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需要。但是如果沒有收入則不需要交稅,但需要零申報。零申報條件:1、辦理了稅務登記就要到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這個征管法規定的。2、至於到哪個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要看涉及哪個稅種,就要到管理這稅種的稅務機關去進行納稅申報。3、如果是工業或商業,那國稅地稅都要去進行納稅申報的,如果是服務業,那也是兩邊都要跑的,中外合資和新企業,大部分的稅都是國稅管,只有城市房地產稅和印花稅、個人所得稅這幾個是地稅管,外商企業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這些都是免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壹條 中華人民***和國境內的企業,除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外,應當就其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依照本條例繳納企業所得稅。
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
第二條 下列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企業或者組織,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
(壹)國有企業;
(二)集體企業;
(三)私營企業;
(四)聯營企業;
(五)股份制企業;
(六)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第三條 納稅人應納稅額,按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稅率為33%。
第四條 納稅人每壹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準予扣除項目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第五條 納稅人的收入總額包括:
(壹)生產、經營收入;
(二)財產轉讓收入;
(三)利息收入;
(四)租賃收入;
(五)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六)股息收入;
(七)其他收入。
第六條 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的項目,是指與納稅人取得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和損失。
下列項目,按照規定的範圍、標準扣除:
(壹)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
(二)納稅人支付給職工的工資,按照計稅工資扣除。計稅工資的具體標準,在財政部規定的範圍內,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財政部備案。
(三)納稅人的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分別按照計稅工資總額的2%、14%、2.5%計算扣除。
(四)納稅人用於公益、救濟性的捐贈,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3%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
除本條第二款規定外,其他項目,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稅收的規定扣除。
第七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項目不得扣除:
(壹)資本性支出;
(二)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
(三)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四)各項稅收的滯納金、罰金和罰款;
(五)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損失有賠償的部分;
(六)超過國家規定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以及非公益、救濟性的捐贈;
(七)各種贊助支出;
(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各項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