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臨危受命,沈著指揮,周密部署,保護人民安全
21下午,通州區開始普降暴雨,並伴有瞬時大風和冰雹,最高風力達到10以上。全區多個地區發生嚴重積水、房屋受損等突發事件,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人民安全大於天,分局立即召開搶險救災部署會,區委常委、分局黨委書記、局長李耀光作出重要指示,全力以赴開展搶險救災。石寶玉第壹時間來到分局勤務指揮室,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和各單位報告,仔細了解全區暴雨災情,利用電臺實時指揮,下令全面啟動重大災情處置預案,要求各單位迅速行動,排除壹切困難,處置群眾呼救等緊急情況,堅決確保群眾生命安全;同時,主動排查隱患,對立交橋、平房、農田、河道等危險多發的重點區域進行全面檢查。,切實做好巡邏、值班和疏導工作,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避免重特大災害事故發生。按照部署,分局各單位迅速行動,組織警力、消防、武警、保安全部出動,推動搶險救災工作有序進行。
第二,深入壹線,親力親為,鼓舞士氣,凝聚人心。
在組織部署搶險救災總體工作後,石寶玉時刻牽掛著群眾的安危,迅速到轄區進行巡查,深入了解暴雨災情,指導各單位現場開展工作,與廣大民警同甘共苦,極大地鼓舞了隊伍的士氣,激發了民警的鬥誌。14時許,張家灣鎮遭遇暴雨襲擊,大辛莊村壹廠房倒塌,造成人員傷亡。石寶玉第壹時間趕赴現場,指揮消防和當地派出所冒雨開展救援工作。期間,附近棗林莊村壹村民遭雷擊,他迅速趕來組織救援。16時許,張家灣湖小區群眾反映房屋傾斜。並緊急抽調周邊7個派出所14警力支援張家灣鎮搶險救災,努力將災害影響降到最低。下午12左右,宋莊鎮鮑曉村壹處院落出現險情,近50名村民被困。石寶玉再次趕赴現場,組織公安和當地派出所民警實施救援。此時積水最深處已經到了人的腰部。他不顧危險,與民警挨家挨戶查看情況,實施救援,成功將45名村民,包括大量老人和兒童轉移到安全地帶。面對民警的勸說,仍有5名村民不願離開,他積極協調當地政府進行妥善安置,最終確保了村民的絕對安全。
第三,熬夜,熬夜,連續作戰,展現妳的風采。
暴雨災害期間,為切實把工作部署落實到位,石寶玉不停地來回奔波,完全不顧連續奮戰帶來的疲憊,其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精神給同事和群眾留下了深刻印象。22日淩晨3點多,在確保全區災情穩定和群眾安全後,他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分局。此時的他已經被雨水淋透,大家都勸他洗個澡,好好休息,但他還是馬上來到勤務指揮部辦公室工作,為隨時可能到來的險情做準備。就這樣,他在服務指揮部辦公室度過了整整壹夜。22日上午8時,他陪同區領導到全區現場檢查,及時組織災後治安維穩工作。在整個救災工作中,石寶玉連續奮戰30多個小時,行程200多公裏。他始終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攻堅克難中,充分展現了壹名忠誠於人民的優秀公安幹部的時代風采。
2017抗洪救災先進個人典型事跡2郎溪縣建平鎮中溪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簡·王聲,這個書記、主任?肩並肩?這個男人,堅定地肩負起責任和擔當,帶領群眾率先沖在抗洪搶險的第壹線,打響了?主場防守?。
以雨為令奮戰壹線
位於中仙河北岸的中溪村葛場圩,面積4000多畝,壟窄體薄。1999洪水後壹直沒有通過洪水考驗。19年6月的壹個晚上,突然下起了暴雨,簡·王聲被窗外的雷聲驚醒。作為壹個年輕人,他有足夠的防洪經驗。他天壹亮就起床,組織100多人巡堤,分成兩個重要地段,交給兩個村民小組緊急調配樁、土、碎石、彩條。
6月24日上午9時30分,葛場蕭中河外河段出現險情。建立即組織救援隊員和壹臺挖掘機進行打樁救援。他帶領三名隊員在水中呆了壹個小時,幫助挖掘機打完了10多根木樁。由於外河崩塌,水深又急,需要大量泥土。他先後調來壹臺挖掘機和五臺拖拉機加緊施工加固大堤,壹直忙到下午5點才完成除險。在接下來的十天裏,簡·王聲帶領突擊隊在昌松集市上作戰。發現壹個險情,及時化解壹個,十幾個險情被* * * *化解。
率先進行生死考驗
6月21日晚1時,簡和60多歲的老人付正在葛場大堤上巡邏。突然,他們看到堤下的泄洪閘在滲水,水流越來越大。堤壩隨時都有坍塌的跡象。壹旦垮塌,3000多畝農田直接被淹沒,給整個中溪村帶來壹場洪水。危險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這壹幕我沒辦法多想。簡·王聲不顧勸阻,撿起旁邊的舊水泥板和彩條,跳入近2米深的冰冷河水中,抓緊施救。老黨員傅被簡的行為所感動,壹起跳入水中。他們兩人幫忙完成了封堵涵洞閘門的任務。他們在水中掙紮了1多個小時,冒著生命危險,成功封堵了涵洞。隨後趕到的搶險突擊隊開著1挖掘機,在泄洪閘的混凝土板上鋪了壹層薄膜,全部用土覆蓋,最終確保了泄洪涵閘的安全。
洪水不減我怎麽在家?
為了保證中西村兩個排灌站的正常運轉,簡·王聲利用與排水相關的專業能力,堅持在排灌站夜間值班。每三個小時出去觀察壹次水情險情,近20天沒回家了。雖然3臺機器在汛期前已經檢修過,但連續的工作導致王村圩1臺機器出現故障。建及時發現,連夜聯系水利專家進行連夜搶修。由於處理及時,村裏沒有發生內澇。連日暴雨,水位居高不下,隨時有決堤的危險。正在忙著轉移群眾的簡·王聲接到妻子的電話,要求回家幫忙搬家。為了轉移更多的人,簡·王聲毅然掛了電話,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搬運家用電器,直到所有的人都被安全轉移。簡·王聲在家中壹樓進水後,為了不占用安置點的床位資源,安排妻子和70歲的父親安置在家中二樓。
善如水,愛無聲。
大雨不斷,危險越來越嚴重。出於安全考慮,簡·王聲提前帶隊進村?兩個委員會?幹部挨家挨戶通報轉移情況,通過動員村民走親訪友、在安置點安置等方式,1000余人安全轉移。7月3日淩晨,由於開發區水庫泄洪,高水位的葛場堤出現漫堤。眼看守護了十多天的大堤就要倒了,簡·王聲強忍悲傷,把住在大堤上的60名群眾全部安全轉移,並安排兩名村幹部在敬老院做後勤工作。
由於防範工作到位,中溪村雖有4間房屋倒塌,但未造成人員傷亡。休息之後,簡·王聲帶領全村人?兩個委員會?幹部實地查看受災農田,及時上報災情,查看房屋受損情況,避免群眾返回居住。在得知三岔村洪災形勢嚴峻後,簡·王聲立即組織了壹支20人的打樁隊伍和壹臺挖掘機前往三岔村積極開展支援、裝載木材和清理泥土等工作。之後,他帶領5個人連續3次打樁,500多根樁牢牢地固定在三岔大堤上。考慮到村裏受災情況嚴重,簡·王聲還利用微信朋友圈號召從中溪村走出去的知名企業家積極集資捐款,幫助村民搞好災後的自我建設。
在災難面前,同誌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壹位,沖鋒在前,沖鋒在前。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人身安全,為大家放棄家庭的行動,贏得了廣大幹部群眾的贊譽,譜寫了新時期村黨組織書記抗洪救災的壯麗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