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有句老話叫:在家靠爹娘,當兵靠班長。的確,班長是軍中之母,與戰士朝夕相處,壹言壹行對戰士有很強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因此,對班長我註重抓好"三個環節":
壹是搞好教育,讓班長明白自己是個"頭"。有的班長覺得自己是部隊裏最小的"長",不算什麽"頭"。我經常對班長進行職責意識教育,引導他們認清責任當好"兵頭",做到對工作負起責任,對戰士親如兄弟,對自己嚴格要求。班長履行職責表現好的,優先考慮立功受獎,優先考慮入學提幹,並在全旅大力宣揚。
現在,集合站隊班長站在前頭,值勤訓練班長走在前頭,臟活累活班長幹在前頭,落實條令班長抓在前頭。二連班長趙偉臨退伍前,連隊安排他到中關村出公差,他二話沒說,帶著全班整整幹了壹個星期。回到連隊的當晚,他還召開了最後壹次班務會,講評了出公差的情況,第二天就踏上了回鄉的旅程。
二是註意培養,讓班長懂得怎樣當好"頭"。前些年,我曾在壹些連隊作過調查,發現個別班長帶兵,有時候是靠"蒙、嚇、哄、罰"這幾招兒。戰士有了問題,不會做工作,而是靠"蒙",能糊弄就糊弄;碰上搗蛋的,糊弄不住,就嚇唬嚇唬,鎮他壹下,有時甚至動手動腳;要麽就是"哄",怕戰士出事,不敢嚴格管理,壹味地遷就、迎合,還有的靠吃吃喝喝、哥們義氣籠絡感情;這些招數不靈了就是"罰",罰站崗、罰做俯臥撐等等。
針對這壹狀況,我下大力抓了班長能力素質的提高。現在,每年旅裏都要利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壹次預提班長集訓,著重抓好"兩能三會",使他們能管理士兵、能組織施工訓練,會講、會教、會做思想工作。
在此基礎上,還對在職班長骨幹進行帶兵基本功崗位培訓。從學會開班務會練起,使班長掌握基層工作的基本制度,學會用優良傳統帶兵,用條令條例帶兵,用科學知識帶兵,用真情實感帶兵。三連班長蘇雷,不僅施工技術過硬,而且做思想工作也很有辦法。過去班裏有個戰士有潔癖,床不讓別人坐,手不讓別人握,碗不讓別人拿,東西不讓別人碰,還常因壹些小事與別人發生爭吵。蘇班長沒有簡單地把他的心理障礙當成思想問題,而是利用心理學知識,經常與他談心,給他講為人處世的道理,終於使他逐步克服了心理障礙,與班裏的同誌搞好了團結。目前,全旅基本上做到了小的問題不出班,壹般問題不出排,大的問題不出連。
三是加強管理,讓班長當個像樣的"頭"。原來有些單位領導總感到班長比較辛苦,對他們的管理有點遷就放任,往往是違反了紀律捂著,出了問題兜著,使壹些班長逐漸"特殊"起來,個別的甚至做出了有損自身形象,傷害戰士感情的事。
前幾年,有個班長在新兵連訓兵時,為了讓新戰士給自己送禮物,今天悄悄地告訴這個戰士我過生日,明天又告訴那個戰士我過生日。對這種情況,我進行了嚴肅查處,不留情,不護短。去年又發現有個班長經常讓新戰士給他買石林煙,壹包煙四塊五,他每次只給兩塊錢,新戰士不敢吭氣,每回給班長買煙都要往裏搭錢,有苦難言。我堅決撤銷了這個班長的職務,並讓他如數退還了所欠戰士的煙錢,還在全旅進行了通報,最終扭轉了班長帶兵風氣不正的問題。
------------------
班長骨幹如何帶好兵
作者:軍人世家
壹、以身作則,是當好班長骨幹的基礎與前提。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身教重於言教,行動就是無聲的命令。班長骨幹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是壹種 巨大的人格力量,會在戰士中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班長骨幹要在日常生活中,叫響“看我的,跟我來”,敢於做三個方面的帶頭人。
壹是做軍事訓練的帶頭人。軍事訓練是部隊的中心工作,中心工作上不去,全面建設就是壹句空話。為此班長骨幹要帶好頭。
二是做敬業奉獻的帶頭人。用自己的安心,帶動戰士的安心;用自己的奉獻帶動戰士的奉獻。班長骨幹無聲的行動能夠深深地感染大家,能促使壹些有消極思想的戰士能夠安下心來,主動投自到連隊的建設當中去。
三是做公正廉潔的帶頭人。“公生明,廉生威”。公道正派不僅是帶兵人的要求,更是帶兵人的壹種美德。在日常生活中,對待戰士壹視同仁,要做到五個“不分”。即:不分親疏、不分厚薄、不分貧富、不分地域、不分先後,堅持“壹碗水端平”,不徇私情,這樣才能夠戰士們的信賴。
二、做好思想工作是譜好帶兵、愛兵的心曲。
班長骨幹如何去譜好愛兵曲,奏響主旋律,保證愛兵不跑調,關鍵要運用好“情、理、度、行、誠、幫”六字決。
“情”。即動之以情。帶兵要講感情、重感情和培養感情。感情深,萬事通,這是愛兵的前提。如果沒有人情味,貌合心不合,是不可能愛兵的。為此,壹是要從新兵入伍開始培養感情。要針對新兵的特點,尊重新戰士的人格,關心新戰士的心理,帶領新戰士走好第壹步。二是要從端正對士兵的根本態度上動真情。班長骨幹要踐行代表廣大戰士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看待戰士做到“三不三關註”。即:不把戰士身上的時代特性當缺點,尊重他們的人格;不把戰士的個性特征當弱點,關註他們的心理;把戰士的家庭困難當累贅,關註他們的困難和需求。三是要從堅持原則上講感情。班長骨幹要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克服對個別戰士的違紀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用感情代替原則,搞哥們義氣等弊端。
“理”。即:曉之以理。戰士普遍比較年輕,閱歷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定型,易於沖動。為此,班長骨幹要以理育兵。壹是把做人的道理講清,使他們明智;二是把做事的道理講透,使他們懂事;三是把當兵的意義講深,使他們安心;四是把部隊的紀律講明,使他們遵規守紀。這樣戰士才能自覺做到什麽可為,什麽不可為。
“度”。即嚴而有度。傳統的管理教育模式已經不完全適應新形勢下部隊發展的需要。那麽班長骨幹在帶兵上就要確立“四破四立”的思想。壹是破除帶兵就是把兵管住、把人看牢的思維,確立帶兵不斷發現新問題,解決矛盾,真正把兵的心拴住的思想;二是破除僅用條令條例、規章制度與行政手段約束戰士思想,創立家庭聯動、環境熏陶與社會帶動為壹體的充人型管理體系;三是破除不分對象施管,任務層層加碼、標準隨意提高,訓練不分層次、教育沒有主次等簡單粗暴型管理手段,樹立“以兵為本、士兵第壹”的帶兵觀念;四是破除嚴而不愛、愛而不嚴的行為,確立依法帶兵的觀念。
“誠”。即:以誠相待。對待戰士要誠實守信、對待戰士要以心交心、對待戰士要用心換心。尊重戰士,以自己的誠心換戰士的真心。
“行”。即:身體力行。新形勢下,戰士的文化修養、個體素質、民主意識都有了明顯的提高,班長骨幹的壹言壹行都 會引起戰士的關註。為此,班長骨幹必須為人師表,言行壹致。在工作、生活、學習中要當好“三種人”:壹是理論修養上要當戰士的引路人。二是完成工作任務要做戰士的帶頭人。三是生活上要做戰士的知心人。
“幫”。即:幫在根本。壹是幫思想。通過幫助不斷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二是幫長遠。班長骨幹要引導戰士學習成才,培養團結人、理解人、容忍人的良好品格。三是幫立誌。要勇於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的挑戰,培養吃苦耐勞、意誌堅強的品質和樂觀自信的人生態度。
通過以上兩點,我們班長骨幹應在如何帶好兵方面學到壹些淺而易見的道理。這樣我們的班長骨幹才能讓戰士們信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運用自如,連隊工作才能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