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收的環保稅來自各地征收的排汙費。與排汙費相比,存在執法剛性不足、地方政府和部門幹預等問題。費改稅後,將加強稅收征管和“多汙染多繳稅”的政策設計,加大遏制企業排汙的力度。
“我了解到壹些環保壓力很大的大型化工、能源國企,他們算了壹下,以後要交的環保稅比以前的排汙費要大幅度提高。”安永大中華區間接稅主管合夥人梁對第壹財經表示,這也倒逼企業改造設備和技術,加大環保投入,減少汙染排放,有利於民。
壹些企業仍然不知道環境保護稅的目的。更多的企業關心環保稅取代排汙費後企業是否會多交錢。
此次環保稅法立法以“轉嫁稅負”為原則,將現行的排汙費制度轉移到環保保稅制度,從而保持征收比例的平穩過渡。比如大氣汙染物和水汙染物每汙染當量的環境保護稅最低標準分別為1.2元和1.4元,與之前的排汙費標準相同。作為地方收入的壹種,這部環境保護稅法還賦予了地方政府調整壹定稅額的自主權,即大氣和水汙染物的稅額最多可以提高10倍,這樣的稅額比例才能滿足不同地區治理環境的不同現實,要經過地方人大確定後才能最終確定。目前,貴州、廣東等地正在調研具體適用稅額,征求各方意見。
在去年年底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新聞發布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王(Yvonne Wang)介紹,環境保護稅法遵循將排汙費制度平穩過渡到環境保稅制度的原則,主要表現為將排汙費繳納人視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根據現行排汙收費項目、收費方式和收費標準,設定環境保護稅的稅目、計稅依據和稅額標準。對於環境保護稅是否會增加企業負擔的問題,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表示,考慮到當前經濟環境下企業的承受能力,環境保護稅不同於其他稅種。企業履行環保責任,減少汙染物排放,就可以少繳稅。從這個意義上說,負擔的平準是恰當的。
環境保護稅開征後,各企業稅負不壹。這不僅與企業的汙染情況有關,也與當地原有的排汙費執行情況有關。
比如壹些稅負可能增加很多的國企,壹個主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此前給予的排汙費減免和緩征的優惠政策;但費改稅後,現行環保稅對之前的免、緩征沒有明確規定,應該全額繳納。
企業環境稅負上升到壹定程度並不是壞事。相反,它體現了環境稅的立法目的。通過稅收調節的杠桿作用,迫使企業更好地控制汙染物排放,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危害。我國從1979開始建立排汙收費制度。2015年有28萬戶繳費,排汙費173億元。
以排汙費的收費標準作為環保稅的下限,意味著稅收標準高於現行的排汙費。環境保護稅開征後,預計每年環境保護稅規模理論上可達500億元以上。
隨著2018環保稅征收日期的臨近,壹系列的稅收征收工作正在完善。今年6月,讓環保稅法真正落地的《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公開征求意見。7月,主管實際征管的國家稅務總局和環境保護部也正式簽署了《環境保護稅征管合作機制備忘錄》,進壹步加強了兩部門的合作,明確了職責分工,為順利征稅鋪平了道路。8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環境保護部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實施環境保護稅法的全面準備。
工商註冊多少錢?找曼德企業服務,公司安全高效,稅務顧問專業,曼德企業服務是壹站式服務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