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迅速普及
預制菜的概念,最早誕生於上世紀40年代美國,我國在90年代也已經有了相關理念。
但這麽多年過去,國內的預制菜產業卻並沒有發展起來,直到疫情發生後近幾年來,預制菜才開始迅速普及,並成為備受矚目的下壹個“萬億級產業”。
根據調查,預制菜的市場規模已經突破4100億,近三年也保持著600-1000億的高速增長,並且呈現越來越快的趨勢!對比尤為明顯的是,2022年中國餐飲業總***才4萬多億,同比上年大幅下降6.3%;但壹枝獨秀的預制菜,卻實現了超20%的逆勢增長!
國海證券對此預測,如果以每年20%的增速計算,那麽到2029年前後我國的預制菜就能達到萬億市場規模!並且隨著預制菜的市場滲透率逐漸達到60%左右,整個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萬億!
預制菜事關民生、消費、經濟,融合壹二三產業***同發展,因此國家也對此高度重視,今年的“壹號文件”中就首次指出,要明確培育鄉村產業新業態,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範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
在地方上,如山東、廣東、福建、河北等省也早早制定發布了支持預制菜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或文件。
總而言之,在創新和商機越發寶貴的今天,這個產業等於是活脫脫擺在大家面前的“致富路”,有實力的都會想要“趕緊上車”,其中就包含許多生豬產業的明星企業,他們有著強大的供應鏈優勢,那是否就能在預制菜賽道上開局領跑呢?
豬企愛上預制菜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豬肉消費國,全國人民壹年就要吃掉近7億頭豬!因此預制菜的賽道上,“豬”顯然依舊是主角!恰逢如今生豬產業規模化發展加速,許多龍頭豬企實力壯大,正在尋求新的利潤空間,自然積極地參與到預制菜產業當中。
例如溫氏2021年實現預制菜銷量約1.7萬噸、2022年增長至2萬噸左右,近期更是成立了佳潤肉食獨立經營,力求進壹步提升預制菜的營收水平。
還有新希望更是將預制菜在年報中重點體現,2021銷售的深加工肉制品和預制菜就高達25.35萬噸,2022年他們的小酥肉就已成為年銷售10億元級別的超級單品......新希望已經打造了旗下多個預制菜品牌,走在了豬企的前頭。
唐人神更是預制菜賽道上的“老玩家”,到2022年底他們已經研發出了數十種預制菜產品;2023年更是宣布要站在集團高度針對預制菜進行戰略布局,著力提升“唐人神—新派湘菜”系列產品。
牧原目前的動作還不大,但集團高管曹治年也表示——牧原要做全國最大最優質的預制菜供應商之壹。
個人解讀,也許牧原自己不會去花大力氣做預制菜品牌,而是“逆向布局”向市場上成熟的預制菜企業供應原材料“豬肉”。
畢竟預制菜可不同於養豬,對豬企來說是壹條全新的賽道,他們要面對的不再是吃了睡睡了吃的生豬,而是精通於“貨比三家”的消費者。
豬企要發展預制菜,有優勢,同樣也有很大的壓力......
豬企的優勢與劣勢
據統計,當前預制菜行業的從業企業超6萬家、工廠超2萬家,其中***有43家上市公司,那都是“摩拳擦掌”力爭做到最大、最好。
激烈的競爭下,豬企在預制菜方面的優勢就是“供應”,毫無疑問,自家的豬賣給自家工廠,無論是原料品質還是價格上都有著巨大優勢!有的大豬企,甚至在飼料端就有了成熟產業,這意味著他們整個產業體系就變成了——飼料、生豬、屠宰、預制菜。
有企業家貼切形容——我們“進貨”的是玉米豆粕,對外界輸出的就變成了“菜品佳肴”。
這也是豬企敢於加碼預制菜的底氣所在,這壹優勢完全碾壓其他企業,但豬企也有壹個巨大的劣勢——品牌。
原理很簡單,當我們去買壹塊豬肉的時候,不會詢問這豬肉是啥牌子的,但當我們去買壹個冰激淩、壹杯奶茶、甚至吃壹頓火鍋,都會看壹看“這是啥牌子的”。
面對預制菜,消費者購買的不僅僅是菜,更是品牌!
因此相較於那些大食品企業,相較於那些大商超,豬企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影響力是非常薄弱的,唯有新希望、唐人神在這塊發展的較好。
此外,豬企還要面對壹個冷鏈運輸與銷售的問題。
因為賣出去的是預制菜,消費者對其最看重的壹個指標就是“生產日期”,大部分商超裏的預制食品“保質期”都只有3天,消費者也能明確看到是哪壹天生產的,壹般來說到第三天的預制食品是很難賣出去!
那麽對於豬企來說,如何將菜品生產出來後,3天內就送到門店並賣出去呢?這是壹巨大的難題!
因此,在預制菜產業還有壹個很多人不知道的“潛規則”!
那就是同壹個產品,有兩個“保質期”——有媒體實地探查預制菜門店發現,對外銷售的預制菜外包裝上印著“保質期3天”,壹般生產日期也在近日;但實際上預制菜的內包裝上卻寫著“保質期12個月”!
究竟是為什麽,同壹個商品有著天差地別的“兩個保質期”呢?
原來,內包裝上寫的“保質期12個月”,指的是可以-18℃密封冷凍保存12個月;而拿出來對外銷售後,馬上就會變成“保質期3天”,3天內必須賣出消耗,不然就只能處理了。
對於生產企業來說,這也許無可厚非,但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基本可以算是“欺騙”!因為大家看到那個“保質期3天”的字樣,就會下意識認為菜品就是這兩天生產的,心裏自然放心,妳要是告訴我這碗紅燒肉是12個月前生產的,盡管我知道它合格合規,心裏也還會掂量掂量——吃進肚子的東西,它真的安全嗎?
因此,未來在預制菜的銷售與品牌方面,肯定是“保質期越短,越新鮮”的產品更有競爭力!豬企在這塊,並沒有明顯優勢。
但我相信,壹定會有優秀的生豬企業脫穎而出,成為消費者心中的“心頭好”,那這又會對生豬產業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對養豬業的影響
對養豬業來說,眾多龍頭豬企加碼預制菜,可能會反而在總體上降低豬價!
因為當前養豬業的產能已經溢出飽和,並且可以預估未來也不會有太大的降低,會基本維持在高位水平!那麽毫無疑問,豬價就會偏向較低水平。
因此,豬企們接下來的發展方向有兩個——降低成本、提升利潤。
當某些龍頭豬企,將盈利空間提升到消費端,那意味著他們可以生產和輸出更多生豬,占據更大市場。
但反過來那些只能靠養豬的人,卻可能會面臨越來越飽和的市場,長期低迷的豬價。
在同樣的豬價下,養豬的人已經虧了,但全產業的豬企卻還在賺!最終產能和市場就會越發向他們傾斜。
此外更重要的壹點是,面對低豬價之時,大量養殖場戶只有兩個選擇——虧本賣豬,拼命壓欄!但我們都知道,壓欄的操作風險非常大,壹方面大肥豬吃的越來越多,壹方面生豬供應也不斷提升,豬價就更難以反彈!這兩年來,多少養豬場因此破產退出。
但做食品的企業又不壹樣,他們將生豬屠宰後變成凍肉可以儲存10~12個月,後續做成預制菜又能保存大半年以上!盡管壹次性的量有限,但時間線拉的足夠長,就大大幫助豬企提升了抗風險能力,更能熬到豬價回暖的那壹天。
再從預制菜產業來看,豬肉的消費增長大概率會敗給牛羊雞肉,因為相較於豬肉,牛羊雞肉在日常做飯中更難處理、更難烹飪,年輕人對牛羊肉預制菜的依賴就會高於豬肉,因此未來在預制菜成熟後,也許全國豬肉消費量會進壹步下滑。
因此總體判斷,生豬價格會隨著預制菜產業的成熟、豬企利潤的多維化而被壓低,養豬不是個簡單活,穩賺錢的難度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