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涉及內容
洋務運動的內容很龐雜,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教育,外交等,而以“自強”為名,興辦軍事工業並圍繞軍事工業開辦其他企業,建立新式武器裝備的陸海軍,是其主要內容。從60年代開始開辦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安慶內軍械所等近代軍事工業。其中,江南制造局是中國第壹個較大的官辦軍事工廠,1865年由李鴻章在上海創辦,全廠約2000余人,主要制造槍炮、彈藥、水雷等軍用品,同時還制造輪船,1867年後開始制造船艦。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創辦的規模最大的船舶修造廠,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創辦,全廠約1700余人,以制造大小戰艦為主。安慶內軍械所是清政府最早開辦的近代兵工廠,1861年12月由曾國藩在安慶創建,廠子規模不大,主要制造子彈、火藥、炮彈等武器。除創辦上述壹類工廠外,還派遣留學生學習技術。但是,洋務派興辦軍事工業的過程中,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資金、原料、燃料和交通運輸等方面的困難。
於是,洋務派在“求富”的口號下,從70年代起采取官辦、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等方式,開辦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天津電報局、唐山胥各莊鐵路、上海機器織布局、蘭州織呢局等民用企業。與此同時,洋務派還開始籌劃海防,在1884年初步建立起南洋、北洋和福建海軍。在洋務派控制了海軍衙門以後,又進壹步擴建北洋艦隊,修建旅順船塢和威海衛軍港。
重要項目
安慶內軍械所
1861年,曾國藩在安慶創設的制造近代武器的軍事工業,也是洋務派創辦的仿制西式武器的第壹個軍事工業。主要制造子彈、火藥、炸炮等。“內”,表示這個軍械所屬於安慶軍內的設置。1864年,清軍攻陷南京後,該廠由安慶遷到南京,改名為金陵機械制造局。
江南制造總局
又稱江南制造局,1865年由李鴻章在上海創辦。1867年,由虹口遷至高昌廟,經過不斷擴充成為清政府最大的軍事工業。該廠技術和機械設備主要依靠外國,除制造槍炮彈藥外,也制造機器和修造輪船。1905年造船部分獨立,稱“江南船塢”,兵工廠部分人稱制造局。後分別改稱“江南造船所”和“上海兵工廠”。它是洋務派開辦的最大的近代工業,它用自煉鋼材仿制的毛瑟槍,趕上19世紀後期德國新毛瑟槍的水平,它研制的無煙火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是,江南制造總局是官辦的,經費由清政府調撥,生產不計成本,不考慮經濟效益,缺乏發展的動力。它采用封建衙門式的管理,用管軍隊的方法約束工人,工人缺乏生產積極性,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經營的設備最齊全的新式造船廠。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聘用外國人擔任技師。主要由鐵場、船場和學堂三部分組成,1884年馬尾海戰中遭到嚴重破壞。後雖經恢復但大不如前,辛亥革命後,改稱海軍造船所。
漢陽鐵廠
1889年春,兩廣總督張之洞籌劃在廣州建立煉鐵廠,同年他調任湖廣總督,籌辦的煉鐵廠也隨遷漢陽,1890年在大別山下動工興建,1893年漢陽鐵廠基本完工,***有六個大廠,四個小廠,煉鐵爐兩座。1894年投產,開始均為官辦,從籌辦起至1895年,***用經費五百八十余萬兩。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因無力籌措經費,於1896年改為“官督商辦”。辛亥革命前夕,漢陽鐵廠工人約三千人,每年出鋼七萬噸。抗日戰爭時期,漢陽鐵廠部分設備被國民黨政府遷往重慶成立大渡口鋼鐵廠。解放後收歸人民所有。
輪船招商局
簡稱“招商局”。中國最早設立的輪船航運企業。1872年(清同治十壹年)李鴻章招商籌辦。1873年1月成立。總局設上海,分局設煙臺、漢口、天津、福州、廣州、香港以及橫濱、神戶、呂宋、新加坡等地。1885年(光緒十壹年)改為官督商辦。1909年(宣統元年)歸郵傳部管轄。1912年改為商辦,更名商辦招商局輪船公司,後又改稱商辦招商輪船有限公司。1932年國民黨政府收歸國營,更名國營招商局,歸屬交通部。抗日戰爭期間,總局先遷香港,後移重慶。戰後遷回上海。1947年***有船460艘,33萬余噸。1948年成立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1951年改稱中國人民輪船總公司,香港仍沿舊稱。1985年成立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同文館
我國歷史上很早就有人從事翻譯工作,但正式設立外語學校卻晚至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的同文館。在清政府與外國訂立《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時,竟連壹個懂得外文的中國人都找不到,任憑侵略者的蒙騙。
1861年奕奏請設立外語學校,培養外語人才和外交人才。1862年8月,同治帝正式批準成立“京師同文館”。學員學習漢文外,主要學習外文。聘有外籍教師英國人包爾騰,法國人司默靈、畢利幹,俄人柏林,美國人丁韙良、傅蘭雅、海靈敦等先後任教。丁韙良從1869年任總教習,總管教務達30年。總稅務司赫德兼任監察官,實際控制了經費和人事大權。 同文館完全按正規學校來辦,陸續開設英文館、俄文館、德文館和東文(日文)館。只招收13、14歲以下八旗子弟,後又招收15—25歲的滿漢學員,也招收不限年齡的滿漢學員。學習期限初定3年,到1876年分為兩種:壹是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學、測地等科的學生學制8年;壹是年齡稍大、僅借中文譯本學習天文、化學、測地等科的學生,學制5年。1867年時增設算學、化學、萬國公法、醫學生理、天文、物理、外國史地等。學生最多時達120人。畢業生大多任清政府譯員、外交官員和其他洋務機構官員。設有印刷所,翻譯印《萬國公法》及數理化和文史等方面書籍。1902年同文館並入京師大學堂。
開始標誌:1861年剿滅太平軍及撚軍之後
結束標誌:1894年北洋海軍在威海港內全軍覆沒,遠征軍被打回國內。
運動簡介
洋務運動舊稱“同光新政”。1860年後,在中外聯合鎮壓太平天國革命的過程中,清朝封建集團中逐漸形成了壹批具有買辦性和近代性的官僚和軍閥。他們在與外國資本主義列強打交道的過程中,不但認為清政府與外國侵略者的矛盾可以調解和妥協,“借洋助剿”,鎮壓國內人民的反抗,而且還可以采用壹些資本主義生產技術,以達到維護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的目的。這部分人就是當時清政府內當權的洋務派,他們從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所從事的洋務,史稱洋務運動。所謂“洋務”,是指諸如外事交涉、訂條約、派遣留學生、購買洋槍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練軍隊(北洋,福建,南洋艦隊)、學習外洋科學、使用機器、開礦辦廠等對外關系與外洋往來的事物有關的壹切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