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出口退稅是按照什麽金額退的

出口退稅是按照什麽金額退的

法律分析:(1)對出口貨物單獨設立庫存帳和銷售帳記載的,應依據購進出口貨物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明的進項金額;對庫存和銷售均采用加權平均價核算的,可按適用不同退稅率的貨物分別確定:退稅依據=出口貨物數量×加權平均進價。應退稅額=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退稅率或征收率(從壹般納稅人購進出口貨物為退稅率,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出口貨物為征收率)。(2)對出口企業委托生產企業加工收回後報關出口的,退稅依據為購買加工貨物的原材料、支付加工貨物的工繳費等專用發票所列明的進項金額。原輔材料應退稅額=購進原輔材料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原輔材料的退稅率。加工費應退稅額=加工費發票所列金額×出口貨物的退稅率。合計應退稅額=原輔材料應退稅額+加工費應退稅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壹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範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 上一篇:呈貢工商註冊:營改增後常見的30個發票使用問題
  • 下一篇:傳統財務模式下日常稅務管理主要流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