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稅務處理
1.根據《中華人民***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五款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企業租賃私人車輛支付給個人的租賃費,個人實際取得所得後按"財產租賃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2.根據《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規定:租賃服務中的經營租賃服務需要繳納增值稅.
經營租賃服務,是指在約定時間內將有形動產或者不動產轉讓他人使用且租賃物所有權不變更的業務活動.
企業使用私人車輛支付給個人的相關費用,個人應按照租賃服務繳納3%的增值稅.
PS:個人憑身份證原件至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並繳納個人所得稅和增值稅.
企業稅務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章扣除第三十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已經計入成本的有關費用除外.
租賃的分類與稅務處理
按照租賃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是否轉移分類,租賃分為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兩種形式.
融資租賃是指本質上轉移了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的租賃.所有權最終可能轉移,也可能不轉移.如果壹項租賃實質上轉移了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那麽該項租賃應分類為融資租賃.
對於融資租賃,其稅務處理如下:
(1)融資租賃發生的租賃費不得直接扣除,承租方支付的手續費,以及安裝交付使用後支付的利息等可在支付時直接扣除;
(2)融資租賃設備可以計提折舊並在稅前扣除,而租賃費高於折舊的差額也可以稅前扣除;
(3)租賃費通過舉債支付,其利息可以在稅前列支.
如果壹項租賃實質上並沒有轉移與資產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那麽該項租賃應歸類為經營租賃.所以,壹項租賃歸類為融資租賃還是經營租賃依賴於租賃的實質而不是合同的形式.
對於經營租賃,其涉稅處理如下:
(1)可以避免因長期擁有設備而承擔的負擔和風險;
(2)支付的租金沖減企業的利潤,減少應納稅所得額;
(3)當出租人和承租人同屬壹個大的利益集團時,租賃形式最終將會使該利益集團可以實現利潤合理轉移,這是典型的租賃節稅效應
公司向私人租汽車如何納稅?根據我們上面文章中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企業與個人通過租賃協議,向個人租賃汽車,個人取得收益是需要繳納稅金的,而對於交易方的企業,企業需要繳納的稅金可以參考我們上面文章中的相關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