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妳們認為審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化比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化是容易壹些,還是困難壹些呢?為什麽?

妳們認為審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化比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化是容易壹些,還是困難壹些呢?為什麽?

壹、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

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是當前國際會計界討論的熱點問題,是會計國際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要發展經濟,就必須融入國際經濟潮流中,作為國際通用商業語言的會計,自然就得走向國際化。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39項企業會計準則,標誌著我國與國際慣例趨同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正式建立。而“國際趨同”也成為此次會計準則體系建設中的關註點。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會計信息需要更準確、客觀地反映各種越來越復雜的經濟業務。而經濟的全球化發展趨勢以及國際資本市場的全球化進程,使得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和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更高質量、更透明、更具可比性的財務信息的需求愈加強烈。這必然會對建立和完善壹套全球的高質量的會計準則提出迫切需求。中國加入WTO以後,加快了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和全球資本市場的步伐,會計準則的國際化趨同需要也日益迫切。新會計準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制定和發布的。新會計準則體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順應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化的需要。

新的會計準則體系,由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還有相關的應用指南構成。此次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強化了為投資者和社會公眾提供決策有用會計信息的新理念,實現了與國際慣例的趨同,首次構建了比較完整的有機統壹體系,並為改進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提供了有益借鑒。新會計準則主要有八大變革,分別是:“會計核算的壹般原則”更名為“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更突出相關性、可比性和重要性原則;更註重公允價值;存貨管理辦法變革;資產減值準備計提變革;債務重組方法變革;企業合並會計處理方法變革;合並報表基本理論變革;金融工具準則變革。這些新的變革,正是與國際會計準則相趨同的產物。

新的會計準則體系的發布,有利於“走出去,請進來”,有利於世界其他國家了解中國。對於新準則的變化,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加強業務學習,從而帶動財務會計行業的發展,這樣又會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引發整個社會的發展。新會計準則的目的是使公司提供的會計信息更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濟實質,並且對決策更加有用。“決策有用觀”是主要思想,完全貼近了國際準則。新的會計準則以市場為導向,站在債權人、投資者乃至社會公眾的角度來提供有用的信息。

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發布和實施,使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指定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之間實現了“實質性趨同”。對於我國企業來說,學習和施行新準則雖然要付出時間、人力等成本,但和國際準則的趨同無疑將使投資者更加信任中國的資本市場和財務報告,也將進壹步刺激國內和國際的資本投資。

二、我國新會計準則實施面臨的挑戰

新會計準則所帶來的很多理念和做法與中國目前的會計規定和實務有相當大的差異,有的可以說是壹個根本性的改變。因此,要在壹年之內實施所有這些準則,對中國各企業來說,也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發布新會計準則以來,企業所面臨的挑戰表現在:會計及相關專業技術、實務操作。新準則所帶來的變化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例如公允價值、金融工具的確認和計量,資產減值的影響;更多、更高地依賴於管理層的判斷,例如對公允價值、資產減值的判斷;信息披露的要求與過去相比非常詳盡,例如金融工具的列報和披露,企業分部的披露。

公允價值的引入,影響到多種會計要素在多種情況下的計量,識別其對會計報表的影響程度和範圍對管理層來說是壹個挑戰。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

資產減值並不是壹個新的概念,原準則已經提出。但是,新準則下,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長期資產的資產減值損失壹經確認,不允許轉回。這是與國際準則的主要差異之壹,也是新準則最為突出的中國特色之壹。對減值損失做出最為可靠的判斷,對管理層來說也是壹個挑戰。

所得稅會計與過去相關規定相比,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將是非常大的改變:強調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所存在的暫時性差異,並將這種暫時性差異對企業的影響分為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分別加以處理;要求企業壹律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遞延所得稅:將所存在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負債,將所存在的可抵減暫時性差異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

新準則規定了分部報告的披露要求。相關性會對企業信息系統的設置和相關的業務流程產生重要影響,企業不但需要關註相關性的管理信息,還需要記錄並披露相關的財務和會計信息。企業需要按照要求對業務分部和地區分部進行區分,並區分主要報告形式和次要報告形式。對於主要報告形式,需要披露:分部收入、分部費用、分部利潤、分部資產、分部負債等。

執行新會計準則時,企業自身的會計處理需要按新準則的要求進行更新,保證在新準則下能夠以有效的、兼顧成本與效益原則的、及時的和適合持續操作的方式生成數據信息。

新會計準則要求企業側重於與投資者、監管者、銀行、信貸評級機構建立有效的市場溝通機制,要求企業對財務、人力資源、資金、銷售、稅務、其他財務與非財務部門的員工及其關鍵管理人員安排針對性的培訓。

三、對我國會計準則建設的建議

(壹)完善準則制定程序

1.加強會計理論研究,安排準則制定計劃

準則制定機構應該對會計問題進行認真思考並處於研究工作的最前沿,合理預期會計問題出現的時間及類型並研究經濟環境對準則的影響;還應該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從總體上安排準則制定計劃,不使準則的制定出現“救火式”的狀況,從而使具體準則制定工作有充分的時間思考各方的意見和可能對利害關系人的影響。

2.積極采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增加準則制定的透明度

在形式上充分利用發達的互聯網技術,事前公布議題,討論結束後迅速發表相關公告。

(二)加強準則執行情況的監督管理

財政部應將上市公司執行會計法和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情況作為財政監督和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的重點之壹,並對有關會計師事務所執行審計準則體系的情況進行專項檢查或延伸檢查。

與國際趨同不僅僅是壹項會計實務,它的進程需要企業內部全面貫徹、執行壹系列的(步驟、系統和人員方面)變化。但是,與國際趨同的目標旨在強化會計信息的質量和互相之間的兼容性,它的實施將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有助於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的資本市場的發展。有鑒於此,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趨同的進程已經迎來了最佳的契機。

  • 上一篇:南寧市國家稅務局的縣局機構設置
  • 下一篇:2022年合肥最新買房、限購、稅費、學區房等政策匯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