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上述情況,邊肖提供了幾種方法幫助企業解決投入品票不足的問題,但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不同,所需解決方案也不同。因此,以下方法不壹定適用於每個企業,僅供參考。
第壹,企業可以選擇改變商業模式。
企業將壹些無法獲得投入票的零星業務外包出去,使其合規獲得投入票,解決企業缺乏投入票的問題。事先可以計算壹下業務外包產生的成本和節稅,看看最後是否對企業有利,再做詳細的規劃。妳可以把供應商變成妳自己企業的壹部分。
第二,我們可以利用當地的稅收優惠政策。
現階段全國有很多稅收窪地,也就是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如果當地政府想促進經濟發展,就會出臺壹些政策,也就是稅收優惠政策,可以吸引企業在當地落戶。具體政策如下:
企業增值稅:地方財政留成的70%到90%可以返還。企業繳納增值稅654.38+0萬時,財政獎勵返還企業35萬至45萬的企業賬戶。企業當月納稅,次月發放扶持獎勵。
企業所得稅:留成地方財政70%到90%可以返還。企業繳納企業所得稅654.38+0萬元,可獲得財政獎勵返還28萬余元。企業當月納稅,支持下月支付獎勵。
個人獨資企業能解決的問題就是缺少成本票。在園區註冊的個人獨資企業可申請核定征收,核定後綜合稅負在5%以內。
個人獨資企業的業務要真實,服務類的更好。必須有收入,不能只開發票不進票。因為企業的運營需要成本。
現階段是總部經濟招商模式,對企業沒有嚴格要求。而危化品、垃圾處理、河砂、煤炭、投資、影視等貿易行業暫時不辦理,對這些行業有嚴格的限制。