建新的桐柏縣國土資源局。2010 6月17日、7月26日,桐柏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成果通過省市專家初審和評審,規劃成果於8月初獲得省政府批復。2010年8月,全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會議在桐柏縣召開。

礦產資源桐柏縣是國家寶庫縣,礦產種類多,儲量大。目前已發現16個成礦帶,60個礦種,探明儲量23種,已開發利用18個礦種。優勢礦產主要有天然堿、芒硝、石油、天然氣、金、銀、泥灰巖等。天然堿探明儲量6543.8+0.2億噸,亞洲第壹,世界第二。黃金儲量85噸,居全省第二位;白銀儲量2700噸,居全國第壹。據專家評估,桐柏縣礦產資源潛在價值5000億元。

地質找礦工作取得新進展,安鵬堿礦薄煤層開發保護、銀洞坡金礦危機接替資源勘探、興業礦業公司深部找礦勘探項目獲得資金3000多萬元。2010年,鐵礦石(品位332+333)探明儲量增加276.04萬噸,金(品位122b+333)探明儲量增加188.7萬噸,銀(品位333)探明儲量增加59噸,鉛金屬探明儲量增加4萬噸。

礦產勘查開發管理部門對全縣采礦權人實行了年檢。縣級持證礦山67個,縣級礦山企業采礦許可證持有率100%。已查處礦山企業違法行為3起,非法開采1起。兩個礦井已經停產整頓。按照省廳對全縣探礦權清理的要求,正在進行核查、溝通和抽查。礦山儲量動態監控系統全面實施,全縣監控率100%。

礦產資源整合根據市局下達的桐柏縣礦山數量減少20%的目標任務,縣政府成立礦產資源整合領導小組,研究部署整合方案並上報,市政府已批準。2010根據既定的資源整合工作計劃,全縣資源整合範圍為建設用大理石礦。整合標準是整合後的礦山企業必須達到年生產建設規模30萬噸以上,企業註冊資本必須在500萬元以上(含500萬元),從而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經營,解決礦山企業小、散、亂的局面,進壹步改善不合理的礦山布局。整合工作將按照市政府批復的意見如期完成。第四,積極開展礦山地質環境工程治理。通過爭取政策項目資金,完成了大河銅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220萬元);通過桐柏山地質遺跡保護工程(200萬元)的治理,礦區礦山地質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今年地礦工作特點①完成桐柏縣第二輪礦產資源規劃修編;(2)申報了全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示範縣建設項目,且資料已通過省、市預審;(3)完成了全縣礦業權實地核查;(4)完成了全縣探礦權清理工作。

執法監督立足於探索長效機制,切實加強執法監督。立足於管,找原因,想辦法落實同樣的責任,努力提高土地礦產執法水平,嚴查各地各類土地礦產違法行為。壹是加強動態巡查。在大力宣傳、營造氛圍的基礎上,層層落實所長、所長、巡查員責任制,明確巡查區域,劃分巡查等級,安排專人巡查,定期巡查,確保管護落實到邊,巡查到位。推行“提前介入、提前通關、查防結合”的執法監管新模式,確保早發現、早制止、早查處。二是完善執法機制。四個執法中隊配合16基層所,各司其職,聯合督辦,督辦大案要案;建立健全聯合辦案機制,積極引入司法機制,在南陽市成立公安國家中隊的基礎上,進壹步建立了與法院、檢察院、監察機關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加大了對重大典型案件的聯合辦案和責任追究力度,大大提高了辦案質量。三是建立了縣、鄉、村土地管理長效機制。進壹步明確縣級直屬相關部門、鄉(鎮)政府、村組在土地管理中的職責,強調* * *責任,形成強大合力。全年,* * *采取集體行動30余次,立案260余起,下達處罰決定260余份,拆除地基房屋,制止非法采礦活動70余起,較好地維護了全縣土地市場秩序,有效遏制了各類非法采礦活動的發生。

全年接待信訪340余人次,立案48件,其中移送18件,交辦10件,直接查辦20件。在京、省市信訪,經省廳批準、交辦的信訪事項和群眾滿意率均達到規定標準。

(曹磊)

  • 上一篇:天津是屬於哪個省
  • 下一篇:團隊競賽激勵口號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