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有錢人都有壹些特點。
前段時間,壹檔日本綜藝《壹億嫁》在微博上被網友瘋狂圍觀。
節目內容有點泡湯:五個拜金女要去和有錢的男嘉賓相親。
拜金女都是年輕漂亮的,有模特,有歌手,有女主播,有前女團,有愛豆,有學姐。
另壹方面,男嘉賓也不全是有錢人,有的是真有錢,有的是假有錢。
拜金的女人要根據自己的言行判斷誰是真正的有錢人。
只要妳找出真正的有錢人,向他表白,他會在節目結束後真的嘗試和妳交往。
65438號+0男,稅務師,31歲,年收入保密,是最高值,所以所有小姐都覺得可疑。
二號男,健身房老板,平時投資房地產,36歲,年收入270萬人民幣左右,長相酷似陶喆翻版。
3號男,IT企業CEO,最高年收入6億日元(約3600萬人民幣),穿的有點花裏胡哨。
還有四號男和五號男,也自稱是大公司的經營者。
相親開始了。壹個淘金者問三號IT男:“妳壹般在哪裏買衣服?”
IT男毫不猶豫的回答:“ZARA”。這個地方的每個人都有難以置信的表情。
畢竟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有錢人壹般都穿的是高清奢侈品。
而ZARA的普通t恤只要100。有錢人怎麽會選擇這麽平民化的快時尚品牌?
另壹方面,健身男不經意間露出了自己的高檔手表,透露自己開的是阿爾法羅密歐的車。
在戶外燒烤的互動環節,IT男主動為大家開紅酒。
沒想到姿勢壹點都不熟練,在場的小姐們更加起疑:
“有錢人不是壹般都很會品酒開酒嗎?”
而那個和身邊的淘金者聊得很開心的健身男,則輕飄飄地概述了自己的創業經歷:
“因為我哥哥住在曼哈頓,我每個月都要坐私人飛機去壹次。
我在加州學藝術的時候,偶然知道了壹個流行的減肥方法,然後回國創業,事業有成。"
相比之下,IT男的創業經歷就簡單多了:
“我討厭給別人打工,工作半年就自己創業了。
我是壹個不適合給別人打工的人。我很難遵循他們的規則,但我喜歡創造規則。"
當被問到他通常把錢花在哪裏時,這位IT男的想法是:把錢花在體驗上。
買車買品牌不是不可以,但是這些東西帶給妳的快樂是短暫的,瞬間陷入虛無。
所以他更願意把錢花在和朋友壹起旅行,創造美好回憶上。
最近怎麽樣?妳猜到了嗎?
壹個穿名牌戴手表有留學背景的健身男,其實只是18線上的小演員,根本不是有錢人。
穿ZARA不太會開紅酒的IT男,是個不折不扣的有錢人。
IT男的真名叫福田拓哉。他上過雜誌,出過書,31歲,年收入6億日元。
拜金主義者驚呆了,覺得自己虧了幾個億。
其實真正的有錢人,和IT男壹樣,壹般都有這三個特點。
2
不刻意追求奢侈品。
在壹次聚會上認識了壹個姐姐,我總是和名牌聊得來。
“昨天我看中了壹件迪奧的高定禮服,是楊穎穿的。太美了。”
“天啊,那個女人為什麽還背著淡季呂?真的很俗。”
“這鮭魚太不新鮮了。日本菜還是要去銀座的千代,好吃。”
我以為這個妹子壹定家境不錯,問了才知道:
她16歲出來農村打工,現在在壹家外資企業做行政助理。
周圍都是經常出國旅遊的同事,她漸漸開始虛榮心爆棚。
呂在背,分期貸款買的,壹發工資就得還花;
日料從日劇中看到了很多。通常最常吃的不是黃燜雞米飯和蘭州拉面;
蝸居在城市邊緣20平米的出租房裏,朋友圈總喜歡定位壹些五星級酒店。
真正的有錢人不會刻意追求奢侈品,更不會刻意炫耀。
喬布斯,十年來穿著黑色套頭衫、李維斯牛仔褲和新百倫運動鞋;
紮克伯格,衣櫥裏總是壹樣的圓領灰色短袖;
周潤發,穿著15元的廉價鞋,騎車逛街,裸捐56億;
在節目現場被曝光的王力宏,總是穿著滿是破洞的襪子,壹件衣服十幾年都是補丁...
美學大師蔣勛說得好:
“壹旦妳刻意追求什麽大牌,壹旦妳刻意附和什麽標準,妳就失去了品味。
品味就是做好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知道人生該怎麽過。"
真正的富人不刻意追求奢侈品,而是活得有品位。
三
我喜歡花錢買體驗。
我曾經問過身邊的朋友:
“妳認為妳去年花的最好的東西是什麽?”
有人說:“我攢了兩個月的生活費,五壹去聽了壹場演唱會。”
有人說:“我和男朋友去了香港迪士尼。”
還有人說:“我給自己放了個假,壹個人在東京待了五天。”
沒有人認為花錢最值錢的是買東西,而是買經驗。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享樂指示”。意思是快樂總是很容易被大腦適應。
我們夢想的東西,在我們得到的那壹刻,就開始變得不那麽快樂了。
而如果妳花錢去體驗,比如買演唱會門票,上法語課,上烹飪課,去摩納哥度假。。。。。。
然後,妳會在更長的時間裏感到快樂。
正如心理學家吉洛維奇發現的那樣:“任何令人興奮的產品在使用兩周之後都會顯得平庸。但經驗會沈澱成我們自己的壹部分,永遠活在我們的生命裏。”
真正的有錢人壹般都明白這個道理:花錢買體驗比花錢買東西更能帶來滿足感。
四
把時間花在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
真正的有錢人在生活中可能和IT男壹樣笨拙。
因為他們的時間花在了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
比如王健林的行程,壹度刷爆了朋友圈。
我早上4點起床,壹整天都是滿滿的工作,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比如張朝陽在烏鎮互聯網大會直播的時候,就透露了自己日程很緊,忙到每天只睡4個小時。
1點睡覺,4點半起床,5點半到6點半看新聞;
精心準備7:00-8:00直播內容,8:00-9:00直播,12:00-18:00日會;
運行時間為18: 00-19: 00...
比如比爾·蓋茨每天早上6點起床,他壹上班就能保持36個小時的清醒,然後睡10個小時。
比如蘋果CEO庫克每天早上3: 45起床,每天第壹個到辦公室,最後壹個離開。
例如,通用電氣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傑夫梅爾已經連續24年每周工作65,438+000小時。
相比之下,我們上班釣魚,在茶室八卦;
下班回家刷朋友圈,看短視頻,玩遊戲,早上賴在床上看酷文。
為什麽那些老板那麽有錢還喜歡把時間花在工作上?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心流”,意思是:
當人們沈浸在他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中時,他們是專註的,投入的,享受的壹種精神狀態。
當心流發生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和充實感,很難感受到時間的流逝。
有的人玩遊戲會有心流體驗;
真正的老板們在學習和工作的時候會感受到忘我的快樂。
他們喜歡挑戰項目,以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他們不喜歡在短視頻或者小遊戲中尋找短暫的快感,更渴望充實的快樂,比如深度工作、閱讀、健身。
越有錢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
五
寫在最後
島國的這個綜藝節目,看完不禁沈思:
與其期望嫁入豪門,不如先看看,學學有錢人的特點。
人生這條路從來都不是壹勞永逸的。
沒有捷徑,不如靠自己成為真正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