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張書鴻。會計所得與應納稅所得額的差異分析[J]中國企業界(下),2010,(08)。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1】尹宗成。論會計利潤與應納稅利潤的關系[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4)。
[2]黃健生。商業企業納稅評估指標的評價[J]福建稅務,2002,(08)。
[3]嶽世忠。稅法與會計制度的稅基為何不同[J]發展,2003,(01)
[4]周武陽,楊昭軍。納稅評估理論的起源及其現狀分析[J]廣西金融學院學報,2005,(01)。
[5]鄧璐璐,。會計中的“利潤總額”與稅收中的“應納稅所得額[J]工業技術與經濟,2001,(06)。
6]劉威葳。從謹慎性原則看企業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的區別[J]廣西會計,2003,(05)。
[7]周武陽,楊昭軍。納稅評估的理論基礎和指標體系研究[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5,(02)。
[8]王敏。論信息不對稱理論在稅收征管中的應用[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4,(06)。
[9]劉美華。論稅收監管與會計信息質量[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4,(04)。
該網站提供了壹個發表和提交會計論文的電子郵件地址:742923935@qq.com。
周剛楊昭軍。商業企業增值稅納稅評估的總體構想及指標體系[J]經濟論壇,2005,(16)。
杜郭亮。會計所得與稅收所得的差異分析[J].通信會計,2004,(12)。
[2]劉榮。會計所得與應稅所得的差異比較[J].天津經濟,2007,(10)。
[3]侯華清。會計與稅收中的收入差異[J]。稅收征管,2006,(06)。
[4]江啟誠。會計所得與稅收所得的差異分析[J].東南通信,2006,(11)。
[5]劉風亮,李微漪。新準則下企業所得稅會計與稅收制度差異的比較[J].商業會計,2007,(19)。
[6]吳·。收入確認:會計與稅法的差異及相關思考[J].揚州大學稅務學院學報,2006,(01)。
[7]董·。會計收益如何調整為應納稅所得額[J]。稅務,2003,(06)。
[8]滕少娟。新會計準則的確認與相關稅法的協調[J].會計之友(上壹期),2007,(09)。
[9]哈溫昶。淺談會計收益如何調整為應納稅所得額[J].金屬世界,2006,(05)。
馮英。企業收益確認中的會計與稅務差異[J].會計通訊,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