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那些形式防詐騙的防範宣傳比較有效

那些形式防詐騙的防範宣傳比較有效

防詐騙宣傳資料

近年來,犯罪嫌疑人變換手法,利用固定電話、手機短信等形式,騙取當事人的信任,然後通過銀行卡轉賬方式騙取錢財,給當事人造成了經濟損失。為使廣大群眾提高防範意識,現將常見的幾類詐騙案件提示如下:

1、冒充公、檢、法。騙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撥打電話稱: “妳有壹張傳票 尚未領取,今天下午前不領取,法院將派人強制執行”受害人在電話咨詢過程中會 被告知自己的身份證或信用卡可能被盜用,從事洗錢犯罪活動,要求受害人將自己 的銀行卡內的錢全部匯至所謂的“安全賬號”;

2、汽車退稅。騙子在網上收購群眾身份證號、電話、住址、車牌號等信息, 冒充國家稅務總局人員撥打電話稱受害人購買了汽車,可以獲得壹筆退稅,要求受 害人到銀行將卡插入到自動取款機,按照騙子要求進行操作,將自己卡內的錢匯入 騙子賬號;

3、冒充黑社會。騙子冒充黑社會打電話稱受雇於人報復受害人,但只要受害 人匯去錢財即可免遭報復;

4冒充熟人。騙子冒充受害人的親人、熟人,自稱被綁架或是受傷、重病, 急需用錢,要求受害人匯款;

5、醫保卡詐騙。騙子冒充本地醫保中心或社保局打電話聲稱受害人的醫保卡 出現問題被凍結,醫保卡可能被盜用,處理過程需要匯壹定量的現金到所謂的“安 全賬戶” ;

6、重金求子。騙子冒充單身富婆,在網上發布信息稱尋覓壹男性伴侶,如果 成功懷孕給予巨額好處費,受害人聯系騙子後會被要求匯保密費、見面費;

7、 網上購物詐騙。騙子在 QQ 或網站論壇發送假的淘寶鏈接,受害人點擊後 進入壹個與淘寶等購物網站十分相似的假網站, 在假網站付款買貨後不會收到對應 的貨物;

8、訂票詐騙。騙子在 QQ 或網站論壇發送假的預訂機票、火車票網站,受 害人點擊後進入壹個與正規網站十分相似的假網站,在假網站付款後不會收到機 票、車票;

9、“猜猜我是誰”詐騙。詐騙者以各種手段取得手機用戶的個人信息後,隨機 撥通某用戶手機以“老朋友,最近混得如何?”等寒暄問候,讓用戶猜其身份,冒 充友人加以情感聯系,後以路途中發生交通事故等急需錢為由,騙取手機用戶將錢 匯款到指定賬戶;

10、招工詐騙。騙子在網站或在非法報刊上發布招聘廣告,受害人聯系騙子 後會被要求匯壹定的體檢費、服裝費、保證金、押金等費用。

11、電話欠費詐騙。冒充電信人員向事主撥打電話告知其電話欠費,謊稱事 主身份信息可能泄露,並幫助事主聯系報案,誘騙事主把所有現金存入指定的安全 賬戶;

12 當有人以和尚、尼姑、道士、相命先生等身份化緣乞討或花言巧語慌說您有天災人禍降臨時,請識破其騙局,以防錢財被騙。

13、當您離家外出,遇到有人向您套近乎、交朋友、敬煙或送您飲料、請您吃飯時,要婉言謝絕,警惕其中有麻醉藥物,防止被麻醉後搶劫。3、經商的個體戶請警惕有人使用假幣犯罪。

14、當您遇到有人拿“中獎”的易拉罐或其它中獎標識低價銷售,或有多人圍觀爭相搶購時,您要識破其騙局,不要購買,以防受騙。

15、當您遇到有人持外幣、金磚、金元寶、金佛像、古文物或牛黃、人參、靈芝、鹿角等名貴藥材,以遇有天災人禍等理由,與您兌換人民幣,或以丟失錢包,聲稱拾者、見者***同有份時,要識破其圈套,以防貪小便宜吃大虧;

16、無理由匯款詐騙:通過短信發送“銀行賬號,請速匯款”等內容行騙正要匯款的群眾;

17、利用博客、論壇、遊戲、QQ、郵箱 等網絡空間發布虛假中獎消息,然後以交納稅金、手續費等借口詐騙;

警方鄭重提示:當大家遇到上述某種情況時,凡是接到陌生人要求轉賬、匯款的短信或電話,請您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並立即撥打96110報警,以防受騙。凡在互聯網上遇有關於網絡購物、網絡中獎、網絡理財、網絡炒股等可疑信息,不看、不信、不轉賬、不匯款,如有疑問請撥打96110咨詢。如遇上述情節要做到“不聽、不看、不信、不匯款、不轉賬”,尤其不要聽信陌生人轉接警方或其他咨詢電話,或不要點擊可疑網頁提供的確認鏈接,壹定要及時撥打96110向警方咨詢、舉報或報警。

  • 上一篇:賣房避稅違法嗎?
  • 下一篇:年營業收入多少要交稅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