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王清海的工作業績

王清海的工作業績

從1976到1988,先後在代家堡學校、梁家莊學校、北格鎮初級中學、劉健學校、北格鎮犀浦學校擔任初中理化教師。1980-1982期間,考入太原師範全日制學習,畢業。1987 10 6月14加入中國* * *產黨。1985至1987太原教育學院中文專業業余班畢業。12教學期間,在全區物理化學教師教學競賽中獲得第壹名。課程畢業考試成績每年在全區排名前三,深受全體學生和家長的好評。

在1988到1995的七年間,我在太原市南郊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綜合科秘書科工作,後擔任經濟體制改革科科長。1989期間,馬副省長駐南郊晉源鎮,協助指揮區東水西調工程壹年,解決了晉源晉祠兩鎮壹鄉人畜吃水和農業用水問題。1991,作為區裏成立的農村工作隊副隊長,帶領5人工作組進駐南郊區金勝鄉西寨村,為期壹年兩個月,從村級領導班子、村財務、村辦企業管理等方面入手進行整改,使該村成為全區先進村。他在擔任體改辦主任期間,協助區委書記、區長通過學習、參觀、培訓等方式,組織全區各類企業大力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使南郊非公有制經濟得到快速發展。

1995年7月至1999年3月任南郊區北格鎮人民政府副鎮長。第二年,他被調任鎮黨委副書記兼鎮CPPCC聯絡委員會主任,分管城市土地黨的建設。這四年間,實施了全鎮和18村的鎮村建設規劃和土地整體治理利用發展規劃,北格鎮東南基本建成。使北格鎮成為當時南郊工業發展最好、人均納稅最高的鎮。

65438+1999年3月至2003年6月任小店區北營街道黨委副書記、CPPCC街道聯絡委員會主任(享受正科級待遇),分管組織宣傳和綜合管理工作。2000-2002年期間5438年6月+2月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本科畢業。四年來,我走遍了東山全街道10個社區,全街道10個農村,大大小小的駐地企事業單位,偏遠地區。尤其是在那個時候,徐希村是壹個眾所周知的混亂的村莊。兩年多來,區鄉派出的4個工作組都進不了村,都敗下陣來。王清海來到北營街道後,區委成立了以王清海為組長,區委辦公室、區委紀委、區委組織部、區委政法委等部門為副組長的五人工作組,進駐徐希村。通過走訪黨員幹部和群眾,他們說明了自己的工作目的,並挨家挨戶地進行工作。他們堅持每天輪流吃家常飯,貼近群眾,了解情況,很快取得了廣大黨員幹部和村民的信任。各級會議相繼召開,在贏得村裏各級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後,大刀闊斧地開展工作。經過壹年的整治,壹個著名的城中村變成了壹個小康文明村,彰顯了王清海高超的組織能力和在復雜多變、常人難以駕馭的情況下的把握技巧。贏得了徐希村全體村民的壹致好評。《太原日報》曾以“貼心幹部王清海”為題,報道了王清海在北營街的突出事跡。

2003年6月至2008年4月任小店區小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分管組織安全工作。五年時間,黨組織建設有了質的飛躍。根據黨章和中央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為規範發展黨員程序,經調查研究,街道黨工委文件下發《關於發展黨員程序的通知》21,在27個黨支部實施。經過幾年的實踐,效果很好。區委組織部已經作為經驗在很多黨委推廣,得到了省委組織部的肯定。在第七屆村委會換屆選舉中,王清海突出了個人的組織能力和應對復雜混亂局面的能力。他在6000多人的小店村、3000多人的孫家寨村、全部13個村的27個黨支部的換屆選舉中都留下了自己的硬腳印。在全國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王清海被中電小店區委任命為第壹批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組長,主要負責區委辦、區政府辦、區委政法委、區委統戰部、區人大、區政協、區法院、區檢察院、區人事局等8個單位和部門黨組織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督導工作。壹個下屬部門的幹部很難以區委督導組組長的名義對區級主要領導所在黨組織的先進性教育活動進行督導。但王清海能夠根據中央和省、市委的文件精神,把握全局,按時間、內容、進度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得到了被督導單位和部門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的好評,區委主要領導給予了高度評價。認識他的人都沒說過他是個不可多得的、有才華的、實幹的幹部。王清海更是負責全街道的安全工作,曾榮獲得了太原市人民政府頒發的安全生產個人先進獎。

2008年4月至今任太原市小店區商務局黨委副書記,協助黨委書記分管宣傳、統戰、610、民政、雙擁、軍轉等工作。除了做好分管工作,他還能圓滿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如區領導交辦的小店區楊家堡舊城改造項目中沁縣供銷社拆遷任務:太原市小店區楊家堡舊城改造項目是太原市提升城市等級的重點示範項目,得到了山西省委書記袁等領導的視察和肯定。然而,在拆遷前期,小店區楊家堡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中,親賢供銷社在近10畝商業用地上約4341.38平方米的商業業務用房及附屬設施,親賢供銷社員工與主管部門小店區供銷社“對著幹”,工作組進不去,甚至影響了全區拆遷整體進度

為盡快啟動和推進拆遷工作,按照小店區楊家堡片區舊城改造項目領導、小店區區長常清同誌關於必須在確保職工穩定的前提下盡快推進親賢供銷社拆遷工作的指示精神,董亮同誌, 小店區人民政府副區長,2010下午在區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小店區供銷聯社、小店區商務局主要領導參加。 在聽取了拆遷工作的匯報後,

壹是針對楊家堡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成立親賢供銷社拆遷工作組。

主席:王清海(小店區商務局黨委副書記)

副主任:榮鎖平(小店區商務局副局長)

張保平(小店區供銷聯社副主任)

二是區供銷聯社主任楊風生具體負責就近安排辦公場所,做好後勤工作。

第三,會後馬上進入角色,開始工作。

沁縣供銷社現有職工43人,退休職工33人,農民工1人。其中,社領導3人(主任1,副主任1,黨支部書記1),職工代表9人。由於種種原因,近幾年生產經營不好,幹群關系緊張。可以說,員工聯名上訪,投訴這個機構存在的問題,從區政府到省政府,都是常事。是小店區最不穩定的“老大難”單位。

拆遷工作組牢記常區長、董區長的指示精神,在區商務局局長劉曉根、區供銷社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於2月23日下午進駐沁縣供銷社拆遷辦公室,到5月18,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沒日沒夜的吃住在工作現場,不管周末節假日,挨家挨戶,了解情況,調查分析問題。先後多次召開社領導、職工代表、全體職工大會學習有關文件精神,並邀請區企改辦主任、區經信局局長閆文玉等區相關部門領導為沁縣供銷社全體職工講政策,現場解答職工提出的問題。工作組就拆遷中遇到的壹些問題和困難,咨詢了區城改辦、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太原市供銷聯社、山西省供銷聯社、副區長、區長等相關單位、部門和領導。

通過工作組的精心工作,沁縣供銷社的幹部職工看到了工作組是真心實意地為被拆遷沁縣供銷社的利益設身處地,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切實為被拆遷單位和職工爭取利益,最終贏得了沁縣供銷社幹部職工的信任, 工作組進駐期間,沁縣供銷社員工從未投訴過拆遷問題,工作組多次受到董副區長、常區長的表揚。

在沁縣供銷社幹部職工的高度配合下,沁縣供銷社於5月13日搬遷騰退了全部營業用房,並於5月18日簽訂了拆遷補償合同(拆遷主體工作基本結束)。6月8日,拆遷補償款正式到帳,拆遷補償結束。沁縣供銷社的拆遷工作從“老大難”變成了“大推進”。

眾所周知,只要是拆遷工作,不管是個人的房子拆遷,還是單位的房子拆遷,都是比較難的事情。面對不穩定和矛盾,西安供銷社的拆遷工作更加困難。

但工作組只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在拆遷補償款還沒到之前,沁縣供銷社就能主動騰退被拆遷房屋,並簽訂拆遷補償合同,這在小店區乃至太原市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壹例。

這既說明了工作組的方法得當,也說明了區政府領導指導有方,區商務局等部門大力支持,親賢供銷社幹部職工在這次拆遷工作中識大局、顧大局,說明只要認真負責,團結協作,方法得當,各司其職,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作為工作組組長,王清海是壹個不可多得的好幹部,工作認真負責,有組織能力,有領導能力。小店區第二、三屆黨代表,壹、二、三屆區政協委員。

  • 上一篇:脫貧攻堅的典型事跡。
  • 下一篇:網上註冊公司: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建築安裝業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