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中介生“公積金提取”服務費高達10%

中介生“公積金提取”服務費高達10%

公積金提取在不少地方已形成地下產業鏈,甚至成為公開的生意。中介通過幫助個人造假、偽造資料,收取壹定數目的中介費,從而實現盈利。公積金提取的服務費,壹般是提取金額的5%,高的甚至達到10%。

住房公積金本是壹種社會公***保障,近年來卻成為壹些組織和個人非法謀取利益的工具。

近日,記者以提取住房公積金為由,暗訪了幾家中介。記者從網上以取公積金進行搜索,出現了數百家提供該服務的中介網頁。其中,不乏專門為個人提取住房公積金的公司。

記者聯系了壹家自稱公積金提取官方網站的公司,該公司在網頁上承諾不成功、不收費,記者按照其提供的400電話撥打,負責接線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們能夠提供相關合同和發票,由個人到單位提交申請,然後到銀行就能提出公積金,中介費用為6%。這位女士還對記者重申,她們提供的發票是按照正規程序從稅務部門開出,交易不會有風險。

記者隨後又聯系了壹家名為北京公積金社保服務中心的公司,工作人員王美告訴記者,提取10萬元公積金,需要交4000元中介費,支付寶擔保交易,在淘寶上也有店鋪,隨時可以提供各種社保和公積金提取服務。

這兩家公司只是網上多家公積金提取中介的代表,類似的中介還有很多。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城市街頭,提取公積金廣告屢見不鮮。

根據法律規定,住房公積金須具備以下情形之壹才可提取:購買、建造、翻建、大修具有所有權的自住住房的;離休、退休的;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且與所在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出境定居的;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的;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的規定比例的。

無論是住房需求,還是大病提取,住房公積金都旨在解決實實在在的民生需求。而泛濫存在的公積金提取中介,不僅違反了相關政策規定,也擾亂了市場秩序。

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自己聽說過不少非法公積金提取中介,因為擔心交易有風險,從來沒有通過這種途徑提取。而在山東某大型企業工作的王先生向記者坦言,自己急需用錢時,而正規途徑又提不出公積金,只有通過中介來提取,雖然支付了不菲的中介費用,但畢竟解了燃眉之急。

北京市中潤律師事務所鄭景田律師告訴記者,中介機構為個人非法提取公積金,有可能會對公民的個人信息造成泄露,對個人資金和賬戶形成風險,個人通過偽造材料提取公積金,會影響公民個人公積金信用等級。此外,中介涉嫌違法經營,構成犯罪,還可能構成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等。個人通過中介提取成功的,會受到限期退回或者罰款的懲罰。

記者調查發現,對於不少單位來說,公積金提取需要憑購房合同等材料,這意味著有購房需求但手中缺錢的職工只能眼睜睜看著公積金余額睡大覺,然後東拼西湊,把首付款備齊,購房之後才能提取公積金。

專家認為,目前住房公積金非法提取現象泛濫既反映出公積金提取制度監管不嚴的問題,也反映出公積金提取限制仍存在不合理之處。越是買不起房的中低收入者越難提取,公積金只能長期閑置,不少單位公積金使用範圍狹窄,幾乎變成了養老金。使用率不高的問題尤其突出。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建立公開規範的住房公積金制度,改進住房公積金提取、使用、監管機制。有關部門在切實加強監管的同時,還應拓寬公積金使用渠道,建議放寬公積金提取條件,讓公積金的提取和使用更加人性化和靈活化。

  • 上一篇:中國溧水分公司鐘經理。
  • 下一篇:重慶43個區縣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